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盼飛
摘要: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對于一個國家現代工業而言,金屬礦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金屬礦產產量豐富,品種繁多。對于金屬礦開采行業來說,想要與其它企業競爭,促進自身的經濟發展,需要對金屬礦勘查中的找礦技術進行改革與創新。利用物探化探融合方法,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技術方法,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這三種新型找礦技術找到理想中的金屬礦,滿足現如今各行各業對金屬礦資源的需求。
關鍵詞:金屬礦產;勘查;地質找礦;技術創新
我國金屬礦產勘查工作歷史悠久,在長時間的勘察過程中,從業人員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資源特點,分數情況將自然礦產勘察工作體系化、規范化、流程化,大幅度提高了從事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隨著新時期相關技術思路的更新,關于金屬礦產勘查的底層技術得到了革新,工作人員能夠借助更加專業的先進設備,來幫助其提高找礦作業。隨著新時期市場經濟的推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礦業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有利的地位,就需要不斷擴充自己的人才儲備,積極學習,獲取新的工藝設備技術,并且持續提升自己企業內部的管理能力。
一、金屬礦產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創新的研究背景
每個產業都會面臨一定的市場波動,從而導致社會投資受其影響,降低投資積極性,不利于行業發展。作為礦產行業,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資源開采效率及水平較低,則會導致礦業產業市場起伏,與此同時,也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在這一背景之下,需立足長遠,詳細分析我國金屬礦產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創新概況,并把握發展動態,保證大宗礦產品供應及時,增強行業競爭力和實際收益。
二、物探化探方法的利用
我國的礦產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系統,目前企業的礦產開發模式成熟,能夠與國際先進企業并肩,同時得益于我國礦產資源的豐富和總量的龐大,我國礦產企業的發展一直處于不錯的狀態。但由于過去幾十年間,我國礦產資源的采集總量較大,且較為頻繁,造成我國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差異,開發地區礦產資源總量以明顯的趨勢下降,已經不足以供應周邊省市地區的工業發展所需的原材料需求。而西部山區過去由于受到交通限制,而且由于西部地區的自然條件更為復雜,找礦工作更為困難,過去部分地區的礦產資源開發總量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目前西部地區的礦產資源儲量在同類型礦產資源中的占比正在逐年提升,并且在未來數十年間會成為我國礦產資源供應的一個主要源頭。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地質活動較為頻繁,也導致了金屬礦的自然分布情況較為復雜,不同地區的分布總量不均勻,地質找礦技術是金屬勘查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目前的勘查技術發展情況而言,針對不同礦種的找礦技術,在先進性上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金屬礦產的開采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最為合適的找礦技術,不同地形、不同自然環境、不同礦種,對于找礦技術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目前我國對于金屬礦種的分類主要分為貴金屬、稀有金屬、稀土金屬、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在對不同礦種資源進行找礦時,需要根據已有的關于當地礦山分布情況和地質條件特點來確定當地礦山的礦床特征,在實際勘查過程中,需要結合物理、地質化學多門學科的知識,來對最終的判斷結果進行確認,人為經驗在目前的找礦行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一方面是由于簡單礦產的找礦條件已經逐漸枯竭,目前現有的礦產資源多是分布在不易進行找礦工作的區域,所以必須借助專業設備儀器,對其進行多方面的數據收集整理才能夠得到準確的結果。[1]
三、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技術方法
由于地殼運動產生了金屬礦,金屬礦附近的地質條件與尋常地區相比更為復雜和特殊,目前進行礦產勘查工作主要是在淺布礦的勘查工作中,而隨著未來我國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就需要更大規模的采礦數量,這就需要深部礦產開采來進行補充,在深部礦地進行開采時,開采難度較大,周圍地形、自然環境對于礦產開采工作造成的影響更加明顯,所以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和最新的技術發展對于已有的找礦技術和礦產開采技術進行創新升級,提高其適應性、使用效率和最終效果。在老礦山深部地區進行定位預測時,更加適合使用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技術方法。在進行金屬礦產的勘查過程中,能夠實現實驗體系的完善建立,就能夠以調查實驗的方式來提高地質找礦工作的效率,利用地球化學的重金屬分析測試技術,從有機污染物和金屬有機化合物角度出發,對金屬礦資源進行分析來提升地質勘查工作的工作效率。[2]
四、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加入
計算機和網絡信息的產生和發展對于各個行業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未來的找礦工作和煤礦開采工作中,信息技術的加持能夠有效提升管理人員對于整個體系細節的掌控和工作狀態的落實,能夠通過不同節點不同傳感器,對于整個礦產分布情況和開采情況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近幾年由于淺層礦產開發資源枯竭,采用傳統的找礦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有礦產需求,必須借助更加先進的方式來準確提供礦床的具體坐標,GPS感應系統信息采集技術,能夠通過波普儀采樣測量光譜曲線,在將測量出的結果與數據庫中已有的光譜進行對比,從而來判斷礦床中物質的組成情況。這一技術相較于人工而言,能夠輻射的范圍更廣,整個工作速度極高,并且由計算機完成數據處理工作,可以減少由于人為失誤而造成的誤差,整體的準確性和精度都有很高的保障。[3]
五、結語
找礦技術對于我國礦業行業的發展,有著基礎性的作用,隨著近些年表層礦產資源開采枯竭,需要使用更加專業的設備,對深層地層內的礦產資源進行勘察,一方面需要相應設備供應企業的發展,同時也需要一大批具備豐富工作經驗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為了實現找礦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就需要對相應設備進行不斷升級,提高使用效率,減少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其工作效率,保證找礦工作能夠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科偉,劉佛剛.淺談金屬礦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及創新[J].世界有色金屬,2018(19):87+89.
[2]韓松.淺談金屬礦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及創新[J].世界有色金屬,2018(06):104+106.
[3]趙國劍,梁超,楊松林.金屬礦勘查中地質找礦技術及創新探索[J].黑龍江科學,2017,8(2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