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曉艷
摘要:梅山保稅港區2008年2月24號獲批成為我國第五個保稅港區,依托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發展迅速。本文分別從發展拼箱業務、改善作業條件、協同發展戰略、改善通過環境四個方面給出發展對策。助力打造長三角地區重要的集裝箱樞紐港。
關鍵詞:梅山保稅港區;國際集裝箱物流;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
梅山保稅港區位于寧波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地處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T”字型交匯處,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是與浙江省義甬舟(義烏-寧波-舟山)開放大通道和港口經濟圈交集的核心功能區。
2018年寧波一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7.76億噸,同比增長7.8%,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794萬標箱,同比增長7.6%,分別位居全球第I位和第4位,增幅在我國沿海主要港口中處于領先水平。
梅山保稅港區做為寧波-舟山港-部分,發展迅速。2018年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400萬標箱。梅山港區6#至10#泊位是目前國內設計等級最高的集裝箱碼頭之一一,將建設2座20萬噸級和3座15萬噸級集裝箱船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設計年通過能力430萬標準箱。截至2018年12月30日,6#、7#泊位碼頭工程完成建設,將被打造成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的全球先進集裝箱碼頭。
針對梅山保稅港區國際集裝箱物流現狀,提出以下發展對策:
一、發揮地緣優勢,發展中轉箱拆拼業務
(一)拓展物流增值服務,發展中轉箱拆拼業務
梅山保稅港應加強原有經濟腹地和物流業發展優勢,積極創造有利的航運發展環境并實行更為開放的港口和口岸政策,為貨主和船公司提供更多的物流增值服務,進一步拓展梅山港的物流功能,為提供水水中轉業務奠定基礎。當前港口對國際異地拼箱業務的政策性限制嚴重削弱中轉貿易、過境貿易和國際物流的功能。探索國際中轉集裝箱拆拼箱業務,改變國際中轉集裝箱在港區只能整箱進出的現狀。積極創造有利的航運發展環境,并實行更為開放的港口和口岸政策,為貨主和船公司提供更多的物流增值服務。
(二)加密國際航線航班,提高水水中轉比例
根據國內外大港口的集裝箱物流經驗,水水中轉在其中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各種運輸模式中占主導地位,占集裝箱物流總量的很大比重。當前寧波水水中轉的比例偏低,原因之一就是在大輻射范圍的前提下國際航線航班的數量過少。解決該瓶頸問題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加國際航線的航班數量,從而提高水水中轉的比重。
二、改善作業條件,降低集裝箱物流成本
改進港口作業條件包括港口的作業效率和作業成本、港口的服務水平、港口體制是否順暢等。改進港口作業條件有助于港口的現有客戶(航商)提高營運量、維持航商忠誠度、吸引新的航商并維持較高水平的客戶滿意度。當前梅山港在改善作業條件方面應該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探索內外貿箱同泊位作業流程集裝箱運輸對泊位的要求比較高,泊位的建設與運營成本高于一般的泊位成本,因為對碼頭泊位的集約利用是降低集裝箱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徑。當前集裝箱內貿、外貿物流的作業流程存在很大的區別,目前對于內貿和外貿集裝箱采取的是分泊位作業的方式。外貿箱量受國際經濟波動的影響很大,有時候會存在泊位作業能力的浪費,同時也提高了集裝箱運輸的物流成本。探索內外貿集裝箱同泊位作業流程,一方面能夠提高泊位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夠降低泊位投入成本和物流成本。
(二)推廣水公聯運甩掛雙重運輸模式水公聯運是目前梅山集裝箱物流的主要模式,當前這種模式中公路運輸主要以甩掛運輸為主,水鐵聯運模式中的雙重運輸比較落后。雙重運輸相比于甩掛運輸具有車輛利用率高、運輸成本低、效益好等特點。因此,應該建立水鐵聯運的公共信息平臺,及時發布水公聯運過程中,車輛的供給與需求信息。
(三)研究梅山港水鐵聯運的可行性
