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但5月南寧那段有關蘇杯的故事依然感覺像是昨天才剛剛發生。尤其5月26日下午的那場中日大戰,至今想起,仍讓人血脈賁張。
作為雜志,每月一期的出版周期,總會讓我們錯過對于那些精彩瞬間的及時記錄。但雜志亦有雜志的優勢,在激情過后,雜志還可以繼續追述許多瞬間背后難以為外界看到的點點滴滴,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成就經典的緣由,讓經典更長久地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
這一期雜志,我們的封面故事講述的就是中國羽毛球隊這個年輕的團隊,如何歷經兩年的臥薪嘗膽,在家門口把丟掉的蘇迪曼杯重新奪回。5月26日的那場中日大戰,中國隊出人意料地以為3比0大勝,結果讓人振奮,過程蕩氣回腸。然而,中國隊在蘇杯賽短短一周時間內的全情爆發,絕非一蹴而就,而是兩年來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殫精竭慮。當我們回訪中國隊的教練和隊員們的時候,重奪蘇杯的興奮在他們的身上已經淡去。回望兩年來走過的路,他們更多的是感慨每一次訓練、每一次比賽的辛苦不易,其間有收獲、有起伏、有教訓。通過蘇杯賽,他們品嘗到了付出得到回報的甘甜,感受到了磨礪之后獲得進步的快樂,更重要的是,他們真正體會到了一個充滿凝聚力的團隊的能量之巨大。
從兩年前的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到兩年后的中國南寧,作為中國羽毛球隊新一代領軍者的“雙核”張軍和夏煊澤經歷了他們人生中成長最快的一段時光。兩年前的他們初挑重擔,激情滿懷,但統帥全隊的經驗還有所欠缺,丟掉蘇杯算是他們為成長付出的一個高昂的代價。兩年來,他們不斷學習,充實自身,在外部大環境并不太理想的情況下低調前行,逐步將隊伍帶出新意。再戰蘇杯,他們吸取了上屆失利的教訓,讓自己始終保持平穩的心態,把各項準備工作做細做實,把可能遇到的困難想透想細,把應對困難的預案做到最充分。這一次,他們成功了。當隊員和教練把他們高高拋向空中時,他們開懷大笑。但是,這樣的快樂僅僅停留了一晚,奪回蘇杯的第二天,他們便立即平復心情,開始冷靜地考慮如何迎接后面更為嚴峻的挑戰。
兩年前,石宇奇隨隊去了黃金海岸,但當時的他還只是初出茅廬的一介新人,沒有獲得一次上場機會。兩年后的南寧,石宇奇已然是中國隊世界排名最高的男單第一主力,擔起了在蘇杯賽上搶分的重任。石宇奇今年只有22歲,是典型的90后,說話做事有自己的主見與特點。上場前,他很少會說必須取勝這類豪言壯語,但只要站到場上,他一定會用行動彰顯出強烈的求勝欲望。還有陳雨菲,兩年前的她還不夠強壯,站在場上還有些戰戰兢兢;而兩年后的南寧,陳雨菲站在場上已經初顯大將風采。作為中國隊本屆蘇杯出勤率最高的隊員,陳雨菲用場場奪分的絕佳表現,向世人證明她正在向更好的自己邁進。
因蘇杯點燃的激情已經淡去,但蘇杯留下的那些經典會永久留存。
前些日子,一代名將李宗偉終于正式宣布退役,一時間引起一片嘆息。李宗偉在世界羽壇奮斗了近二十年,創造了很多迄今難以超越的紀錄,只因他從未染指過世界冠軍、奧運冠軍,所以總予人強烈的悲情之感。
因為李宗偉的離開,他與林丹長達近二十年的糾纏就此畫上句號,“林李大戰”亦成為絕唱。但他們共同奉獻的那些經典之戰會一直留存下來,供我們細細品味,慢慢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