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
摘要:我們應當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依綱據本,建立網絡,知識組塊,全面復習。既要關注社會熱點,也要關注中考動向。既要保證課堂的復習高效,又要注意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依綱據本;建立網絡;知識組塊;重視實驗
物理總復習是物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系統總結物理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進行知識整理,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建立一個較完整的知識體系的過程,也是查缺補漏,彌補教學薄弱環節的一項工作。有效的復習方法對提高總復習的整體效果,減輕學生課外負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里把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跟各位同行說說,僅供參考:
一、依綱據本,建立網絡,知識組塊,全面復習
(一)明確考試要求和試卷結構
力學是中考的重要內容。在復習中應抓住重點,講究方法,重在理解,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中考要求34個知識點,71項內容細目。其中“知道”層次的37項,“理解”層次的21項,“會”13項。電磁學是中考的重點考查內容,中考要求24個知識點,67項內容細目。其中“知道”層次43項(含“記住”一項),“理解”層次14項,“會”10項。光學中考要求7個知識點, 9項知識細目,其中“理解”層次的1項,其余均為“知道”層次。熱學中考要求11個知識點, 26項知識細目,其中“知道” 層次的21項,“理解”層次的2項,“會”3項。
各部分知識在試題中的占分比例為:電學約為39%,力學約為38%,分布在填空題、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各題中;光學約為9%,熱學約為14%,分布在填空題、選擇題、實驗題各題中。
(二)深鉆《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
我省初中課程改革目前已趨于成熟。為此,《義務教育階段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是目前中考命題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學、復習中切忌拋開《課程標準》想當然地增加或刪除教材中內容,隨意增加知識的深廣度或難度,增加學生的負擔。
《考試說明》是命題的主要依據之一,是指導學生迎考的重要學習材料。因此,深鉆《考試說明》把握中考要求,弄清各知識點的層次要求,透徹分析每道例題,加強練習,在復習中是十分必要的。
新課標試題易、中、難的比例大約為7:2:1,明顯加大了主觀題的占分比例,減小了客觀題,加強了與實驗有關內容的考查,注重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關注過程與方法,強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因此,認真學習每年《中考物理科考試說明和復習建議》,鉆研《課程標準》及近三年中考試題,是把握考試動向、搞好復習的關鍵。
(三)把握教材體系,建立知識網絡:
在電磁學復習中,在做好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復習的基礎上,應該抓住各個物理量和規律的實質,尋找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對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規律要進行比較,加以鑒別和認識,抓住電流這根主線,展開各物理概念之間的聯系,建立起整個電學的知識結構網絡,使電磁學部分的內容更加系統化,進而能掌握電磁學知識的全貌。
在光學部分中,主要內容是兩個現象、三個規律。即:反射現象、折射現象、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凸透鏡成像規律。
熱學中,溫度是主線,要尋清各種熱現象及其規律,再書面總結并記憶有關的知識內容。對易混淆的概念和規律要進行比較,加以鑒別和認識,把握住它們之間的聯立及其共同點,找出差異,達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的目的。
力學中,力是中心,以力為中心建立各種力以及與各種力有關的知識和規律。再以運動為中心知識點建立與運動有關的諸如路程、速度等概念。二分支網絡聯在一起形成力學的知識結構圖,便于從整體上把握力學部分的全貌。
(四)重視演示試驗、學生實驗和實驗設計,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物理規律是由實驗的觀察、歸納、總結、推導得出的,一些規律又要通過實驗去驗證。實驗為大家提供了形象、直觀、豐富的感性材料。通過實驗可培養觀察、動手、操作、分析、歸納、推理、思維、實踐、創造等能力。近幾年的中考,實驗分值比例逐年提高,系統考察儀器識別、讀數技能、基本操作、數據處理、實驗觀察、實驗設計。在復習階段,一些重要的學生實驗及演示實驗,有必要再做一遍,并弄清試驗目的、原理、器材、方法及步驟、實驗記錄表格的設計與實驗數據的獲取、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實驗結論的總結歸納、錯誤數據的原因分析。
(五)教給學生基本的物理科學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
常見的科學方法有:⑴實驗觀察法;⑵等效法,如:研究并聯電路時,用總電阻代替兩并聯電阻;⑶理想模型法,如研究光的傳播時,引入光線,研究磁場時,引入磁感線;⑷類比法,如用水流來類比電流。用水壓類比電壓;⑸轉換法,如通過擴散現象去認識分子運動;⑹控制變量法,如驗證焦耳定律,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⑺分析歸納法;⑻科學推理法,如牛頓第一定律的產生過程;⑼比較法,如比較電流表與電壓表、蒸發與沸騰等;⑽圖象法,如電路圖、固體熔化、凝固圖、力的圖示;⑾替換法,如曹沖稱象法。
二、研究中考試題,把握考試動向
在復習階段教師只有認真研究近年來的中考試題,才可以把握住考試的動向,明確哪些知識點是必考和常考的,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從而能有效地預測今年會考什么,怎么考。因為命題的原則是確保穩定,平穩過渡,穩中求新,穩中求變,一年一個小變化,三年一個大變化。在復習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三、注意捕捉新情景試題, 關心科技的新發展和新思想
近年中考題特別關注環保、能源、可持續發展、高科技、國內外時政大事等社會熱點問題。此類題重視滲透科學、技術和社會協調發展的思想,突出科學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此類題不僅能較好地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極大地促使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關注國家、人類和世界的命運,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是中考命題的焦點。
四、幾點好的做法
1.從低處著手,打牢基礎。⑴復習時應立足教材,在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上下工夫。綜合題“活”,但萬變不離其宗,因此不要把功夫花在猜題、搞題海戰術,只能夯實基礎,以不變應萬變;⑵低階梯,小步走,搞題組訓練;
2.從高處著眼,培養能力。⑴提高解題能力,注意發散思維的訓練,對一個問題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多進行一題多問、一題多解的訓練,做到融會貫通 ;⑵注重分析解題思路,歸納解題方法;⑶要有考點意識、題型意識。
3.給學生一雙“慧眼”。⑴會審題、抓關鍵詞、找題眼;⑵會看表;⑶會看圖;⑷會表示已知量;⑸能讀懂已知量。
4.培養學生良好的答題習慣。⑴解題步驟要齊全、解題格式要規范,要有適當的文字表述;⑵要有檢查、驗證習慣;⑶容易出錯的方面:單位換算出錯、數據代錯、不寫公式或亂寫公式,不寫單位。
5.自己動手做一定量的題,弄清出題者的意圖;注意關注學生平時做題的過程中難在什么地方,容易錯在什么地方,在細節上下功夫;分層要求,分層練;注意重視教材上的題及其拓展;當堂當面批改,及時反饋訂正。
總之,我們應當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認認真真地對待復習工作,教師要在復習課前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既要關注社會熱點,也要關注中考動向。既要保證課堂的復習高效,又要注意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科學計劃,穩步推進,努力使復習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就一定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學物理》、《物理課程標準》、《云南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標準與考試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