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敏俊
摘要:水利工程作為我國的基礎設施項目,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當地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基坑排水是施工重點,也是施工難點,因此應根據水利工程基坑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基坑排水施工技術,不斷提升地基的穩定性和承載力,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本文主要分析探討了水利施工中的基坑排水措施,以供參閱。
關鍵詞:水利施工;基坑排水;措施
1基坑排水施工概述
水利工程絕不能一成不變、墨守成規、生搬硬套,而要具體問題具分析,依據在施工前的地基土質、水文等各種資料做參考,加之當地相關部門對往年對此的統計數據和工程本身的特點要求等作為重要參考數據。土地的地質情況復雜,有些地區地質以砂土為主,有些地區以礫石為主,根據地質多樣性應當采取不用的排水方法處理。明溝排水的方法一般是針對對基坑排水技術相對來說要求不高的工程。而對于基坑排水要求較高的工程,明溝排水已經難以滿足其要求,那么可以選擇人工截滲降排水。實踐證明,采用不同方法分別對待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于不同的水利工程采用哪種基坑排水技術方案,應當根據當地以往數年的水文地質條件、降水量統計作綜合因素來計算結果。而由于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變化多端,河流湖泊沿岸的地質條件、地下水位都會因此而發生改變,只有根據數年的數據才能保證其相對正確性,為了保證工程安全,方案還應當保留一部分的安全系數以便應對特殊情況的發生,同時,還要做好各種救濟措施和緊急應急方案,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2水利施工中的基坑排水措施
2.1明溝排水措施
水利施工中的基坑排水主要包括基面和周邊滲水、施工期雨水、圍堰積聚余水,結合水利工程基坑施工現場的地形、施工工期、土質、開挖深度、基坑范圍、積水情況等,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完成圍堰后,應及時將基坑積水排出,科學利用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貌,向水位較低的下游進行排水,剩下的水經過排水溝導引到排水井或者低洼處,利用水泵設備將水排出,使基坑盡快固結干燥,全面了解情況,做好施工準備。同時,水利施工中還需經常排水,如基坑和圍堰地下滲水、雨水等,盡量利用地形優勢進行自排,例如,在基坑周圍的等高線上開挖排水溝,將滲水和雨水用水泵或者自流排出,采用科學合理的布置形式:其一,基坑滲水量較小,在下游設置集水井,在基坑縱向軸線上,由上到下設置排水溝,開挖多條橫溝,將滲水引到縱溝,使用水泵將水快速排出。
2.2井點排水措施
井點排水大致可分為:單層輕型井點、多層輕型井點、噴射井點、電滲井點、管井井點、深井井點、無砂混凝土管井點以及小沉井井點等。可根據土的種類、透水層位置、厚度、土層的滲透系數、水的補給源、井點布置形式、要求降水深度、鄰近建筑、管線情況、工程特點、場地及設備條件以及施工技術水平等情況,進行技術經濟和節能比較后,確定選用一種綜合排水方案。水利工程施工井點排水常用的主要有輕型井點排水和管井井點排水。1)輕型井點排水主要適用于水分飽和、透水率較低土層,如粉砂土、淤泥和新黏土等,根據土層富水情況和地下水位情況,確定采用單排或雙排井點以及井點深度,采用真空吸氣泵抽排到集水管中。輕型井點排水時間較長,成本費用較高,但排水效果較好。2)管井井點排水主要適用于排水面積較大,富水且滲透系數較大的土層,如砂層、礫石層,裂隙發育的黏土層等,一般根據土層滲透系數、水位、開挖深度等因素確定排水的井深、管井和水泵型號。在基坑排水施工中應注意,嚴禁盲目擴大管徑,過大的管徑不僅會增加施工成本和工程量,而且施工難度較大,影響基坑排水效果。3)排水區附近有聯通水體、構筑物或承壓水時,要考慮排水效果、土層穩定和構筑物安全,需采取攪拌樁、帷幕灌漿等封堵加固措施,確保排水效果和施工安全。
3基坑排水施工應注意的問題
(1)要加強對集水井大小的控制。在水利工程基坑排水施工過程中,集水井的大小必須控制好。集水井過小時,會造成水泵出現干抽而燒壞,過大則會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一般來說,集水井的容水量應當不低于水泵在10~15分鐘內的出水量。另外,集水井的深度不但要符合水泵工作要求,還要使排水的水面與基坑工作面的距離保持在300~500mm。(2)要加強對水泵的選擇與管理。首先,必須根據抽水試驗的數據來選擇最合適的水泵。水泵抽水量過大時,由于抽水量大于排水量,會造成流速增大,出現干抽現象或者抽出大量的砂石,最終導致水泵損壞;水泵抽水量過小,則無法把基坑排出的水及時抽出,造成基坑水位越來越高。其次,對于施工范圍較大或者是滲水量比較厲害的基坑,由于排水量大,水泵往往需要長期不停地抽水,容易出現故障,為了避免由于水泵故障而耽誤了基坑排水作業,就必須配備若干數量的水泵作為備用,以便在水泵發生故障后,能夠快速地予以更換,不至造成基坑排水的延誤。再次,要加強對水泵的保護。對于水泵的安裝位置應當便于拆卸與撤離,以便在出現強降雨量、基坑水暴漲而無法施工的情況下,能夠快速地將水泵撤走,避免水泵被水淹而損壞。(3)要合理選擇水泵排水位置。在用水泵抽出集水井內的滲水時,必須注意加強對水泵排水位置的選擇。距離太近,則容易造成抽出的水回滲入基坑內,影響到基坑排水的效果;距離過遠,則會造成抽水速度下降,基坑排水效率降低,不利于工程施工的進度安排。一般情況下,最合理的排水位置,就是在確保排出的水不會回滲的情況下,排水距離越近越好。(4)要加強對基坑排水設施的維護與清理。基坑排水施施在排水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堵塞或損壞現象,因此,必須安排專人對排水設施進行維護與清理。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水利工程的順利開展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對人們的生活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必須要確保水利施工的質量水平,對施工期間面臨的問題要及時改善,發揮其實際應用效果。在開展水利工程基坑排水建設中,要對工程人員進行全面的控制與監管,在之前失敗的實踐操作上汲取教訓,結合項目要求從實際出發,明確針對性的分析各個問題,通常是從安全性能、經濟合理、科學方面對工程項目實施必要的維護和修繕,全面的促進工程質量和效益。
參考文獻:
[1]秦華鵬.基坑排水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6).
[2]程星星.基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基坑排水施工技術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6).
(作者單位:云南昆邦嘉豪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