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蕤曦 趙振洲 朱強
摘 要:隨著城市化的加快和經濟建設的發展,城市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長,大量未經處理的城市污水任意排放,不僅造成水環境的污染危害人民身體健康,同時制約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給排水污水;處理技術;問題;處理方法
一、城市防污水的重要性
1.1 污水的危害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源泉,工業、農業、畜牧業、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均需要水資源的支持。城市和農村的發展對于水資源的需要也必不可少。這就讓給排水規劃的合理性成為影響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工業社會的到來,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產生急劇增多,如何處理好這些污水將是城市面臨的及其嚴峻問題。污水不僅對城市的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還對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在住房問題上表現的尤為突出,污水的日積月累,使水侵蝕對住宅的鋼結構造成嚴重損壞,嚴重影響家庭環境以及居民日常居住的安全性,由此可見,污水的處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所產生的影響更加不容忽視,我們只有在對其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做好每一步的考察,做到循序漸進,才能夠保證從細節處做到污水的防護,從基礎上對污水進行防患。
1.2 深層危害
無論對于建筑物的開發商還是對于我們工程的施工者來說,都會想盡各種方法來阻止污水的侵蝕,盡量減少建筑面受污水侵蝕所帶來的危害。很多數據顯示,好的防水措施不但能從根本上防患了污水長期侵蝕所造成的影響,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和年限,從而給居民帶來生活上的便利和經濟上的節省,直接給普通用戶帶來經濟效益,也為國家節省了材料和資源。同時,做好防水措施不僅可以消滅傳染病源的產生,更加可以有效切斷細菌滋生的可能性,防止細菌、疾病的傳播,為人們的身體健康提供良好的環境。由此可見,污水的處理不僅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直接、間接的關系,而且與我們的未來發展有著緊密的關聯,其所產生的深層次的危害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表現出來的,但是其卻對人們的未來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二、給排水污水處理技術分析
2.1 CCAS除磷技術處理污水
目前,處理污水時使用次數最多的就是CCAS除磷技術,該技術對預處理過程的要求較低,最核心的部分是CCAS反應池。居民排放出的污水先通過反應區,隨后進入反應池,反應池內存在微生物,對污水中存在的BOD(可溶性)進行吸附,之后污水會流入反應區。反應區是通過計算機控制的,在反應區內,污水中的磷元素在經過無氧、有氧操作后徹底被除去。
2.2 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
活性污泥法也是一種常用的污水處理技術,該技術的主要工作原理為:將污水放進曝氣池,其中的污泥負荷會對污水產生一個持續性的推流作用力,這樣就可以吸附污水中存在的一些有機微生物,將其轉變為無機物,此后污泥就會下沉,一直到沉淀池的底部,同時清液就會通過曝氣池流出。在整個污水處理過程中,一定要控制曝氣池中的活性污泥量,當污泥沉到沉淀池底部時,要及時在曝氣池內補充污泥。現階段,專業人員對活性污泥法進行了修改、調整,處理污水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現在,以此技術為基礎,改良出了許多處理污水的方法。
2.3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作為與活性污泥法平行發展起來的工藝,在許多情況下不僅能代替活性污泥法用于城市污水的二級處理,而且還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如污水構筑物占地少,運行管理穩定,抗沖擊負荷高,無污泥膨脹問題,具有一定的反硝化能力,可實現封閉運行等優點。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附著在某些固定表面,所以生物膜法的處理系統又稱為附著生長系統。為生物膜提供附著生長固定表面的材料稱為填料。
2.4 氧化塘的技術。
該技術又被稱作穩定塘或者生物塘,它與池塘有很多的相同之處。其工藝原理與自然水體的自警過程基本一致,也就是污水在塘內停留與緩慢流動時,由于微生物的有機降解與代謝作用,進行有效的有機物分解,這樣可以有效地對污水進行凈化作用。氧化塘一般可以分為好氧塘、厭氧唐、兼性塘與曝氣塘等幾種。這種處理方式具有很多優點,例如:基建投入少,后期運行穩定,維護成本低,污水處理效果明顯等,可以很好地除去BOD與COD,還能很好地達到降氮、除磷等效果。
三、城市給排水污水處理技術問題
3.1 給排水系統污水處理制度不科學
科學的市政給排水污水治理制度,不但影響到污水處理結構的規劃、建設、維護和管理,還對城市的整體設計及環境問題造成極大影響。在國內,絕大多數的市政污水處理廠與污水治理點均是國家投資創建的,壟斷現象嚴重,長時間以來的制度僵化,導致很多市政污水處理廠和處理點盡管負荷嚴重,但治理的效果很差,或是某個地區的污水治理負荷嚴重,另一些區域的污水治理點和處理廠又長時間閑置、資源極大耗費。
3.2 市政系統的污水排水結構設計不當
在對市政給排水項目的污水處理結構進行規劃的過程中,一定要兼顧全局,明確污水的排水范圍、預計排水量,計算施工管路的長短、直徑等,再分布污水排水系統與排水結構。但是有些市政污水處理結構并未進行周密的規劃與測算,產生排水量預測誤差很大,導致污水排水系統不順暢,無法承擔市政污水處理量、排水負荷很重。也有些產生管路直徑計算不準確,管道直徑較小、坡度很小,市政污水排水不順暢,大范圍的淤積等。
3.3 設施設備落后與陳舊,處理設施不足
目前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城市排水管網普及率及管道收集率低,許多廠(站)管網不配套,部分城市污水處理廠不能滿負荷運營。已有的處理設施也普遍存在著設計水平低、設備質量不高、運行穩定性差等問題,而且2003年7月我國開始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對污水處理的出水、泥、氣等有了新的要求,不少地區按計劃對所屬的污水處理廠進行了全面達標改造,但是因資金投入不足、規模限制等原因,改造后各污水處理廠大都能實現在水處理部分達標,但是對污水處理所產生的污泥缺乏經濟有效的處理手段,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結束語
城市污水處理問題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由于城市人口的劇增,以及人類對于水資源的過度開發與污染逐漸加劇,造成了水資源短缺和水資源污染問題更為突出。如何更好的改善水環境、治理水污染、最終實現城市環境的改善,還需要我們相關工作人員付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張巖.市政給排水設計中污水處理技術要點剖析.中國高新區,2017(17):173.
[2]王桂敏.污水處理技術及其發展趨勢探究分析.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