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于計算機網絡專業人員的需求也在增加,但由于計算機網絡課程基礎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又受到每節課教學目標的限制,使得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同時照顧到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的雙重需求,致使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同時也是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我們解決傳統教學中的問題帶來了新的方向,本文緊跟教育部提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的號召,對計算機網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提出合理建議,補充傳統教學的不足。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計算機網絡;在線開放課程
一、傳統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體系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深入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計算機網絡這門基礎課自身的理論知識復雜繁瑣,學習來并不輕松,為了保汪學習的效果,高職教師傳統做法是在課前將本節重難點知識做好分類,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準備本節課要考察的知識內容,而上課的基本流程就是知識回顧,講授新知識,鞏固本節知識這樣的基本步驟,在課后的授課效果考察階段也是基本的作業布置,沒有有效的教學反饋系統,使得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障。(見圖1)
二、傳統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計算機課程自身的知識體系與傳統教學安排之間的矛盾
計算機網絡課程理論知識眾多,且類型結構繁雜,其中涵蓋的大量專業術語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理論的學習上面,但教師受制于教學目標的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對基礎理論及專業術語的教學往往局限于課本內容,缺乏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的聯系講解。課堂教學效果難以提高學生在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相關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難,致使理論基礎不牢,使得學生在之后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踐學習過程中難以發揮基礎知識的引導功能,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致使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不佳。
(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沒有根本改變傳統教學的本質
在互聯網及信息技術全面普及的今天,多媒體技術的在教學上的運用也越來越多,但在大多數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僅限于在課堂教學中植入部分的視頻,圖像影像,并未根本改變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停留在較淺層次的狀態,即使出現了一些網上課程,在形式上也只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照搬,教師很少和學生互動,教學內容難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也無從考察,缺乏教學支撐服務體系,從而導致網絡課程的使用率不高。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計算機網絡在線開放課程模式
線上線下混合式在線開放課程是指利用現行的在線開放平臺,教師建設出精品的計算機網絡原理課程,將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做有機的結合,形成線上線下混合式在線開放課程模式,該模式包括“金課建設”、課前,課中和課后四個環節。在金課建設環節通過對學習內容,教學目標等進行分析,開發出符合“金課”標準的精品課程,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前學生在線平臺上學習課程并做相應練習,對于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提高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課堂教學中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師生面對面交流為主,深化學習內容,鍛煉學生的溝通表達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后主要是對教學效果評價和拓展,強化學生所學的知識?;窘虒W模式如圖2所示。
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課堂引導相結合,并利用在線平臺隨時反饋與交流,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過時的課程重新建設,保證金課的在線更新,凸顯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學習時間,解決了計算機網絡課程繁瑣復雜,教學時間不充分的問題,弱化了教學目標的限制作用。靈活運用了現代的媒體技術,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
四、總結
多媒體的種類多樣造就了多邊的在線課程方式,我們在運用中還應該注意在線平臺的挑選,合理的利用在線開放課程,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鍛體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素養,實現“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劉政,林誠,全宇.新形勢下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科技,2014 (11).
[2]董晶,郭桂真.用翻轉課堂撬動教學改革開啟ICT深度融合新篇章——山東省昌樂一中創新教學模式改革紀實[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4-9
[3]劉小蘭.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語文閱讀翻轉課堂教學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4]湯璘.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才智,2018.
[5]石幫榮.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探究[J]廣西教育,2018.
作者簡介:吳小珍(1976-),女,江西南昌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