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佳
時值初夏,貴陽仍是一派涼爽,羽壇不老頑童們這一次移師貴州,趕赴一年一度全國中老年羽毛球邀請賽之約。
不要被“中老年”三個字迷惑住雙眼,懷揣羽毛球夢的他們在場上動若脫兔。在這座舞臺上,年逾70的銀發奶奶會身著粉色短裙,在場上“輕盈起舞”;90歲的老爺子也能生龍活虎地左右開弓。盡管他們臉上爬了褶皺,發色略顯銀白,步伐有些蹣跚。但這群因為熱愛羽毛球而煥發青春活力的人們,改寫了固有的“中老年”印象。他們燦爛的笑容、昂揚的斗志、矯健的身姿,無不叫人感慨:“有所熱愛,是一件多么動人的事。”
王正明:九旬頑童有一顆不老的心
90歲高齡的王正明,如約來到貴陽。他不僅是此次賽事年齡最大的參賽球員,也因為爽朗健談而深受大家的愛戴。對此,風趣的王正明表白道:“我不是沖金牌來的,我是來看每天都非常想見的球友們的。” 這一次,從云南家鄉到貴陽,王正明坐了8個小時的動車。雖然已是九旬老人,但操作起智能手機意外的“溜兒”,就連往返車票都是自己買的。
王正明站在羽毛球場上,依舊眼神堅定、威風凜凜。雖然本次中老年賽他并沒有給自己定太高目標,但老人的場上金句是“贏的光彩,輸的漂亮”。比起勝負,他認為享受羽毛球的快樂才是關鍵。盡管在元老組比賽中輸了球,但是他靠著發球接連搶救賽點,引得觀賽球友大聲贊嘆。輸球并沒有影響老人家的參賽興致,在隨后170歲組的男雙比賽中,他與搭檔茍宗健配合默契,笑到了最后,摘得一枚寶貴的金牌。
比賽后,王老非常熱情地和身邊的“小伙伴”們分享起自己參加羽毛球賽的感受,說到興奮之處,他不禁手舞足蹈起來,而圍在他身邊聽故事的“小伙伴”們大概“才”六、七十歲而已。王老對記者說,工作時他堅持跑了38年晨跑,退休后時間多了,迷上了打羽毛球,從老年組一路打到了元老組,中老年賽也算是見證了他羽毛球水平的進階史。
除了打球,游山玩水也是王老每一次參加比賽的固定行程。畢竟,比賽地次次不同,所以跟著全國中老年賽到處打球的他,也游歷了大半個中國。近幾年,王老還邁出國門,前往國外參加羽毛球賽。他對記者說:“和我年輕時比,你們現在很幸福。但是,現在的我們也很幸福,因為羽毛球豐富了我的生活。”王老篤信,打球是讓他葆有充沛活力的秘訣,他希望自己能一直擁有一顆不老的心。
劉俊德:全家總動員
來自重慶的劉俊德老人今年已經89歲,絕對是全國中老年賽的“老”朋友。今年的比賽,他不僅攜老友收獲160歲組男雙銅牌,還帶著老伴參加了混雙比賽,并全程為挑戰單打比賽的小女兒坐鎮助威。
從第三屆起,劉老就開始了自己的全國中老年賽之旅。此次,他和老搭檔林天忠奪得男雙第三名,沒能再進一步,劉老略感遺憾。不過,這次比賽讓他倍感開心的,莫過于81歲的老伴于鳳榮從曾經的場邊看客搖身變成自己的場上搭檔,兩人一起攜手出戰混雙比賽。
作為中老年賽場上二人“新事業”的首秀,6月13日上午,他們一登場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雖然于鳳榮是“新人”,但是她只要抓住機會,每一拍回球都有模有樣。一次,于鳳榮眼疾手快,猶如神助般舉拍殺球成功。劉老見狀豎起大拇指點贊,他們的女兒劉鈺也在場外興奮地為母親吶喊助威。
“站在場上還真有點緊張,那種感覺和在場邊看球不一樣。我打球還不熟練,練球時間太短了。”比賽后,于鳳榮對著劉老念叨了起來。已有30余年球齡的劉老笑著說:“這么多年,她一直陪我到處參加比賽,但真正打球她是從去年底才開始的,希望打羽毛球能夠讓我們保持活力。”
年輕時,劉老在貴州當過幾年兵,所以這一次他對在貴陽舉辦的全國中老年邀請賽頗為期待。再次回到曾經奮斗過的地方,他感嘆時代讓貴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說,當年部隊條件有限,一年只發一雙橡膠底鞋,而貴陽又是多雨的地方,鞋子穿一周就差不多壞了,所以又叫它“禮拜鞋”。為了走路,那時人人都要學編草鞋。“現在,我坐動車2小時就從重慶到貴陽了。下了動車,女兒開車帶著我們滿貴陽城地轉,吃了不少小吃……”說起在貴陽這幾天的行程,劉老臉上笑開了花。
他們的小女兒劉鈺今年剛好夠資格參加中年A組比賽,此次也積極報名了女單比賽。對她而言,打球重在參與,關鍵是照顧好父母在貴陽期間的起居出行。她笑言:“水平有限,全憑膽子大,所以才敢報單打比賽。”趁著賽程空當,劉鈺還和同俱樂部的球友們一起游覽了貴陽附近的名勝古跡。
據劉老介紹,女兒劉鈺打球還屬于玩票階段,自己還有個很會打羽毛球的外孫女。聽到劉老提到外孫女,于鳳榮在一旁連連點頭應道:“對,她打球動作特別漂亮吶!”
