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穎
摘 要:本文結合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的社會化保障發展現狀,指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對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的社會化保障的改革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遂行多樣化任務 后勤 社會化保障 對策
要實現富國與強軍、發展和安全相協調統一,形成軍民融合的深度發展,推進社會化保障的進一步實施。武警部隊后勤是鏈接國防與經濟建設的紐帶橋梁,實施武警部隊后勤的社會化保障是推進軍民融合的重要途徑,對加強武警部隊質量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武警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涵義
武警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就是把原本由武警部隊后勤系統所承擔的一部分內容轉移給社會,充分利用社會優勢資源,依靠現有市場經濟體制完成武警部隊后勤保障任務。其根本任務和目標在于利用市場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將社會應該辦并且可以辦的各項職能轉交至社會辦,從而減輕部隊壓力,專注于戰斗力生成和發揮,走上強軍興軍的道路,為建設一支新時期人民軍隊打下強有力的基礎。
二、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過程中后勤保障存在問題
(一)醫療保障不能緊跟到位,藥品及試劑補充難度大
在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過程當中,會出現一定情況的戰斗減員。在武警部隊改革之后,武警部隊職能進一步擴大,情況的多樣性、環境的多變性以及任務的復雜性都隨之提高。
首先,部隊在遂行任務過程當中會有突發情況發生,任務點可能距營區有著一定的路程,隨隊的醫護人員并不是全部前往任務現場,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專業或診療模塊力量的缺失和不足。專業性的不足診療的不全面會給“對癥下藥”造成一定困難,影響戰士的治療和恢復水平;
其次,武警部隊執行任務的時間跨度、地域跨度隨著改革的深入不斷增加,部隊執行一項任務短則十天半個月,長則半年到一年。在這樣一種現實條件下,藥品和試劑的消耗量隨著執行任務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隨著執行任務地域的轉變而轉移。
(二)運輸保障能力明顯不足,兵力及物資輸送速度慢
從兵力輸送方面來講,現有的武警部隊運輸保障大多是通過陸路運輸來進行的。運輸工具的單一,運輸速度低下。當武警部隊在遂行任務過程當中,受道路、天候等原因的影響,無法實施摩托化行軍的時候,不得不采取徒步行軍的方式進行開進,不僅會造成運輸流速會出現進一步的下降,同時也在路途中額外地消耗了官兵的體力;單次運量的低下,導致絕大多數的部隊都不能夠滿足大規模的部隊運輸,造成兵力不能及時快速到位。并且由于戰時的傷病員需要及時的轉移出作戰區域,這也會進一步的降低有效兵力的運輸;
(三)伙食保障手段較為局限,熱食提供及保存能力弱
首先,武警部隊無論是戰時或是平時,都是一種自成體系、自主保障的模式。蛤在戰時,部隊轉移頻繁,物資采購困難,想要保持平時的供應效率和質量,不僅需要有足夠的能力提供相應的物資器材,也對炊事員的業務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部隊的伙食保障難度不小;
其次,在戰時,特別是類似于搶險救災的任務,部隊大多是采取抽調的形式進行集結。各部分隊擔負的任務不同,人員分散較高,且臨時任務較多,開飯時間難以統一,因此不便于開飯的統一組織;而如果采取各部分隊自行保障的模式,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和工作的重復開展。
三、遂行多樣化任務過程中推進社會化保障的對策
(一)促進企業融合軍隊,保證醫療保障到位
一是醫藥企業以合同制的方式保障優勢藥品及裝備能夠通暢的進入部隊供應。在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的途中,藥品的需求量大,對急救設備的要求高,加之信息化戰爭的不斷升級,僅靠部隊自身的保障能力會愈發顯得捉襟見肘。因此可以采取與醫藥企業簽訂合同的方式來確保藥品試劑的質量、供應的及時性和醫療設備的可操作性。在合同的簽訂過程中,應當以短期為主,并且要對每家企業的優勢項目進行明確,集百家之所長來保證部隊在遂行任務途中的藥品試劑質量,同時應當要求企業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對其所提供的醫療設備進行維護和操作。
二是在遂行任務過程中要求地方醫院能夠對部隊進行優先保障。因為在前線的救治醫療條件有限,不利于傷病員接下來的治療跟進,因而在傷病員轉移出后方后,要求在各地方醫院,在急診和住院部及各科室開啟綠色通道,實行“五優先”(門診、住院、治療、手術、用藥優先)和“三不準”(不準拒收、不準待床、不準推諉敷衍),在情況緊急的情況下,也可先治療,后補證明。
(二)依托民間運輸力量,彌補軍方力量不足
在人力運輸方面,短程的駐訓造成的人員轉移基本上可以靠武警部隊自身保障得以完成,長途的換防等不緊急,可以采取集體購票等方式進行實施。緊急任務中涉及到大規模的兵力輸送的,為保證兵力的快速到位,就需要地方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一是武警部隊可以在先期與運輸部門簽訂相應的合約,通過加入額外班次的列車等多種方式保障武警部隊兵力輸送的速度和及時性;二是當遇極端惡劣災害,需多種交通工具聯合運輸時,應當先期做好協調,保證兵力運輸無縫銜接。在貨物運輸方面,可以在平時就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確定能力較強、運輸效率較高的幾家企業簽訂合約,要求他們在戰時能夠最大限度的抽調運輸線路供部隊使用,以免造成手足無措和行業的混亂。
(三)結合地方飲食供應,全程提供熱食保障
在武警部隊執行各類任務的過程當中,可以充分發揮社會企業生產的技術優勢、規模化生產的效益優勢、冷鏈化配送的設備優勢,盡可能的實施食材的社會化配送,將所需要的成品、半成品、預制食品的生產、配備和運送交由地方部門和社會企業共同完成。在部隊機動途中,聯系沿途的能夠提供熱食保障的飲食保障機構實施熱食保障,在部隊執行任務過種中,可以直接將地方企業提供的加工材料交由各單位進行加工,直接為部隊提供成品或半成品,運送到前線后,通過部隊自行加工進行自我的熱食保障。
參考文獻:
[1]徐存貴,呂德榮,王娟.軍民通用裝備社會化保障模式探討[J].空軍通信學術,2015,(3):42-43
[2]秦彥余,徐民,李增濤.戰時后勤社會化保障應把握的幾個問題[J].聯勤工作通訊.2013,(9):33-34
[3]覃昱.部隊野外駐訓醫療保健社會化保障實踐[J].解放軍衛勤雜志,2014,16(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