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夜經濟,正在成為拉動居民消費的強勁動力。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稱受國內外多重因素疊加影響,當前流通消費領域仍面臨一些瓶頸和短板。為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這當中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等內容成為焦點。
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近期也陸續出臺了促進當地夜經濟的諸多措施:北京出臺了“夜間13條”,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上海設立“夜間區長”“夜生活首席執行官”,進一步優化夜間營商環境;天津提出打造“夜津城”,于今年年底前形成6個市級夜間經濟示范街區;南京提出到2020年,力爭夜間經濟試點區域新增經營收入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4%左右……
顯而易見,發力夜經濟成為各地政府促進居民消費的重要抓手。何為夜經濟?據悉,夜經濟是20世紀70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空巢”現象提出的經濟學名詞,通常指晚6時至次日早6時發生的經濟文化活動,包括購物、餐飲、旅游、學習、娛樂、休閑等。這里提出的夜經濟不是簡簡單單的路邊攤,吃吃喝喝而已,也不僅僅是運營時間的延長。它是一種更加豐富且內涵不斷在擴容的新經濟模式。
當下人們比較常見的夜經濟包括餐飲、社交、娛樂、休閑、健身、文化活動等。這諸多業態并非單一存在,它們彼此相融、共同增長,一起促進夜經濟的繁榮。如南京夜間書店鳳凰云書坊所在之地離玄武湖不遠,人們也許會在玄武湖健身鍛煉之后信馬由韁來到這里讀讀書。讀書如果太晚,樓下就有羅森便利店,順帶著解決了就餐問題。南京大排檔是一家餐館,那里的點心選擇非常多,甜的咸的一應俱全。賣相也很有特色,保留了淮揚菜的精髓,消費者不僅能享受到美食,還能感受到文化、藝術的魅力。大牌檔門口古樸的門檻和墻壁,讓人有穿越之感。在青磚墻上,兩行古舊的木板配上一句意境獨到的詩句。消費者只要認真觀察,就會發現有許多讓人駐足賞析的細節。在那里,人們還能聽到傳統的評彈曲藝。這就是餐飲和文化兩種業態的融合。
所以說,夜經濟繁榮發展背后離不開多種商業模式的協同發力。如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齊曉齋所言,發展夜經濟不僅要讓商業街上的商場、餐館、集市、電影院、劇場、音樂廳夜間開放,同時還要讓展覽館、博物館、文化館、規劃館、社區文化中心在夜間開放。夜經濟是融合的,市民的需求不僅僅是餐飲,唯有開放才能促進人的流動。
夜經濟的繁榮當然還體現在線下不同業態之間差異化的發展,如南京既有繁華商圈、商業綜合體的提檔升級,也有適合夜游的各式景觀項目。對于商場、商戶和旅行社而言,夜經濟的發展拉長了消費者駐留時間,帶來了新的流量和商機,促進了利潤新增長。對消費者來說,其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被滿足了。
夜經濟的繁榮也離不開線上與線下之間的融合。剁手黨最愛在夜幕降臨時購物,有調查報告顯示,21點到22點是淘寶成交最高峰,夜間消費占全天消費比例超過36%。23點到凌晨3點,數萬人在天貓“熬最晚的夜,買最貴的眼霜”。菜鳥裹裹夜間寄件數據顯示,深圳、武漢、長沙成為夜間寄件需求最高的城市。據美團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消費數據,有1400萬青年晚8時后叫外賣到辦公區。
總而言之,開放、融合、協同發展是夜經濟在某個區域蓬勃發展的根本原因。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夜經濟的大力扶持,人們越來越感受到夜經濟的活力,可謂愈夜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