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
摘 要: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環境監測是一項重要的手段與方式,科學合理應用環境監測技術,有利于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相關部門應做好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發,提升與創新,以此形成完善的環境監測網絡,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重要的技術與數據支撐。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環境監測技術;應用
1 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應用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價值
1.1 為環境發展規劃提供有力依據
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好環境規劃,城建項目在建設前需要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進行評測,確定該建設場所的環境容量以及對周圍環境會造成的影響。而環境監測可以對城市規劃建設起到監督與監測的作用,對該建設項目的污染程度進行科學的判斷,為實現科學、環保的城市建設提供信息數據的支持,進而為區域發展規劃提供正確的方案。
1.2 為污染統計提供信息數據
應用環境監測技術還可以科學、準確的統計出地區內的污染排放情況,相關部門可以依照環境監測的數據結果對不符合排放標準的情況進行嚴格核查。同時還可以根據環境監測的結果來確定不同污染物的不同排放量要求,進而明確污染排放物的費用征收標準。此外利用環境監測技術可以對廢氣或廢水進行定時監測,通過收集與分析監測結果,來為污染物排放費的征收提供參考依據。
2 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2.1 生物監測技術
在環境監測中,生物監測技術是應用相對廣泛的一項技術,該技術具有操作簡單、準確性高且直觀快速等優點,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科學應用生物監測技術,可獲得相對理想的監測效果。具體而言,生物監測技術是分析生物學、微生物學等多種學科與化學工程、計算機技術的綜合產物。在應用該項技術進行環境監測時,主要是運用生物大分子標記物監測技術與PCR技術進行,合理應用上述技術手段,不僅能獲得準確全面的環境信息,而且能有效預警環境問題,保障生態環境的安全。
2.2 3S技術
環境監測中的3S技術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技術與遙感技術三者有機結合情況下形成的一項綜合性環境監測技術。與其他技術手段相比,3S技術有更加強大的環境信息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與運用的能力,在環境監測過程中不僅能快速、準確獲得相關環境信息,而且能在短時間內對所獲得信息進行高準確度的處理,實現信息數據的量化處理。3S技術的適用范圍較廣,不僅適用于大氣環境監測,土壤環境監測,也適用于水資源質量的監測與管理。在水資源管理中引進3S技術,獲取與水資源質量相關的各項信息,并通過調查水資源,對水資源進行評價與環境監測,獲得準確全面的水源信息。通常情況下,水資源的監測與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水資源評價、水體沼澤監測、生態耗水變遷分析、水體富營養化監測等。
2.3 物理化學技術
在環境監測中,物理化學技術是主流。而該項主流技術是高分子化學、物理學科、分析化學等各交叉學科綜合發展形成的一項新型環境監測技術。現階段,應用的較為廣泛的物理技術有物理因子強度測定技術,該項技術可準確測得環境污染中物理因素的含量,是水體、土壤、空氣等環境監測工作中的重要技術。利用物理因子強度測定技術,在監測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噪聲、熱、光、電磁輻射等污染問題,有助于工作人員及時掌握環境污染情況,并開展相關環境保護作業。目前,常用的化學監測技術有電化學分析技術、光化學分析技術、離子色譜技術以及色譜分析法等,這些技術方法均具備檢測環境中某種特定污染成分含量的功能,起到環境監測的作用。
2.4 信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各行業各領域,并在環境監測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具體而言,信息技術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的應用,主要是應用該項技術中的無線傳感網絡技術,在短時間內將監測數據傳輸到數據處理中心,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及時且準確的參考依據。與其他環境監測技術相比,PLC技術的適應性強,比較適用于惡劣環境的施工,且該項技術也具備多種有效特性,如防塵、抗熱、抗震等,可以對農作物的抗旱與防洪進行遠程監控。此外,信息技術也可用于水質監測中,利用信息技術中的PLC技術進行遠程監控,能在短時間內準確獲得待監測河水的位置、水質狀況、水速等各項信息,更好地為工作人員提供關于河流水文方面的數據。
3 如何有效推進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3.1 增加資金投入,給予政策支持
生態環境的改善與污染治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其是一個復雜且漫長的工作過程,因此,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要有相應的政策與資金做保障。針對現階段我國存在的能源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加劇等問題,有關部門必須樹立起正確且先進的環保意識,正確認識到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資金投入,為各項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便利或保障。具體而言,政府部門需要做好對環境監測的專項財政撥款,同時結合環境監察工作開展的具體需求,完善相關設施設備,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3.2 加強環境監測的管理與監督
在推進環境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管理與監督工作必須要做到位,通過科學專業的監督管理,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完整性與真實性,方能促進各項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而言,相關單位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設備的管理,做好相關設備的監測與檢修工作,提升設備的使用效率與數據的可靠性。同時還需做好人員管理,落實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員能力素質,為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合理化應用奠定良好基礎。
結束語
近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環境問題也日益嚴峻,能源枯竭,環境污染加劇,人們的生活生產活動受到影響與威脅。在此背景下,必須合理應用環境監測技術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論文重點圍繞生物技術、信息技術、3S技術、物理化學技術等幾項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展開分析,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孫玉紅.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8(34):36-37.
[2]周欣.試析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11):52.
[3]王麗.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討[J].居舍,2018(33):189.
[4]江宏.淺談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與應用[J].化工管理,2018(3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