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琳 武慶全
摘要:目的:探究SBAR交接班模式在心內科監護室的應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心內科監護室為樣本,對2019年1月及既往護理傳統交接班模式及相應的交接班效果進行回顧分析與整理。自2-4月份采用SBAR護理接班模式,同時進行交班效果分析整理。對比兩種模式的交接項目掌握度及滿意度。結果:與傳統交接班模式相比,SBAR交接班模式施行后,醫護人員對交接項目掌握程度提高,患者以及醫護人員的滿意度提升,前后比較,P<0.05。結論:SBAR交接班模式提高了心內科的醫護工作質量。
關鍵詞:SBAR交接班模式;心內科;交接班
交接班是護士的一項基本工作,護士給醫生反映病人病情變化基本情況,是醫生與護士進行溝通的橋梁,是臨床護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提高醫護工作質量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對危重患者的管理,直接影響了整個護理單元的護理水平,工作中的任何疏忽和閃失都可能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護理質量控制是護理管理的手段,要達到全程優質服務,需要不斷的提高責任護士的工作能力,提高??扑刭|。然而,醫院護士仍存在交接班信息不全面,交接內容不突出甚至出現交接信息遺漏等問題。為改變這些問題選擇一套科學合理的交接班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而SBAR交接班模式不失為最明智的選擇,我國部分醫院采用該模式后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SBAR溝通模式在美國的航空業與軍隊中最早應用,其是為了保證在情況緊急時進行的有效的、清晰的交流和溝通。其是一種系統化、結構化的溝通方法,近年來普遍應用于醫患溝通之中[1]。即S現狀,B背景,A評估,R建議,分別顯示了目前發生了什么,什么情況導致的,問題是什么,如何去解決問題的程序[2]。本研究通過探討2019年4月SBAR護理交接班模式在心內科監護室應用探究其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我院心內科醫護人員31名,其年齡在20~45歲之間,包括10名心內科醫生(包括1名心內主任1名心內副主任)和21名護士(1名護士長,10名護師,10名護士)。
1.2方法:對2019年1月份及以往護理傳統交接班模式及相應的交接班效果進行回顧分析與整理。自2月份始-4月份采用SBAR護理交接班模式,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2.1 設計具有心內科特點的SBAR交接班模式。成立相應的培訓小組,根據SBAR交接班模式(即S現狀包括患者的診斷、主訴、病情變化,現存的護理問題、B背景包括病人的過敏史、相關既往史、治療用藥情況、護理措施、陽性體征、A評估包括對患者目前的資料作出專業的評估,生命體征,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疼痛評估,安全風險評估,心理評估,護理管道評估等等、R建議針對評估的內容,對交班后可能需要采取的護理措施給予建議,對患者安全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制定詳盡的培訓計劃,設計具有心內科特點的SBAR交接班表。
1.2.2 SBAR交接班模式的培訓。培訓小組利用設計的心內科SBAR交接班模式表對該科護士進行相應的培訓,具體內容包括SBAR交接班表的基本含義、內容、優勢、重要性及實施方法??衫每沼鄷r間進行培訓,充分利用網絡等方式。
1.2.3 SBAR交接班模式的考核。根據心內科病人常見情況設計模擬病例,并通過模擬交班的方式進行考核??己朔譃閮刹糠?,一方面進行理論知識的考核,加深護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促進護士對病人病情的掌握;另一方面進行模擬交班的實際考核,接受培訓小組的考核,培訓小組給予相應的建議和改進方法,通過培訓小組考核后才可進行早會全科人員的模擬交班。
1.2.4 SBAR交接班模式的調查。對該科醫護工作者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反映大家對新交班模式的看法,收集意見,加以改進。各醫護人員相互監督,密切合作為患者提供及時全面的優質護理服務。
1.3觀察指標 (1)護士對交接項目掌握程度;(2)醫護及患者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SPSS22.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t檢驗)以及計數資料(卡方檢驗),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交接項目掌握度? 實驗組醫護對交接項目掌握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2.2患者及醫護滿意度
3.討論
通過本次研究,對心內科使用SBAR交接班模式有以下幾種優勢。
a)提高護士的工作能力,提高對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在報告病情時使護士有了更加清楚的思路,當患者有異常情況時護士不僅僅報告異常情況還要收集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然后快速完整及時的配合醫生給予相應的處理。
b)提高了醫生同護士的默契程度,加強了醫護之間的溝通,提高了工作效率。SBAR交接班模式的實行使醫護之間的溝通更加準確清晰,提高了團隊協作力和服務質量。SBAR溝通模式的應用,能夠將信息進行準確完整的傳遞,從而有利于保證患者的安全。
c)SBAR交接班模式應用于心內科,使患者與醫生、護士得到充分交流,在醫生對患者病情及其變化情況有了明確了解的前提下,對患者病情進行推測、評估,并根據病情提出適當的診治方案和建議,患者與醫生之間得以充分溝通,互相理解,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患矛盾,經調查數據顯示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大大提高,為醫院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綜合研究與調查表明SBAR交接班模式在心內科中發揮了巨大的優勢并產生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倪明珠.《住院患者重點交接單》交班模式在臨床護理“三清”交班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21):3313-3315.
[2]林智靚,蘇向暉,陳銀雅.SBAR交班模式在視網膜脫離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8,8(19):183-1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