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莉 向共鳴
摘 要:配電網自動化的系統即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把多種高科技的設備和計算機的技術合理應用到配電網自動化的系統中。為了改變已有電力配電不能滿足現有配電需求的現狀,迫切需要一項可以解決現有電力市場配電網絡以及結構新型的技術性管理系統,本文也就選擇了配電管理以及配電的自動化系統在實施的過程當中的一些比較關鍵的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并且就這些問題進行了簡單必要的論述。
關鍵詞:配電管理;配電自動化系統;電力配電
自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工農業用電量在不斷增加,因而對電能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的電力系統分為發電、變電、輸電、配電和用電五個環節,配電是控制用戶用電數量和質量的環節,在電力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配電自動化是我國電力自動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做好這個方面的工作,就能夠極大的促進我國的電力自動化建設,因此,相關電力部門應積極在電力管理中落實配電網配電管理和自動化的系統工作。
1 配電管理及配電系統自動化的現狀
(1)配電系統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由于我國電力產業發展的時間比較短,使得不同區域配電系統管理標準的差異化比較大,對于部分自動化設備沒有做到實際應用及管理,更談不上深入的研究和引進先進的設備。此外,電力企業對電力配電管理缺少統一的管理標準與制度,造成配網規格不達標、管理不到位的情況出現,這不僅增加了配電管理的難度,還嚴重阻礙了配電自動化的引進與開發,嚴重制約著我國電網前進的速度。
(2)配電網技術發展不均衡。從我國目前電網的發展情況來看,電力配電網的建設還是比較落后,并且電力配電網的主要目標傾向于變壓、效率輸出等方面,加之我國人口分布密度不均。使得電力主干線比較長,線路的分段電力不足,以致于配電線路的聯絡程度不是很高,單輻射線路仍然占據著較大的比例,無法達到系統技術應用的水平,使得配電網技術的發展不均衡。
(3)配電自動化的實用性比較欠缺。我國的配電網供電可靠性與發達國家先進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其中,配電自動化發展滯后是主要原因。目前,國家電網公司配電自動化覆蓋率仍然很低。由于我國配電自動化的發展是在改革開放前后開始進行的,發展的歷史較短,技術水平跟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由此造成電力配電方面的許多技術還不夠成熟,從而使我國配電自動化的使用率也比較低。對于電力配電的實際應用和管理無法準確掌握,甚至于多數配電自動化的設備沒有投入使用,這不僅給電力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對配電自動化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2 在配電管理中實施配電自動化系統注意要點
目前,在配電管理系統進行開發的過程中,在研究配電系統自動化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以下就是針對這些問題要點進行分析。
在我們的實驗過程中,通常我們會根據不同的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具體要求,以及它們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關系來進行各個配電管理方面的核心內容研究,因此在整個的實驗過程當中,我們都會為了能夠更好地來實現各種配電管理系統當中的高產和高能,并節省開發成本的目的。在我們日前所進行的配電管理項目,以及相關的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試驗過程當中,還是實際的遇到了很多的配電故障不能夠排查到位的情況,有時候是不能進行合理的控制。經過了很多次的失敗之后,我們對失敗的教訓也進行了必要的總結,最后我們就得出了這樣幾點比較核心的裝置自動化的功能在進行控制方面的要點:首先是故障排除之后如何恢復自動化的控制;其次是數據在進行監測、保護、以及信息互換的時候如何實現自動化的控制;最后是負荷在減壓、平攤和轉移與快速的定位時如何實現自動化的控制。
(1)對配電管理過程中的整體功能性進行分析
通過上文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在進行配電管理的過程中,主要有5個方面的基本內容,而在面對著現今的配電管理系統需要面臨的超大負荷以及各種超額度的信息數據積聚的問題時,一般情況下,只有使用那些更加高級的電力管理系統才能夠很好的將這些超載性的信息來進行更加合理的平攤以及快速的定位,這樣就可以對相應的問題進行果斷的排查與及時的處理了。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做好在配電的管理系統中,各個方面的功能進行協調的整體配合,從而來全力的推進人機能夠高度的進行協調和配合,也可以使我們在整個配電的自動化系統進行完故障的排查和定位時,能夠進一步做好配電管理當中的其他比較輔助性功能的作業。
(2)必須真正的落實配電自動化系統管理當中的配電網絡出現的故障
要對其進行快速的定位,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查取,并且對那些應急性的電力輸送作業進行恢復,也可以實現其他的一些相關功能,這往往需要我們在自動化的系統當中填入FA的功能裝置,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加有效的來識別各個故障點,并對其進行很好的預警,同時也可以實現對各個故障點進行隔離以及電力活動的復業等一系列很好的功能,并且可以及時、實時的進行應用。
(3)可以將配電系統的自動化故障排查技術交給專業的技術人員
這樣做,可以實現信息接收的很好的連接,并且也可以大大的房補我們相關的技術修復人員能夠及時的對各個故障點來進行必要的修復工作,同時也可以恢復那些隔離故障的線段,使它們能夠盡快的進行正常的供電作業。
(4)選擇更好的平臺
我在實驗的整個過程當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對所有的配電管理故障,以及它們的信息位置進行一個更加精準的定位,就選擇了在原有的GIS當中添加了GJS的位置信息,以及相應的定位和操控平臺,這樣就可以將一些信息位置的靜態圖形來和配電運動的具體數據以及相關的形態來做一個疊合,實現功能性的協作,從而進一步實現一個完整的系統模擬,并對其形態進行完整的構建,這樣做可以更好地來利用各個系統的信息數據,也可以使分析的效果能夠更加的精確和可靠,而且經過我們的實驗證明,這個效果還是很好的,所以我們也想極力的推薦給大家使用。
(5)分析到位
我們在相關的實驗過程當中由于對一些負荷的信息在進行調度控制的時候,沒有對信息的平衡分析到位,所以有時候就無法實現這個新系統在新環境之下的充分利用相應的自動化技術,因此,為了能夠將它的負控功能更加精確的進化升級,同時也為自動化的配電管理所附帶的負控配電管理實現獨立的功能,我們就通過了多次的試驗,并查找了大量的資料,從而得出了系統的原有負控結構。
3 結束語
目前來講,配電系統實現自動化及時仍然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模式,但是,對于配電系統的自動化來說,它的實施必須要考慮整個系統的整體性才行,同時也要注重系統的集成作用,有步驟、分階段地實施,努力探索出一個適合于中國國情的配電自動化、配電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
[1]胡冉.配電管理及配電自動化系統實施中的關鍵問題[J].科技經濟市場,2007,(5):179-180.
[2]莊一卓.關于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的論述[J].科技與企業,2012,(13):197.
[3]張宏杰.配電自動化及配電管理系統的兩個技術難點[J].寧夏電力,2007,(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