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
摘要: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最初訂立的目的在于改善我國勞動合同短期化的現象,平衡勞資關系,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利。但是現實的實施效果卻差強人意,與立法目的背道而馳。如何完善相應的立法,真正讓無固定期限的勞務合同制度產生功效,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概述;問題;完善
一、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概述
(一)概念
何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我國《勞動合同法》具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即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由此可推出以下兩層含義,一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是主體,二是合同沒有確切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條文所指的無確定終止時間,是指沒有明確勞動合同的期限長短,但并不是沒有終止時間。
(二)特征
同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進行比較,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特征如下:首先,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期間不明確的合同。其次,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即只有約定合同解除或者法定的情形存在時該合同才能終止。最后,我國從保護勞動者的角度著手,現行法律賦予了勞動者在一定前提下可以強制用人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我國立法進步的體現。
(三)制度價值
1.體現了對勞動者的傾斜保護
我國《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在于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維護,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正是這一宗旨的表現。筆者認為這是完全有必要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目前勞動力市場的狀態為長期供大于求,存在勞動力大量貶值的情況。同時這些勞動者技術知識水平普遍低下,很有可能被機械化大生產所替代,只有法律通過傾斜保護的做法,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權利平等。
2.平衡勞動關系
在現代勞動關系中,企業和勞動者都有著各自的利益追求,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勞動者追求普遍收入的最大化。這種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的關系,能夠讓勞動者更有保障感和歸屬感,很大程度提升勞動者的積極性。對于企業來說,可以安心的對在職員工進行長期規劃和長期培養,造就企業的高知識技術人才,有利于企業的轉型升級。此制度都維護了各方的利益,可以達到平衡勞動關系的目的。
3.有利于構建穩定社會秩序
對公平和正義的追求是法律價值的體現,也是衡量一個法律制度是否能夠實施的重要方式。我國正處于需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時期,但是大量企業大多選擇和勞動者之間維持短期合同,勞動者在自己的黃金年齡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卻面臨著合同期間屆滿后,可能失業的情況,引起勞動者不滿,可能激化社會矛盾,
二、我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規避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現象嚴重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企業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看成是無法擺脫的包袱,采取各種手段避免導致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產生。最為典型的手段是勞務派遣,根據我國現有法律,只要勞動者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不存在勞動合同關系,那么用人單位就不受勞動合同的約束,這種現象致使勞動派遣又出現了一個新的作用,即靈活變相用工,規避法律漏洞。
(二)法律文本的表述存在模糊
由于我國法條存在著法條規定過于含糊不清,缺乏實踐性,在難于解決糾紛的弊端。
首先,關于如何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多次提及"連續”兩字,但是對究競何為“連續”法律并沒有給出清晰的界定,具體的計算方法不統一。這就導致許多企業和用人單位鉆法律的漏洞,通過各種手段使勞動關系中斷,規避出現構成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的情形。其次,從法條制定的制度內容上來看,過于簡單化,難以覆蓋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
(三)用人單位合同的解除條件過于嚴苛根據我國現有法律的規定,只需勞動者通過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告知用人單位,勞動合同即可解除。而法律對于用人單位關于合同解除條件規定的較為嚴苛,在內容上要存在6種解雇理由,在程序上負有提前30天通知義務。另外,用人單位在某些情況下還要履行經濟補償。很明顯,這些規定不符合常理。
三、完善我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的建議
(一)明確連續性的認定條件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企業利用“連續”界定不明這一條件,進行變相規避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簽訂。因此,法律應當明確何為連續性條件,出臺相應法律解釋,彌補現有法律的漏洞。故筆者建議,"連續”應當認定為“有間斷的連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間隔設置合理的時間,并且對于企業在主觀惡意上實施的行為,應當認定無效,同時不影響連續期間的計算。
(二)適當放寬用人單位解雇的條件現階段我國實行的《勞動合同法》關于用人單位單方面享有解雇權的情形,只列舉了6種方式,既沒有兜底性法律條文,也沒有概括性的描述,以至于難以適應現實生活的需要。因此,筆者建議可以適當增加“其他有正當解雇理由的情形”這一兜底性條款,為企業創設更為寬松的解雇條件,讓其承擔更低的合同解除成本。不僅,為用人單位行使合同解雇權增加了法律支持,有利于更好解決現實糾紛。而且,為我國推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掃除了一定的阻礙。
(三)限制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適用范圍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相比,我國法律對于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的簽訂條件限制較少,僅僅明確了簽訂的次數,這是致使現有勞動合同問題出現的重要原因。我們可以借鑒德國的做法,在立足于我國現實情況的前提下,明確以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制度為主,以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為輔。與此同時,在法律上界定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最長期限以及以列舉的方式提出禁止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具有重大的社會價值,但是無論是在立法層面,還是在實施層面中,都仍然存在著缺陷。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立法機關應當考慮我國國情的實際情況,通過參考域外先進的立法經驗,使法律的立法宗旨能夠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郭晶晶.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的法律規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6).
[2]崔永新.淺議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關規定[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5).
[3]應夢卿.淺析我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J].科教導刊,2014(1).
[4]廖艷梅.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法律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