池曉瑜
摘要:企業財務風險是影響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風險因素,同時也包括了不確定性與負面性特征。為了降低財務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首先分析了企業財務風險的定義與分類,其次對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進行了統計與分析,最后則結合上述內容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進行了解讀,希望可以有效提升風險管理意識與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相關因素;防范策略
隨著企業競爭壓力持續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作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會面臨生產組織的各種風險。風險的存在是確定的,但是風險本身又具有不確定的特征,分析不同類型的風險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控制風險,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時也可以減少虧損的概率。為了進一步探討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途徑,現就企業財務風險的內容分析如下。
一、企業財務風險概述
(一)基本含義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主要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經濟實際結果偏離預期的情況。其中不但包括了企業投資風險,還包括了融資與資金回收等風險。另外,企業財務風險不但包括了收益與虧損的不確定性,還包括了收益高低的不確定性,所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討論與分析時,往往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
(二)基本特征
企業財務風險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特征與普遍性,其需要客觀實際的分析財務的各方面情況,通過不確定性分析與預測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特征:其一,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且收益與風險相互影響。當風險增加時,收益可能性會降低,但是收益的絕對值會上升。另外,根據市場普遍經濟規律來看,風險是長期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力為轉移,但是同時也具備可控性。為了確保企業資本風險得到合理的管理,可以采取偶然性風險預留管理的模式來實施管理;其二,不確定性。企業財務風險不確定性是指受到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采取財務管理必須要針對實際需求來進行,而不是過分依賴企業綜合資產管理,否則得不到合理的保障;其三,全面性。企業財務風險分布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當中,強化資產規劃與監管,要確保財務風險在可控的范圍內,否則企業也無法獲得良好的效益。所以,企業財務風險具有全面性的特征,需要滲透到各個環節當中。
(三)基本分類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涉及的內容眾多,根據資金運作進行分類可以包括分配環節風險、資金投資與回收環節風險以及其他風險,不同的風險在管理流程上存在差異,需要區分對待。
二、企業財務風險相關因素
企業財務風險的特征決定了其多因素影響的結構特點,現就企業財務風險常見影響因素分析如下。
(一)經營因素
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企業財務風險來源中最為常見的也是經營因素,直接導致了財務的不確定性。實際上,財務風險受到經營狀況影響,從而導致資本價值分配中存在差異,導致了企業財務的不穩定結果。所以,財務風險導致資產受損,進而出現成本資金受到影響。企業資金的收益不穩定是導致企業財務危機的主要原因,也是因此導致資金流動性風險的重要因素。
(二)資金質量因素
企業資產在資金轉化時會遇到一些風險,其主要包括資金質量風險。所謂資金質量風險,實際上就是產品質量資本標準條件下,產品積壓導致的應收賬款得不到及時回收帶來的風險。企業資產轉化過程中,資本會形成流動資產,而實際運作過程中,大量的資產堆積卻得不到有效的應用,會導致企業的資金統籌效率下降,利潤下滑,甚至出現虧損的情況。
(三)資金回收因素
企業擴大投資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徑,但是資金回收的風險則會顯著增加。許多企業嘗試采取擴大資本市場占有率的方式來提升產品的營銷效率,實現贏得資本回收的效果。從會計分析角度上來看,企業要想提升資本的利潤率,就需要采取銷售信用管理的模式來預防和控制風險。如果盲目收繳賬款,勢必會導致企業資本鏈存在不連續的情況,從而導致產品堆積,影響后期的銷售與管理。
(四)資金管理因素
企業財務風險是十分復雜的風險類型,所以要想優化管理,就必須采取科學的考核規劃管理模式。在內部有投資管控過程中,如果沒有形成可靠的管理模式與研究方案,會導致企業決策處于劣勢,資產的決策與分析無法實現,投資得不到收益,進而導致企業的財產管理風險。
(五)資金收益分配因素
企業實施收益分配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考慮到企業資產配置的現狀,強化企業投資管理,以此來確保資金的穩定性。在企業利潤分配不合理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資金收益分配風險,該風險會導致收益平衡遭受破壞,股權分配不合理,同樣也會影響企業的收益與可持續發展。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對策
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需要遵從科學管理模式,更要借助于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來實現。
(一)改變管理制度
根據現階段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現狀,可以采取企業籌資、分配與回收的模式,在該模式當中,既要綜合考慮不同環節的占比,還需要處理好企業籌資規劃的標準化管理問題。在積極拓展企業融資渠道的同時,也要做好穩定回籠管理,提升資本運作的標準比例關系,從而實現資產快速改善,實現財務制度的效果的提升。
(二)提升隊伍建設水平
財務管理活動中,直接承擔建設任務的依然是基層財務管理人員,所以提升人員隊伍建設水平是確保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效率最佳途徑。一方面,可以通過明確財務管理部門的地位,提升基層人員的工作價值,從而協調配置各個部門,調動部門生產效率與風險防范意識,能夠很好的落實財務控制與管理工作。另外一方面,則需要合理的規劃財務管理人員,提升招收的門檻,做好在職培訓與教育工作,更好的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三)提升財務決策標準
提升財務決策標準,需要防止企業由于各種財務決策失誤影響財務穩定性。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到企業財務風險管控的科學性,包括衡量計算標準以及決策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以此來選擇最優解決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結合現階段的資產評價標準,企業需要考慮清楚投資、回收資金以及決策投資的方案,借助于分析財務標準的方法來確定決策籌資的效果,以此來降低企業運行成本,降低財務風險與后期的各種問題。
(四)加強財務風險預警管理
加強財務風險預警管理,需要面對現階段企業財務風險不健全的現狀。一方面,繼續加強財務風險管理與預警管理機制,從財務角度標準提升財務預警的級別。另外一方面,做好財務數據的管理與評價,預見企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與問題,實施整體財務風險規劃與管理,建立長效合理的資金流預算管理機制,提升財務運營與規劃的效果,確保企業的經營管理預警控制水平,促進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風險需要涉及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應對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為了達到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目的,不但需要轉變管理模式與方案,更要提升隊伍的建設水平,不斷提升財務決策的效率與標準,強化風險預警管理機制,從而達到防范控制的目的,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與前提。
參考文獻:
[1]王煒賾.財務風險相關因素與防范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34):109-110.
[2]姚遠.E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研究[D].沈陽大學,2018.
[3]郭海玉.企業財務風險及內部控制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23):130-131
[4]錢軼.A公司財務風險的識別、度量與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9
[5]劉益帆,王昱睿.財務風險相關因素的分析與防范對策[J]品牌(下半月),2015(09):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