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
摘要:為了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目標,樹立企業在消費者和客戶心中的信譽及品牌形象,企業應履行管理會計職能,重視并做好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工作,關注社會熱點話題和重大民生議題,將企業經營生產活動、未來目標規劃與社會和諧發展結合在一起。下文中,筆者將結合個人從事企業管理會計的經驗與工作實踐,總結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工作的常見問題及具體情況,提出改進優化和解決應對的策略建議。希望以此篇論文為同行業者提供建議和參考學習。
關鍵詞:參考學習;管理會計;社會貴任會計;信息披露;企業生產經營;可持續
民生間題始終是國家發展、市場經濟建設所關注和研究的重點課題。現階段,國內環境污染問題嚴峻,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醫療和教育領域中的問題和惡性事件被曝光,引起國民的廣泛關注與討論。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不能夠僅僅片面追求金錢和效益利潤,還應創建與發揚企業文化,樹立企業品牌形象,提升企業在國內、國外市場上的社會影響力,號召并組織人們參加公益事業、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為人類社會和諧、健康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一、企業社會責任會計與信息披露的內容意義綜述
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是企業管理會計職能中的重要一項,其含義為:在選擇計量方式和屬性的基礎上,通過會計核算的形式,對企業組織運營和日常生產活動實施核算,以監督和保證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真實地、及時地對社會公眾披露相關數據與信息,達到環境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共同增長的目標,同時也符合企業的長期發展利益。其意義分析如下:
首先,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符合新經濟時期發展需求。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會計管理模式已經落后、被時代發展所淘汰;現代管理會計模式下的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關注社會發展趨勢,關注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食品衛生安全、節能環保、低碳減排等重大發展問題,將企業的利益與消費者、企業員工的利益、社會公眾的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倡導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及原則。
其次,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通過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參與公益事業和活動,及時公開企業的真實信息等工作,企業能夠得到社會公眾、消費者和企業員工的信賴與支持,提升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于企業利潤收入的增長和經濟實力的提高。
最后,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的職責內容廣泛,包括:對供貨商、政府部門、企業股東、生態自然環境、行政社區、消費者、社會公眾、企業員工等應履行和承擔的責任。
二、企業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工作的問題分析與具體情況
(一)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工作缺少統一標準
從調查實踐來看,大部分企業在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工作中,使用數字和文字相結合的表述方式,盡管具有明確、清晰的優勢,但也存在浪費精力、浪費時間的信息編制缺陷。由于我國現階段還沒有制定出統一的信息披露管理規范及相應要求標準,導致每個企業承擔社會貴任和信息披露的工作內容、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因為缺乏統一指導,半數以上的企業不愿意主動承擔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的工作職責。
(二)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工作存在被動性
結合實踐來看,一些企業的管理者尚未形成主動的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管理意識,沒有認識到此項工作對促進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上述管理者或者是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和利潤價值,或者是受傳統保守企業經營思路的影響,跟不上社會變化和時代發展需求。
(三)關于企業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的制度設計與法律體系不完善
我國剛剛進入改革開放的第四十年,與其他國家比較,我國對企業和市場經濟的管理經驗不足、制度設計不完善,相關的法律和政策也不健全。目前,我國政府并沒有提出關于企業履行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職能的書面規范或者政策條款,也沒有正式的法律規范強制性規定,導致信息披露的原則、流程、對象、范圍、格式、標準無法確定,僅僅依靠企業的自主性和自覺性來完成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工作,導致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缺乏法律監督制約,不履行信息披露職能,也不會受到相應法律懲處。應盡早制定關于企業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的法律法規,為其經營管理和披露行為提供依據、規制和指導。
三、企業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工作的改進策略
(一)重視并鼓勵對企業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的理論研究
企業的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工作涉及多個學科的交叉領域,包括社會學、經濟學、法學、會計學,等等。由于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的工作內容具有多樣化、復雜性的特點,在國內的實踐經驗不足,因此需要借鑒和參考國內、國外關于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多方研究和比較關于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的學說理論,在結合我國現實國情的基礎上,形成適用于社會主義特色市場經濟的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相關理論體系。理論研究不能脫離實際,應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民生間題,結合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課題,關注并思考食品行業、教育行業、高污染企業應承擔哪些社會責任。通過相理論研究,為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制度設計、法律體系完善,提供依據。
(二)在政府及相關部門層面
第一,改變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內容、披露形式、披露時間上的隨意性和不規范,政府要從法律法規的制定上發揮積極的主導作用。目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單靠其自愿自覺主動披露相關信息是遠遠不夠的,在已有的《公司法》、《環境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相關條文基礎上,就企業在股東、債權人、員工就業、產品服務、消費者權益、環境保護、社區、公共關系等方面的社會貴任會計信息應披露的具體內容和形式制定相應法規,規范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披露行為,使之制度化、常態化。第二,財政部、證監會、銀監會等部門對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會計及其信息披露要負起政府監督作用,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情況定期審驗。同時,為加強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真實性,完整性,政府應大力推行第三方獨立鑒證制度。
(三)在企業內部管理和建設層面
從增強每個員工的社會責任意識做起,進而強化整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認識到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經濟效益、長遠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不會有長久的經濟利益,沒有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企業也就失去的長遠發展的前提。企業應該加強內部治理,把履行社會責任,披露社會責任信息作為企業戰略進行頂層設計。委派各專業人才組成團隊專門負責社會責任會計及其信息披露事項,應該做好和各利益相關者的溝通工作,提供滿足各方需要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同時,在建設自身企業文化時,應將社會責任理念納入其中,體現在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并以企業網站為平臺傳遞企業的社會責任理念,在可持續發展中實現企業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伴隨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和成熟,企業不僅僅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和參加者,也需要突顯社會公益和社會貴任承擔的職能,通過信息披露與社會責任會計工作,樹立企業的良好信譽及形象,實現企業和社會的共同進步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群,姜丹。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品牌研究,2018(06).
[2]呂怡慧.我國稀土行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唐山學院學報,2018,31(06).
[3]辛侯蓉.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淺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8(21).
[4]王京.淺析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及其信息披露問題[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0).
[5]任敬怡.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研究[D].現代營銷(經菅版),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