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毅
摘要: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電力企業得到較快發展,為了提升配電網的運行安全與水平,降低運行風險,提出了線損精益化管理,其主要內容有管理流程、組織體系以及管理構架的建立等,并在此基礎上與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配電網絡進行有效的結合,以此實現不同電壓的分壓統計,為電網可靠性與合格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時期;線損精益化管理;線損原理
我國電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配電網絡系統不斷擴大,在此過程中供電方式與需求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此外,隨著人們對電能需求量不斷增加,對電網要求也逐漸提升,在此基礎上對電能質量、線損以及供電能力等要求也相應提高,這就需要全面推進線損精益化管理質量,為我國配電網絡擴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線損的原理
導線在輸送電流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電阻,在此過程中會消耗少部分電流,致使一些電能被消耗轉為熱能,特別是在進行遠距離進行電力輸送的過程中,電流消耗更多,導致線損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但會降低電能的輸送質量,而且對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需要在此基礎上實施線損精益化管理,通過提升管理質量降低線損[1]。
二、影響線損率的主要因素
(一)管理的影響
在進行電能輸送的過程中,管理過程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損耗,比如不法分子竊電、設備漏電等,這就需要電力企業在進行供電的過程中,對自身管理體系實施有效的優化。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抄表系統的應用大大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會使誤差有不同程度的縮減。此外,在對線損進行統計的過程中,電能計量器也會存在一定的線損,因需要正確配置電能計量器,以此使線損得到有效降低。
(二)技術方面的影響
電流值會對線損率產生較大影響,線損會隨著電流增加而增加,在進行電網配電的過程中,需要控制電流達到降低線損率的目的。此外,電壓在一些情況下也會對線損率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在配電中電壓與電流成反比,可通過提高電壓對線損率進行有效的降低。線損也會對負荷曲線形態系數產生較大影響,其隨著負荷曲線形態系統不斷增加,負荷曲線變化越大,在此過程中若符合曲線變化大,導致峰值出現較大差距,致使線損增加[2]。
三、線損率管理出現的問題
(一)供電能力評估管理方法不完善
目前,在對電網進行綜合評價的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評測方法,在評測期間具有較大的主觀性,這在較大程度上很難真實反映評估結果,這就需要在對供電能力進行評估管理的過程中優化評估管理方法。
(二)用戶變電流程不完善
在對用戶進行供電的過程中,在一些情況下用戶業務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其中通過計算機網絡工作與現場工作相比較晚,這就導致用戶變電信息很難及時的記錄到系統中,致使出現用戶在用電期間產生線損的情況發生,以此無法對線損率實施有效管理[3]。
(三)線損信息管理過于條塊化
從線損管理角度進行分析,在對線損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過于條塊化,其中線損業務一般情況下是一種切塊管理狀態,因電力生產與電力營銷系統還沒有進行有效的融合,無法使信息進行共享,導致在對線損進行管理期間缺乏必要的管理平臺,致使線損管理分為電力生產中的線損信息與點卡里營銷系統的線損信息,兩者信息很難進行全面的整合,很難對其進行協調。
四、線損精益化管理的管理改進
(一)調整電網布局
在對線損精益化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特別是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需要對當地電網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規劃,這在較大程度上可降低線損。此外,在對電網進行布局的過程中,還應對供電距離實施控制,翻漿供電半徑盡可能縮短,這也是降低線損的一個重要方法。同時,還應對一些負荷較大與老化的線路實施全面更換,以此使線損降至最低。
(二)優化數據采集環節
電力企業在進行抄表的過程中,其抄表效率會對一定范圍內的電量管理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需要對數據采集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這就需要與精細化管理進行全面結合,同時將現代化技術融入到抄表工作中,以此確保電力企業能夠第一時間對用戶應電量有全面的了解[4]。由此可以看出,通過以信息化為基礎的精細化線損管理,不但會對線損進行降低,而且還可為電力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實時監控配電網運行
在電力部門中均分布有配電網的實時數據,為了降低線損率需要對配電網運行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這就需要使設備運行數據與負荷數據結合現代先進方法,并且在此基礎上還需要與數據實施全面整合,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加你數據精度實施有效的提高,這對管理質量的提高具有較大促進作用,同時也為線損精益化管理質量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配電網管理水平
新時期在進行線損精益化管理的過程中,電力企業對配電網各個運行環節進行了針對性優化,這就需要對配電網運行中的一些薄弱環節進行深入分析,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薄弱環節帶來不利影響,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使電力企業對配電網運行情況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礎上了解配電網運行指標情況,以此為線損精益化管理質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數據基礎,這對配電網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較大促進作用,同時為配電網穩定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企業在發展期間,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管理與技術,導致線損存在不同程度的異常情況,這就需要進行精細化線損管理,以此確保對線損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這在較大程度上不但能夠提高線損管理質量,而且可降低一定的損失。此外,還需要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這對一些問題的解決尤為重要,以此為線損精益化管理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銀星祝,李星煌.淺析10kV及以下線損精益化管理[J]低碳世界,2017(2):132-133.
[2]胡梅芳.10kV及以下電網線損精細化管理探討[J]科技資訊,2017(30):84-85
[3]牛彥峰,婁欣,李巖,等新型10kV分線線損計量裝置在線損精益化管理中的應用[J]河北電力技術,2019(2):57-58
[4]方晴,張若昱,劉景延,等基于同期線損管理中臺的多業務生態系統[J]農村電氣化,2019(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