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劇《殺死伊芙》
最近大火的大女主電視劇《殺死伊芙》(Killing Eve)里有這樣一幕:女主角穿著粉色Molly Goddard裙子,腳踩Balenciaga戰靴,在陰郁的背景中走向醫院。這既暴力又柔美,既冷酷又夢幻的畫面,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本季T臺的剛柔并濟之勢。
時尚搜索引擎Tagwalk的2019春夏關鍵詞里,新添了一個標簽:盔甲(armour)。“強勢女性(dominatrix)和戰士(warrior)這兩個關鍵詞的熱度也相當高,”Tagwalk創始人AlexandraVanHoutte說,“但還是盔甲(armour)最來勢洶洶。”
看看春夏的T臺。在Alexander McQueen,腳踩戰靴,身穿皮裙,裹著皮質綁帶的模特,好像中世紀的維京海盜。Balmain的模特身著裝飾有碎鏡般金屬片的迷你裙和西裝,仿佛未來機械姬,讓人聯想起Naomi Alderman的小說The Power里那句話:“她散發出的耀眼光芒,如閃電,直抵地球最遠端。”
在Chloé,開場還在海邊嬉水的摩登嬉皮女郎,到秀的尾聲已演變成一位穿著褶裥長裙,裹著寶石點綴的皮具護身的女戰神。據說,設計師Natacha Ramsay-Levi的靈感來自1969年Pasolini的電影Medea,劇中,Maria Callas扮演的希臘神話里的殺人女巫。
然而,本季的“戰女”絕非上一季“戰爭”主題的升級版,如果你細細觀察,就一定會發現:Chloé的女神長裙散發的是徹頭徹尾的浪漫氣息,Balmain的外星女軍團則是“性感”的代名詞,而Christopher Kane的鎧甲則用法國褶皺蕾絲做成。就像Tagwalk創始人Alexandra Van Houtte所說的:“不是只有堅硬或柔軟,而是兩者結合。”
她說到點子上了。McQueen這一季的黑色皮革,或是附著在嬌柔的蕾絲裙上,或是被印上了色澤鮮艷的花朵圖案。在設計這個系列的時候,創意總監Sarah Burton曾去英國西南部古老的埃夫伯里村(Avebury)采風,那里有著名的巨石陣、墓地和罌粟花田。“我并不想單單展示女性力量,”Burton在巴黎秀后臺說,“我還想描繪女性一生的旅程:死亡、婚姻、姐妹情、社團,以及情感的力量。女人不應該壓抑自己的情感,這是整個系列的出發點……力量與脆弱,柔軟與堅硬。”
Max Mara的Ian Griffiths從EmilyWilson翻譯的The Odyssey新譯本汲取靈感—這是第一部由女性翻譯的英譯本。他把這當作重述經典的起點。Griffiths這樣描述理想中的新季女性:“這是一位現代亞馬孫女戰士,她自信、霸氣、強壯……背著斜挎包,穿著單肩襯衣,裙子在腰部打結。她已全副武裝,隨時準備好冒險,無論是橫穿沙漠,還是縱橫四海,或者只是冒著雨從家跑去辦公室。”
Browns Fashion女裝采購總監Ida Petersson也覺得這個春夏值得一書,因為設計師們真正擁抱了自己所代表的群體“。Valentino高雅的裙子,靈動飄逸但充滿力量,”她說,“Givenchy的Claire Waight Keller和Mugler的Casey Cadwallader都將傳統女性與男性力量融合,創造出女性力量系列,重新定義品牌。”
“上一季,女性通過穿著男性服裝來顯示自己的力量,”她說,“但這一季設計師們展示的女性力量,無需再把女性打扮成洋娃娃,也不用為了顯得強壯讓她們穿得像男人。”
而在街上,這種潮流主要體現在腰部—你可以系上腰帶,也可以選擇強調腰間剪裁的西裝和peplum夾克,或者把上衣束進高腰褲子里,以及用柔美長裙搭配利落剪裁的西裝。這只是一些穿搭小貼士,我們不想給你設限,畢竟,新季戰女風格最激動人心的一點,不就是自己風格自己掌握嗎?

工裝褲終于要翻身啦!升級后的它,秉承了既華麗又實用的風范,并衍生出了皮革、牛仔、絲綢等多種版本。搭配短一截毛衣或者考究的西裝吧,最好再來一雙高跟涼鞋或靴子,大寫的時髦!

