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琪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進步有目共睹,不斷增強了我國經濟建設的力度,現代化的城市發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動。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怎樣設計出具備民族性以及時代性的建筑工程是現階段建筑行業所面臨的十大課題。本文就建筑設計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應用作出探究,分析當建筑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重要性,闡述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并提出了若干意見,以望能夠提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水平。
關鍵詞:建筑設計;中國傳統文化;運用探討
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在社會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應用能夠真實的顯示出建筑工程具備的民族性。同時,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視,在進行建筑設汁的過程中應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實現現代社會中傳統文化流傳的重要動力。
一、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的重要性
現階段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促使我國建筑設計在經濟快速發展大形勢下不斷地優化升級與改革創新,建筑工程在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在保障其基礎功能能夠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兼顧形式上的美感。作為新一代的建筑工程設計工作人員,應當在進行建設設計的過程中積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融入我國積累千年的傳統文化精髓,這也正是在進行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應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重要性。對于人類而言,符號使其對某種制定對象的標志,從特定的符號中人們能夠感受到某項具體事物的意義與精髓。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有著鮮明的象征性以及隱喻性,更展現出我國傳統文化進過數千年積累之后的精髓,我國現代建筑設計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圖形紋樣以及語言文字,對于現代建筑而言,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就是錦上添花。
我國很多的傳統建筑符號都是因為建筑構造的需求,經過設計演變而來。例如在傳統建筑中經常出現的斗拱結構,其實斗拱在歷史上是一種衡量標志,象征著古代人物的權利等級,斗拱是中國木結構的傳統建筑中一個直觀重要的部位,承擔著橫梁以及立柱的重量,能夠將屋檐的承受的荷載轉移到各個立柱上;還有一種在傳統建筑中縮短房梁的凈跨度進而增強房梁荷載力的雀替,除此之外還能夠減少梁與立柱相接觸的向下剪力,防止建筑結構出現傾斜影響建筑質量,這種雀替在原來是一種極具功能性的結構,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演變己經逐漸淪為一種裝飾性結構。
二、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當下現代建筑工程中嚴重缺乏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其中應用的重要意義。我國現代化建筑工程在設計的過程中嚴重缺乏創意與藝術感是當下建筑工程設計的悲哀,這才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其拋棄和褻瀆了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設計者們沒有真正實現批判性的繼承西方文化,面對一些傳統的美學問題已經被相關的設計者們習慣的用西方的美學角度以及西方的審美眼光去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濃縮的精髓被遺棄。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積極的應用在現代建筑工程設計中已經是當下建筑行業的重要課題,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各個行業中是我國建筑工程設計者的責任,真正在現代化建筑工程中形成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符號體系,傳承我國薪火相傳幾千年的文化,并在應用的過程中與時俱進,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創新,融合現代化元素,最終實現我國建筑工程設計與傳統文化符號的完美結合,將我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三、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首先,要將傳統建筑的裝飾性元素積極的應用在現代建筑的設計中。正如前文所述,傳統建筑中的壁畫以及彩畫,這些裝飾元素能夠將中國文化底蘊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還可以起到良好的裝飾效果。在進行現代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當積極的參照傳統建筑彩畫等裝飾元素的運用,在建筑之上設置一些彩畫。這種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能夠更好地吸引觀眾。
其次,現代建筑應當積極的借鑒傳統建筑的功能性元素。大多數情況下傳統建筑自身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在現代建筑中可以將這種傳統建筑功能性的特性巧妙地融合設計,在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同時也增強現代建筑的功能性。
再次,在現代建筑中融入傳統建筑元素的設計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現代建筑設計的原則。多元化形式是現代建筑的特點,并且每種形式都具備自身的功能以及特色,在充分滿足游客休息的需求基礎上還要盡量滿足游客欣賞自然風光的需求。例如,在進行現代原理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選址方面就應當要充分結合實際的自然環境,要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融合,在此基礎上還要確保基礎設置能夠滿足自然與建筑的協調性。
最后,在進行現代建筑設置的過程中都應當注重色彩效果。色彩效果是我國傳統建筑十分注重的,并且不同的色彩往往都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同時不同地域也決定了不同的色彩使用風格。自然景觀是建筑要表達的重點,因此現代建筑的內部設計也應當符合大自熱的條件,進而使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這種要求不僅僅要依靠設計風格以及形狀外感,色彩的渲染也十分重要,要通過色彩來為觀眾傳遞一些形象,充分發揮色彩的內涵。參照傳統建筑的色彩應用原則,根據現代建筑的實際情況,切合實際的運用一些色彩元素來提升現代建筑的文化元素。
四、結語
總而言之,提高建筑工程中傳統文化的內涵是現代建筑行業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大勢所趨,只有如此才能夠保障建筑行業能夠順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合理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符號進行應用能夠對建筑工程的風格進行強化,相關設計人員應當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建筑工程的符號形式以及建筑傳統文化,促使整個建筑工程的設計效率以及質量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潔,潘俊峰.傳統文化符號在香山飯店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 (6):179-179.
[2]王雙全,王思豫.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豪華郵輪內舾裝中的應用探究[J]美術大觀,2017 (8):130-131.
[3]孫維維.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元素與現代設計符號的契合——以包裝設計為例[J].藝海,2017 (6):110-111.
[4]王莉莉.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當代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評《紋樣:傳統文化之國粹圖典》[J].染整技術,2018 (12):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