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東升
摘要:軟土地基是公路工程建設中最常遇到的情況,由于其特殊性,所以加大了沉降、變形等問題的產生概率,增加了公路工程建設的安全隱患。因此在公路工程設計中,需要采取合理方式對軟土地基進行有效處理,避免問題的產生,保證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文章主要對公路軟土地基設計方法進行了分析與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工程;軟土地基;設計方法.
軟土地基設計一直都是公路工程建設的重點內容,只有保證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才能更好的提升地基承載能力,提高公路結構的穩固性和安全性,避免后期使用中因荷載壓力增大而導致的沉降、坍塌等問題的出現。同時軟土地基設計的合理性,對于降低工程造價,保證工期也有著顯著效果。一、軟土地基設計分析
軟土地基的材質主要是淤泥、粘性土層泥炭土等,具有含水率高、孔隙率大、可壓縮性強、內摩擦角小等特征,這些特征使得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而出現位移、坍塌等問題,影響公路路基的穩定性。所以一旦公路建設中遇到軟土地基,就需要加強對其處理力度,在設計過程中,做好相應的勘察工作,并結合勘察結構制定合理的處理方案,同時通過測試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后,方可應用到軟土地基處理中來,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二、軟土地基設計的原則
在公路軟土地基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循標準原則,以確保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能夠達到公路建設的既定要求,保證公路的整體質量,延長公路使用壽命,避免行車過程中危險的發生。具體來說,公路軟土地基設計中需要遵循的原則主要有:一是在設計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具有深厚軟士層或者高填土路基的軟土地段,且在方案設計完成后,應通過對比分析的方式從眾多方案中選擇可行性最高、經濟性最好的方案作為施工參考;二是要保證方案設計的經濟效益,根據現場施工情況,結合工程造價以及工期要求等因素進行合理分析,進而在保證公路建設質量的基礎上,提高公路的整體經濟效益。
三、公路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
(一)夯實法
夯實法是利用重錘或者專業加壓設備對軟土地基進行反復壓實,以此來縮小軟土層之間的孔隙率,將其中含有的水分有效排出,進而更好的加強軟士層的固結能力,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效果,保證地基堅固性。
(二)填石法
填石法主要是利用石塊、砂礫等抗壓能力和伸縮能力強的材料對軟土地基進行填充,以此來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性能和抗壓實力。不過在填充過程中,要對材料規格和尺寸進行合理選擇,避免不規則石塊出現影響最終壓實度,導致路面出現凹凸不平的現象。
(三)擠密法
擠密法屬于一種綜合性軟土地基處理方式,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先利用振搗設備軟土地基進行處理,之后將振碎的石粉與軟土地基進行夯實處理,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以此來提供軟土地基的承載力,增強地基的堅硬程度。
(四)高壓噴射注漿法
高壓噴射灌漿是將調和的水泥漿料注入到軟土地基的處理控制,漿液凝結后會形成圓柱狀,進而在外力作用下與原地基結合形成復合型地基,以此來提升軟土地基的荷載能力,保證路基的穩定性。
(五)凍結法
該方法需要先對軟土地基進行注水處理,之后再通過冷凍機的應用對水進行冷凍處理,形成一個凝固的整體,進而提升地基承載效果。不過在使用凍結法的過程中,對于施工區域以及現場的地質條件有著特殊要求,設計人員需要做好現場實際勘察工作,選用合理的施工工藝,以保證該方法使用性能的充分發揮。例如,當土壤顆粒之間的間距較大,含水量較多時,需要在注水后使用液氮或者液氮二氧化碳對其進行冷凍處理,提高凍結效果。
四、公路軟土地基處理設計
(一)地質條件
軟土地基處理設計中,對于地基條件的考量需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即軟土硬殼層、軟土地層中夾有硬士層、軟土地層中夾有多層砂層、軟土厚度及物理學參數。這主要是因為硬殼層內的土體大多為粘彈塑性體,其會隨著外力作用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板體效應的存在對于路堤填土起到了支撐、保護作用。當路堤荷載在硬殼層軟如地基臨界荷載的作用范圍內時,可直接利用硬殼層的支撐作用來實現軟:土地基處理效果,無需在采用其他方式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當軟土地基中含有較多的薄層硬土層時,在設計處理過程中則需要采用深層處理方式來提升軟基硬度和質量,不過這種方式對于軟土層較厚區域來說有著很大的限制作用,在使用前需要做好現場勘查工作,保證使用效果;當軟土層中存在多層砂層,且排水效果較好的情況下時,需要對排水設計進行合理控制,因為這時不管如何添加豎向排水體都不會在排水上有著明顯效果,同時還很容易對周邊結構體系造成影響和破壞。一般情況下,會采用砂墊層互補預壓處理的方式進行設計處理。此外,在設計軟土層處理方案時,需要對體層厚度、物力參數等數據指標進行統籌考量,以此來保證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可行性,提升公路路基質量。
(二)處理位置
對于橋頭路基的設計處理最好采用復合地基處理方案,雖然固結排水方案也有著顯著效果,不過在實際處理過程中,其存在的不可控因素相對較多,且對于地基抗剪能力提升的效果不太明顯。同時采用固結排水方案和預壓方案還很容易增加軟土地基處理時間,影響填筑速率和強度系數等。對于暗構造物施工處理時,由于地基結構很容易出現較大的變形情況,所以一般會采用復合地基處理方案來提升整體效果和質量。
(三)路基高度控制
受傳統設計理念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軟土路基填筑高度越低,相應的路基穩定性也就越高。但通過實際作業證明,路基穩定性與填筑高度之間并無明顯聯系,在沉降量的控制上無任何顯著效果。這主要是由于公路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各部分荷載水平的不同,導致路面經常出現凹凸不平,進而影響路面美觀性和安全性。所以在設計過程中,無需過分注重路基高度控制效果,直接采用復合地基處理法或者超載預壓處理法即可。而排水固結法雖然也有著顯著效果,但是其對于路基的高度有著嚴格要求,需要其超過路面、路床以及墊層厚度的總和方可使用,否則很容易影響路堤的整體效果和質量。
五、結語
總之,為保證公路的正常使用,就需要加強軟土地基設計效果,合理規劃設計方案,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施工工藝和技術,以此來提升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和強度,提高地基的質量和穩固性,確保后期通車使用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王繼寧.軟基加固技術在道路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3).
[2]張樹鋒。淺談軟基加固技術在市政道路中的運用[J].河南建材,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