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月紅
關鍵詞:注意;有意注意;無意注意;交替使用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對事物的定向活動。注意分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指有目的、在必要時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沒有預定的目的任務,沒有計劃,沒有主觀的自覺意圖,用不著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無意注意。
無意注意固然可以使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學習知識,但是要掌握系統的知識還是需要有意注意,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很好地利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特點,使兩種注意共同參與、互相配合和交替,使學習達到最佳的效果。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學生的注意組織教學,促進語文教學順利進行,確保教學效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充分利用學生的無意注意組織教學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的好壞、巧妙與否直接關系到一節課的成敗。一個好的導入就如同一個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過來,又像電光石火,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學《燕子》這篇課文時,我首先播放了《小燕子》這首兒童歌曲,音樂聲響起,學生聽到熟悉的旋律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來,在無意注意中進入了課文的氛圍,為接下來的教學和引導學生體會春天的美麗起到了積極作用。
除了精心設計課堂導入之外還可以運用生動新穎的教學方法。小學生正處于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過渡的階段。無意注意占很大的優勢,所以教學要有啟發性和趣味性。例如 ,著名特級教師斯霞在教漢語拼音“a”時,她不像一般老師那樣,把“a”寫出來,領學生念幾遍,再讓學生去念,去寫。而是叫一位扎兩個辮子的小姑娘側面站在講臺上,讓小學生看這個小姑娘的側面形象,小姑娘的臉和一只小辮組合起來就是“a”的形象。這種教學方法生動、形象,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知識也容易掌握。
二、充分利用學生有意注意組織教學
充分利用學生有意注意組織教學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其一,明確教學的目的和意義。如在教學《推敲》這篇課文時,教師先用幾分鐘向學生介紹寫作背景,指出課文的重難點是賈島的嚴謹的創作態度以及學生該如何學習他的精神,提問“推”和“敲”的區別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學習生字。上課期間不斷提問,不斷思考,盡可能的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以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其二,師生互動,分組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學生自由討論的過程,每篇課文的重難點都應該是通過學生和老師的共同討論,得出的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結論,這樣的結果才是有意義的,才不至于出現學生漫不經心地被動接受老師的說教的現象。充分利用學生的有意注意讓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情趣。
三、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轉換規律
光靠無意注意,盡管老師講得很生動,善于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但還不足以完成學習任務,因為教學任務、內容不可能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可是又非學不可。所以在教學中就要很好地組織學生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配合。
首先,引起和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教學上應注意語言要引人入勝,教學進度要適當,勞逸結合,保證學生以充沛的精力去加強學習中的注意。當學生不注意時,用提問來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其次,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替使用。一堂課40分鐘,要使學生的注意不分散,那是不容易的。單調地使用有意注意或是無意注意都不行,我們必須交替使用它,怎樣交替使用?通常剛上課時應該引起有意注意,因為學生剛從下課進入上課的狀態,心還沒有收回來,這時教師可以交代教學內容,或者讓大家起立,提醒已經上課了。但是這樣的時間不宜過長,隨后就要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如有啟發性的提問或生動的講述,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跟你走,聽你講課。畢竟我們講課的內容還有難以理解的關鍵問題,這就需要有意注意,等這個問題講過了,又可以用多變的方式讓學生討論、練習,無意注意再次起作用,最后,老師把講的內容作個總結,又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這樣一節課不斷地變換注意的性質,學生的注意力才不會轉移到其他事情上,一張一弛,既不感到疲倦,又能保持比較長時間的注意。
四、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工具
現在,不少小學都為班級教學配置了現代教學工具,如“三機一幕”即液晶投影儀、計算機、視頻展臺、珍珠幕。教師應能熟練掌握,靈活應用。圖文并茂的畫面、有聲有色的動畫最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了。在教學《特殊的葬禮》這篇課文時,我找來塞特凱達斯瀑布的多媒體課件,壯觀的瀑布讓學生嘆為觀止,注意因此被緊緊抓住了。
注意在教學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很好地組織學生的注意,充分運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和手段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我相信,在不斷的實踐和總結之后,在教學中組織學生的注意,把握會更加得當,更能幫助學生在有目的的學習中得到快樂,收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