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雪瓊
摘 要:本文以某工業園區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圍繞著工業園區規劃理念和功能布局展開論述,筆者結合自身經驗提出了建設性建議,旨在可以和相關人士互相交流學習,僅供參考。
關鍵詞:工業園區;規劃理念;功能布局
引言
眾所周知,工業園區在產業高度結構化當中發揮出了不容小覷的作用,筆者結合自身經驗認為,工業園區作為對外開放及產業集聚的窗口,在加強區域優勢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等方面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工業園區的規劃以及功能布局方面均要依據時代發展的特點以及具體狀況進行。顯然,本文針對工業園區規劃理念與功能布局進行探討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1 園區概況
該工業園區所處地勢情況比較復雜,規劃區域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起伏較大,大致呈中間高南北兩端低、中間低東西兩側高的趨勢,區間海拔標高在113.10m~1530.00m之間,總面積1927.36hm2。
2 工業園區規劃理念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園區內企業的性質也發生了質的改變,慢慢由高端技術企業將低技術含量企業加以替代。站在結構和形態的立場來講,工業園區早已從原來的單一化基地類型轉變成多樣化基地類型,集生產、生活以及服務等為一身。
站在客觀的立場來講,不管是哪個區域,經濟均是本地區發展的關鍵要素,同時也是其他地區發展的根本條件。在地區經濟發展期間,只有借助于外部經濟環境中積極因素才能實現超常規的發展,通過資金的不斷投入來加快當地經濟發展的腳步,繼而為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輸入源源不斷的活力。無論是針對中型城市來說,還是就小型城市而言,基本上都是把工業園區當作“生產·裝配”基地,然而隨著經濟建設腳步的不斷加快,這些地區迫切需要在物質、政策等方面采取與之相匹配的途徑與手段,通過引入外來資金的方式來加快當地經濟發展的腳步。
工業園區在發展進程中所彰顯出來的特征,與當代工業發展特征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針對現代工業來說,需在以往工業的基礎上進行完善與優化,目的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和傳統工業進行詳細比較可以發現,現代工業存在協作程度高、產品換代快等特征,所以對質量與設計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工業園區的特點主要涵蓋以下幾點:第一,具備較強的孵化功能;第二,有著較高的產出效益;第三,優質的空間環境;第四,管理更加現代化。結合現階段發展勢頭良好的工業園區來說,均具備以下幾點關鍵因素:第一,政策的大力支持;第二,基礎設施完善;第三,生活環境良好;第四,融資渠道多元化;第五,高素質人才的聚集。
3 工業園區功能布局
3.1 功能組成
首先,工業生產。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工業園區所具備的功能組成依然是將工業生產當作核心產業的,正在慢慢朝著中技術產業以及高技術產業的方向前進。站在客觀的立場而言,因為每個區域的狀況均存在著一定的區別,顯然這對本文所例舉的工業園區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該工業園區主要將態型鋁產業、錳產業、銅產業、金屬制造業當作核心,其中還包含以下幾個產業:一是碳酸鈣產業;二是壓延加工業;三是新興產業及農產品加工業等。其次,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強化對綜合服務功能的配套。在工業園區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如果想要進一步確保高質量的生產與生活,那么就要在充分結合園區具體狀況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對綜合服務功能的配套進行強化,主要涵蓋以下功能區域的建設:一是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二是商業服務業設施;三是公用設施;四是道路與交通設施;五是物流倉儲;六是綠地與廣場等。這些綜合服務功能均在無形當中增加了工業園區和四周地區溝通的頻率,使得阻礙園區發展的因素轉變成優勢,繼而為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再次,加大科技研發的力度。針對高科技含量的企業來說,其是現階段工業園區要主動努力和吸引的關鍵目標,顯然這對于強化工業園區的綜合實力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為引起高科技含量企業的高度重視,相關設計者應當在功能布局期間營造出一個輕松、舒適的環境,為這些優秀企業和相關研究者提供一個適宜的科研氛圍。最后,居住功能。筆者結合自身經驗認為,居住和工業分離的工業園區規劃是不太提倡的做法,因為這種單一功能的工業園區會對其生命力帶來直接的影響。將居住功能滲透其中,不單單可以在無形當中處理就近就業的難題,而且還能確保工業園區的人氣,這對推動工業園區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3.2 布局結構
第一,規劃構思。一是考慮規劃用地隸屬關系以及工業性質的特殊性,在考慮現狀條件的基礎上,統籌安排各類用地和空間資源,綜合布署各項建設。二是產業集群用地合理配比符合工業園整體效益最優原則,使工業園的規劃用地發揮效益最大化;三是對規劃用地內不適宜建設的山頭進行綠化,將綠地系統有機的與其他用地結合,形成相協調的富有特色的生態產業區;四是充分考慮地質災害問題,在土地的開發利用中,做出有利于防災減災措施的統籌安排,提高工業園的安全度。
第二,規劃結構。規劃結構是規劃用地布局與功能分區的體現,合理的規劃區規劃不僅有利于園區的生產與生活,還有利于創造豐富多彩的城市景觀,形成變化有序的城市空間。工業園區由于其特定的功能要求,規劃以有利生產、方便生活、減少污染、相對集中為布局原則,著力體現“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思想,統一規劃工業用地,相對集中布局工業用地,提高工業用地使用強度,形成在地域上相對集中的、具有規模效益的規劃園區。即在用地布局上做到工業廠房用地、大型公共服務設施相對集中布局,綠化特色景觀的相對集中布局,特色建筑組群的相對分散與穿插布局,以利于形成有韻律感和節奏感強烈的規劃區景觀。同時,工業園區是集工業產品生產、物流倉儲、商住服務三大功能的生態型綜合規劃區,由于園區產業特點各異,工藝流程不同,因此,根據整體化與彈性化相結合的設計思想,將其進行合理布局。
第三,分區有序。一是針對工業園區的功能布局來說,核心區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會涉及到諸多方面,如商務、產品展示等。規劃設計把核心區確定后,在充分結合具體狀況的基礎上還要構建以下幾個區域:其一,碳酸鈣產業區;其二,壓延加工業區;其三,新興產業及農產品加工業區;其四,現代制造區與傳統制造區。與此同時,還需采取針對性的手段確保這幾個區域既要保持其各自的獨立性,也要存在一定的關聯,通過科學的功能布局來保障其運作水平。二是生態滲透。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生態因素往往得不到相關規劃設計者的重視,就工業園區的生態滲透而言,主要傾向于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科學使用工業生態工藝。
4 結語
總而言之,工業園區的發展態勢不僅僅是從工業生產質量與效率上進行提升,還應當在服務、環境等相關方面加以完善與優化,使工業園區集工、科、貿為一體,將中技術產業與高技術產業當作核心產業,在充分結合具體狀況的基礎上對其做好規劃與功能布局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快促進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陽.工業園區規劃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2):158.
[2]陸志家,耿秀華.生態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思路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8,30(11):29-30.
[3]盧花.工業園區智能化規劃空間布局的優化及案例分析[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18(08):84-85.
[4]佘雁翎,馮旭,付麗洋,張啟.試論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