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直以來,高職院校都是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主,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輸出了大量的人才。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問題及優化措施分析,成為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本文將簡要分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問題及優化措施方面的相關內容,旨在進一步促進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順利開展下去。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優化措施
前言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為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就業形勢,高職院校針對企業、社會用人需求,積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熱情,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在開展教學活動的環節,將學校和社會兩方共同的教育資源進行綜合,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素質等全方面的培養,提高學生適應社會職業需求,更好的從事本職工作。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一)學生思想認識不到位
在以往的高職院校教學活動中,學生被動的接受學校的管理與教育,學習相關專業課程,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更多的具有了“學生、學徒”的雙重身份,有針對性的接受專業知識教育和培訓,對于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具有一定的認同。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在管理制度、思想道德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實際上對學生的心智培養,沒有達到目標。學生思想認識不到位,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較差。
(二)教育管理難度大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校企合作下的高職教育,多數實施“2+1”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教育階段,即進入頂崗學習階段,校內的學生管理逐漸轉變成學校、企業工程管理和培養的方式。相對于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教師共同完成學習目標的方式,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學校和企業的相關專業教師進行培訓,二者方面存在的差異,給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造成教育管理難度大。因此,教育管理難度大,是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之一。
(三)學生職業素養不足
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學生職業素養不足,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下非常突出的問題。職業素養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下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在進行實習的環節,部分學生只顧及眼前的個人利益,缺乏長遠的職業規劃。在企業方面,對于學生的培養和投入都有限度,具有一定的競爭,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學生職業素養不足成為其中普遍的問題。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優化措施
(一)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交流機制
在制定教學規定的環節,應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交流機制。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面培養人才的基礎,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延續性、參與性和拓展性。針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特點,綜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建立健全思想證實教育校企合作交流機制,為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提供保障,促使其可以在良好的氛圍中,主動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二)進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對于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進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需要高職院校在學生頂崗實現階段,繼續發揮騎其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能和功能,積極宣傳國家的各項就業政策,幫助學生解決就業難題。因此,進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對于實現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打造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院校教學活動,要求學校積極發揮自身思想教育優勢,充分領學生的人力資源,打造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在疏導學生心理、思想問題方面進行努力,切實解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順利實現就業。因此,打造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優化措施之一。
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高職院校以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主,校企合作成為高職院校主要的辦學模式之一。在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實踐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等,都具有積極的影響。高職院校應針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順應職業教育環境的變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以后順利實現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宗亮.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赤子,2019,(5):93.
[2]李云亮.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路[J].活力,2018,(24):29.
[3]蘇敏.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求知導刊,2019,(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