隨著沿海制造業不斷向內地梯度轉移,寧波海洋經濟腹地也在不斷向內陸延伸,多式聯運尤其是水鐵聯運將成為轉變寧波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寧波港口和區域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與水公聯運相比較,鐵路集裝箱運輸具有腹地延伸廣、成本低、低污染、高安全等特點。因此,在研究現有鐵路網絡、場站建設、鐵港無縫對接等基礎條件的前提下,探索梅山港水鐵聯運的可行性,是降低集裝箱物流成本,促進港口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三、協同發展,深化港口、航運物流企業間合作
加強梅山保稅港區與物流、航運企業的合作是加速梅山國際集裝箱物流發展的有效途徑。具體應該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港港合作
“十三五”后期以及后續幾年,主要做好:一是繼續推進寧波一舟山港一體化建設。二是積極投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發揮寧波港集團、上:港集團形成的多元合作機制,推動港口金融與航運等資源跨區域高效流動,參與沿江、沿海港口與物流開發,共同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二)港航合作
繼續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港航強省”戰略,利用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及“三位一體”港航服務體系建設等重要機遇,不斷加強與省內其他港口的合資合作。
(三)港企合作
通過與航運企業合作經營專用集裝箱碼頭,聯合建設物流基地,聯手開展集裝箱物流服務,將梅山保稅港區納入集裝箱航運企業的全球物流網絡,為梅山港帶來穩定的貨源,促進港口綜合服務功能的發揮,提升梅山港國際集裝箱物流競爭力。
四、發揮政策優勢,完善通關環境
(一)整合提升保稅港區政策優勢
提升梅山港口岸的軟環境,應該充分發揮保稅港區的優惠政策,通過簡化通關手續、優化查驗流程、完善服務功能等吸引集裝箱國際中轉量。一方面,參照借鑒自由貿易港的監管機制,探索建立由市政府牽頭,寧波海關、寧波國檢、梅山保稅港區管委會等部門共同參與的保稅港區監管機制。另一方面,需要市相關部門(市外經貿局)出面協調寧波外管局,力促改變現有進出口收付匯管理制度,改傳統的“特殊貨物監管”為‘特殊貿易操作流程”監管。
(二)推行貿易便利化政策試點
梅山保稅港區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減少審批環節,簡化審批程序。調整市場監管力度,擴大企業自主經營權,推行貿易便利化政策試點。一是實施區區聯動戰略。協同發展港口群,建立樞紐港與喂給港之間的戰略聯盟;吸引班輪公司掛靠梅山碼頭,優化航線結構;積極爭取國外班輪公司開在捎帶中轉業務;開展多式聯運,配合海鐵聯運,拓展服務腹地范圍;發展冷鏈集裝箱物流系統。二是實施區港聯動戰略。建設有助于開拓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國際中轉和國際轉口貿易業務。
(三)改善口岸通關政策環境
重點推進電子口岸通關服務平臺、梅山保稅港區二期封關設施兩個建設項目。一是完善寧波海關以“四大中心”建設為主線的監管機制創新,大力推進“分類通關”改革;繼續深化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管檢分離”改革,結合風險評估,推進分類管理;爭取實施“單一窗口”試點,實現“企業一次性向一個機構申報、使用統一標準數據元、同時滿足政府職能部門監管要求和企業通關需求”。二是研究探索“港口聯盟”、內陸“無水港”便捷通關模式;參與建立長三角區域便捷通關企業統一認定標準和管理互認機制;完善“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規范和簡化轉關運輸業務;做好蘇浙皖滬等地實施“綠色通道"制度企業出口貨物的免予口岸查驗工作,真正實現“無障礙”快速通檢。
梅山保稅港區依托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匯集了寧波最優質的港口資源,通過整合資源、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必將成為寧波建設港口經濟圈、唱好“雙城記”的重要引擎。
參考文獻:
[1]孫弋弋.建設國家級梅山新區助力浙江融入“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寧波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柴利能[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