FemaleAgents


Calvin Luo 2019春夏系列發布會
來自重慶,在香港、紐約求學,如今定居在上海,多元化的成長背景讓羅禹城(Calvin Luo)越發覺得需要用年輕的審美重新定義時尚。2019年春夏系列,24歲的他想變得更成熟實際一些,靈感源于法國電影Female Agents,影片以1940年代末作為大背景,講述莉絲.德.貝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從事特工活動,以此為電影主線情節,她的代號是Adele。新系列中加入了豐富的層次與細節,肩部處有強烈結構感的設計,蕾絲與豹紋的運用,以及羽毛流蘇等元素,塑造充滿魅力卻又干練獨立的女性形象。
CalvinLuo
畢業于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2014年于紐約創立個人時裝品牌CalvinLuo,是紐約時裝周歷史上最年輕的設計師。
ELLE:很多人給你貼上“紐約時裝周最年輕設計師”、“95后新銳設計師”這樣的標簽,對此你怎么看?
Calvin Luo(以下簡稱CL):我并不反感,年輕代表著很多機會,你有機會去犯錯,也可以嘗試很多大膽的想法。
ELLE:你希望自己的設計讓什么樣子的女性穿著?
CL:電影中Adele正是我的理想女性形象。她所代表的氣質就像隱形的武器一般含而不露,在她迷人的魅力之下的,隱匿著的堅韌力量。
ELLE:最欣賞哪種女性?
CL:獨立自主且優雅的女性。她們擁有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不隨波逐流且認可堅持自己的決定。
ELLE:紐約對你的設計有什么影響嗎?
CL:我從大學開始到紐約至今有8年多的時間。紐約這座城市的自由和包容度對我啟發非常大。給我足夠的創作空間和自由去嘗試很多事情,不會被限制。
ELLE:你如何平衡商業和設計理念?
CL:在創立品牌之初,我就沒有把“是否要將品牌商業化”視作一個問題,因為我一直覺得服裝設計最后還是要落實到“穿”上,我覺得在秀場上可以有很多夸張、天馬行空的秀款去表現當季的主題和靈感,但同時也需要有一些貫穿主題概念的商業款去輔助銷售。
ELLE:如果不做設計師,你最想做什么?
CL:雜志相關的工作。我現在和我的合作伙伴一起在做RougeFashionBook的雜志,從媒體人的角度看中國的設計師,有了很多新的認識。
ELLE:最向往什么樣的生活狀態?
CL:將生活中有趣的事情作為我設計的靈感,將工作中有趣的人帶入生活,融合交匯。
ELLE:2019年會有什么新的計劃?
CL:最新一季我邀請了TomVanDorpe作為品牌全新的創意造型總監。我非常期待他能帶來一些新鮮有趣的東西。
“Prada邀約”第一次出現在2018年秋冬的男裝和女裝秀上,這是時尚和創意的對話。來自不同領域的設計翹楚受邀以Prada的經典尼龍面料為靈感,創作尼龍單品,并進行限量發售。2019春夏,“Prada邀約”二部曲揭曉。這一次,Prada向3位女建筑師—Cini Boeri、Elizabeth Diller及妹島和世—伸出了橄欖枝,請她們構思專為女性打造的單品。
這3位有著截然不同經歷的設計師,于同一創意催化劑下,為其他女性或她們自己打造服飾單品。最終作品亦代表了一場以時尚語言來表達的意識形態對話:私密、真誠且真實。其中,出生于波蘭、現居紐約的Elizabeth Diller,以其跨流派作品廣受贊譽,她是2018年入選《時代周刊“》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中的唯一一位建筑師。她的工作室因在概念藝術和建筑領域的建樹而聲名卓著,最近剛剛被選中設計倫敦交響樂團的全新永久場地,以及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新收藏館和研究中心。


2019年2月1日,Moncler在米蘭揭曉了它的“Moncler Genius”項目第二季設計團隊。這一季,來自英國的設計新銳Richard Quinn與潮牌Alyx背后的主理人Matthew Williams加入了進來。而Veronica Leoni和Sergio Zambon則將共同為Moncler1952系列掌舵。此外,第一季的Pierpaolo Piccioli、Sandro Mandrino、Simone Rocha、Craig Green、藤原浩及Francesco Ragazzi將繼續在第二季參與設計。Moncler的主席兼CEO Remo Ruffini認為,Moncler Genius代表了一種新的溝通方式和商業模式,它注重當下數字時代消費者的多樣性。他強調:“Moncler Genius是我們呈獻給時代的答案,是一場匯聚杰出頭腦的盛宴,是靈感誕生之地。Moncler Genius中的每一位天才各行其道,而當他們聚集在一起時,則合力詮釋著Moncler的個性。不同的‘房間’容納了不同的構想,他們共同塑造并向世界傳達著Moncler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