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要:企業要提升統計工作在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認識統計數據質量對經營決策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完善統計組織機構、健全統計制度、建設統計隊伍等措施,構建企業內部統計工作體系,創建良好的企業內部數據統計環境,保證統計數據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和連續性,不斷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影響企業統計數據準確性的因素及解決對策。
關鍵詞:企業;統計數據準確性;對策
企業的統計數據準確性主要受到企業信息化水平、企業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企業統計人員和工作水平影響,企業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加強人員培訓,完善企業數據統計管理體系,國家則需要進一步加強執法監察,才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統計數據準確性。
一、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影響因素
(一)企業信息化水平
企業經營管理時刻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所以很多企業都非常重視各種市場信息的獲取,在這一方面,信息化的水平非常高。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以及統計工作中,卻存在著信息化程度過低的情況。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比較復雜,因為企業的統計數據中,涉及到和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多種敏感信息,因此一些企業的經營者考慮到信息的安全性,故意選擇了信息化程度較低的工作方法。
(二)統計制度不完善
統計制度是規范統計工作開展,把控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要執行依據。但是,部分企業沒有建立健全統計制度,導致統計工作雜亂無章,影響著統計數據的質量。具體表現為:一是企業統計工作制度未能覆蓋到統計資料審核、簽署、交接、歸檔、傳遞等各個環節,沒有規范統計工作流程,使得統計工作開展缺少制度約束,埋下了統計數據質量隱患。二是企業沒有針對統計工作建立起獎懲激勵制度,缺乏科學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使得統計人員沒有享受到與工作崗位相匹配的工資待遇,挫傷了統計人員工作積極性[1]。
(三)統計數據誤差
統計誤差是影響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要因素,導致統計誤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時間誤差,即統計時間節點與統汁部門的報表制度要求不符,出現統計時間縮短或延長,影響統計數據的準確性;二是度量性誤差,即統計人員在生產量與價值量換算時產生計量錯誤,導致統計指標不準確;三是知識性誤差,即統計人員因專業知識不扎實,未能理解統計指標涵義而產生的統計誤差;四是態度性誤差,即統計人員為迎合領導意圖造假統計數據,或對統計工作不負責,隨意填報統計數據而產生的統計誤差。上述統計誤差都會導致統計數據質量下降,影響著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四)統計力量薄弱
在企業統計工作中,統計隊伍素質不高,嚴重影響統計數據質量。具體表現為:一是統計人員將點數、算數、填表、報表作為主要工作,沒有對統計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整合利用,削弱了統計數據的使用價值,降低了統計數據質量,導致統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難以提升。二是企業統計人員的崗位變動較大,統計隊伍不穩定,沒有配備充足的專職統計人員,只是由財務會計等部門的人員兼職統計工作,這些人員不熟悉統計業務,未能掌握專業的統計知識和統計技術方法,對統計數據的規范性和準確性產生了負面影響[2]。
二、提高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措施建議
(一)企業內部制定健全的統計工作軌制
對于企業來說,要想促進企業發展,提高統計工作質量,需要徹底改變落后的企業管理觀念,認清統計工作和企業管理與財務的聯系,制定科學可行的統計軌制,改革統計數據方式,加強統計數據的效果,正確掌握企業內部信息和市場信息,做好各方面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以確保統計數據結果能夠有效地促進自身企業的發展。還要加強統計工作人員的統計數據質量控制意識,逐漸加強統計工作的規范化建設,根據企業的真實發展狀況,分析統計工作中所獲取的數異常據的根源,還要與其他部門建立有效溝通,在工作中相互配合,致力于加強統計數據工作的質量。要想提高統計工作質量,還需要企業成立健全的統計工作體系,制定工作計劃,將企業的統計內容進行合理劃分,并分別交付工作人員執行工作,以保證在發生統計數據不合理現象時,可以及時聯系其負責人員進行檢查修整,有效縮小或者避免產生不良影響,在統計數據方面給企業最大的數據準確率,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二)有效優化統計工作的工作流程
(1)需要根據企業的真實狀況設立統計工作管理系統,獨立有效進行統計數據工作。(2)加強企業各部門統計工作指標體系和核算體系的統一管理,明確區分規定指標和計算方法,而且還要加強對跟統計工作有關聯的基礎數據的規范化管理,因為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跟統計數據的質量息息相關。還要求統計報表的設計必須合理、穩定持恒,以保證報表能夠完全體現統計工作的全部內容,加強統計工作的成效并促進統計工作有效進行。(3)由政府和相關的機關單位共同組織,設立企業統計數據分析和統計工作質量的監管體系,并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以加強對企業統計工作的監管力度,確保企業統計數據的真實性,保證統計數據質量[3]。
(三)提高統計工作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水平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各個企業也需要合理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優勢,優化企業的統計工作,改革統計工作方式,為了提高統計工作質量,可以建立企業內部物聯網,在企業的生產和產品銷售工作中進行企業數據的動態追蹤管理,要想切實保證企業統計數據的質量,還需要企業管理人員能夠掌握企業各部門的基礎數據,再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正確提高企業統計工作的工作質量,以便加強企業管理力度,增進企業管理效益。還要與政府攜手搭建信息共享的網絡平臺,對統計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權限范圍,保證工作人員能夠順利使用查詢,為統計工作和統計質量監管工作提供最大的便利。最重要的是,企業可以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對統計工作進行有效監督管理,自動收集、處理企業的統計數據,減少人工數據核算失誤,加強統計數據的準確性。這樣不但減少了統計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了企業的統計、核算成本,還有效地提高了統計工作的質量,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三、結束語
企業統計工作是國家統計工作的基礎,不僅僅關系到企業自身的發展,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也有較大的影響。分析企業統計數據準確性的影響因素,并給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對提高企業統計差距準確性,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許艷麗.試析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影響因素[J]財會學習,2019 (23)
[2]劉慶曉.簡述企業統計數據質量影響因素[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 (7).
[3]楊陽陽.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現狀影響因素及對策[J].現代企業,2019 (6).
[4]代英霞.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影響因素和提升對策[J].知識經濟,20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