從曾經的夫妻二人行到現在的一家三口共同參與,羽毛球已經是劉老家中“祖傳”的運動,也成了他們日常生活的必須。對他們而言,全國中老年羽毛球邀請賽是每年必打卡的比賽。像習慣一樣,劉老和老伴跟著比賽游遍了全國各地。他們將每年一屆的比賽當作節日,見到老朋友,認識新朋友。不論勝負,他們相聚在一起,打打球,拉拉家常,有說有笑。這一切的快樂、活力,皆因羽毛球。
薛忠芬:炫酷的爆炸頭奶奶
來自山東青島的薛忠芬今年77歲,論年紀只能算是老年賽場上的中堅力量,但是標志性的濃黑爆炸頭,讓老太太在場上極為惹眼。
薛忠芬為人和善,見到誰都笑臉相迎,和不認識的球友也能迅速熱絡起來。在場上也是一樣,每一回合結束,無論是得分還是丟分,她都會投去燦爛的笑容,毫不吝嗇地鼓勵自己的同伴。薛奶奶幽默地說,自己打了三十多年羽毛球,主要是為了身體健康。不過,因為參加了幾次比賽拿了些成績,一下讓自己更加上癮了。當問及最好成績時,薛奶奶笑著說“5”和自己很有緣。
今年,薛老太和自己的搭檔劉振寶參加了140歲混雙比賽,小組賽后,他們以全勝戰績闖入第二階段,只可惜這個組別的強手如云,他們沒能再進一步。薛老太和劉振寶比賽的時候,一位左手拿著保溫杯、右手抓著毛巾的女士全神貫注地緊盯比賽,此人正是劉振寶的妻子。同為羽毛球發燒友的她,敏銳地洞察著場上的各種細節,不失時機地進行著場外指導,“不要急,反手位不好跑”、“不要了,出界啦”、“守住網前,不要搶位”。趁著賽程空當,她來為薛老太和老公加油。她說,老公劉振寶來到貴陽后有點發燒,但想著既然都到了,就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完成比賽。雖然很心疼老公,但她表示,看到劉振寶渴望上場的堅定眼神,自己十分理解,相信那就是羽毛球的魅力所在吧。
郭小曼:網球教練的羽球新生
“小曼,剛才球打得真好,優雅!”這位比賽一結束就被球友們團團圍住索要合影的女士,名叫郭小曼。在場上,她協調的滑步、精準的放網、自如的反手回球,引來場邊觀賽者們連連的贊美。結束了中年C組女單小組賽,她從場邊走回休息座位,短短一段路程,卻走了好一會兒。因為球友們見到小曼,總要和她打個招呼、聊上幾句,甚至有些還是帶著問題向她請教。對小曼而言,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是對自己喜歡羽毛球的一種肯定。
常年從事網球教學的郭小曼,近幾年越發懷念起小時候學習羽毛球的日子。四年前,小曼到天津參加了自己的第一次全國中老年羽毛球賽。如今,為了提高羽毛球水平,她暫時放下了網球拍。小曼解讀道,由于兩個項目用力方式不一樣,網球的節奏慢一點,羽毛球用手腕多一點,同時兼顧會互相干擾。所以,在參賽前大約1個月的時間里,小曼會集中火力專攻一個項目。
由于小曼本身從事球類教育的關系,很注意動作規范性。她知道不規范的動作容易造成受傷,“一旦傷了,就是不可逆的損失”。所以,聽到球友的一些問題,她會熱情主動地提出建議。這幾年,大小獎牌拿了許多,以球會友成了她參賽的最大動力。在這一屆中老年賽上,她和臨時搭檔何秀蘭摘得了C組女雙冠軍,同時收獲了一枚女單銀牌。小曼說,現在自己最享受的就是比賽過程,“那種專注的感覺好極了!”
這些只是全國中老年比賽的一隅掠影,在這片活力四射的場地上,歡笑、友誼、快樂、真誠是主色。正如參賽球友們所言,這是熱愛羽毛球的中老年人的一次盛大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