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匯 張宇
摘 要:近年來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開始逐步轉變為國際性問題。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全面實現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探究的重要問題。我國當前在生態文明發展建設以及各項綠色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中強化節能環保控制至關重要。在經濟新常態發展基礎上,探究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融合發展路徑具有重要意義,是當前相關部門工作重點內容。
關鍵詞: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融合路徑
新時期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有效融合相互統一、共同進步。節能減排就是對社會發展能源采取節約化控制措施,降低各類污染物排放。在節能減排中要重點做好現代化工業生產產業結構發展調整,全面優化落后的生產技術工藝與高能耗設備。通過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有效融合,從根本上推動循環經濟與現代化清潔生產發展,全面控制各類廢棄物排放量,對能源資源合理利用,推動我國循環經濟全面發展。
1 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融合的意義
節能減排就是從人為意識層面中選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對能源消耗情況進行有效控制,降低廢物、廢水、廢氣排放。我國現代社會發展遵循可持續發展路徑,在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滿足生存與發展需求是可持續發展重要目標。其次是對環境各類破壞現狀進行控制,提升資源利用價值,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發展。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節能減排是重要體現,節能減排發展目標中通過各項創新技術進行引導,朝著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生態環境維護等方向協調發展。節能減排發展起點主要是基于維護經濟穩定發展基礎上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保護,促進人與自然、社會多領域穩定可持續發展。突出各項技術應用成效,提升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多方面作用,重視各項技術應用創新,提高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
2 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工作中面臨的問題概述
近年來我國大力倡導多領域節能環保發展,但是仍有部分企業與個體在生產發展中未能認識到節能環保的重要作用,未深入探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各項節能環保制度內容有待完善。其次,當前在節能環保中投入的各項資源與技術不足[1],導致節能環保工作開展過程中難度較大。新時期各類企業全面發展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有諸多企業各類污染物排放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有諸多企業針對多個污染物排放沒有采取專業化技術處理措施便將其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對生態環境發展具有較大負面影響。目前要想保障節能環保事業穩定發展要做好各項基礎控制工作,但是在具體工作實踐中能源計量以及統計工作成效落后,尚未建立精確化的節能減排統計系統,在污染排放考核中未設定明確體系,上述各項原因導致統計考核中各項數據精確性較差。其次,目前在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工作中各類規劃尚處于理論形式中,未設定具有實踐價值的理論制度。
3 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融合的路徑探析
3.1 技術方面融合
在現階段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融合中,主要經過技術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過程。在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融合過程中要融入各項技術作為主要動力,在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融合中,二者之間產業化發展趨勢會逐步強化,多個產業發展中要以市場發展為基本導向。在技術融合中,主要涉及到通用技術與生產過程兩個方面,單從生產過程方面來看,技術融合就是新型生產過程會被多個產業發展所取代。基于通用技術應用角度來看,技術應用中通過融合多個產業發展,能有效縮短產業發展消耗時間量,提升整體生產效率。比如當前在節能領域發展中,變頻器應用范圍較廣,能使得能源結構得到充分優化,對能源實際消耗量進行控制。在環保發展領域中,例如膜過濾技術應用成效全面提升,在現代化生物醫療、輕工紡織、石油化工領域中應用廣泛[2]。
3.2 產品與業務融合
現代化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就是實現各項技術融合發展,通過技術融合才能更好地實現技術創新應用。對原有的技術應用路線、發展流程、管理措施進行整合,建立完善資源與成本管理結構,保障多項核心技術全面發展。例如熱電冷三聯產系統應用,就是基于能源層次化應用中,建立較為完整的生產模式,通過對生產技術工藝進行全面優化為社會生產生活提供必要能源。此類能源系統中一次能源主要是天然氣,通過燃氣發電設備充分發電放熱,通過吸收式制冷機等進行余熱生產,產出熱量以及冷涼能滿足能源應用需求。此系統是目前產品與業務融合的集中展示,其將市場作為發展向導,能對產品、業務進行融合管理[3],對基本生產流程進行整體優化,實現現代化生產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發展目標。
3.3 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在工業與農業中的融合
生態系統觀念中將技術創新應用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有效結合,基于生態環境保護原則,實現技術應用與生態自然同步發展。積極研究更多綠色生產技術、清潔能源技術、生態資源養護等,在工業生產發展中降低能源消耗浪費情況,提升能源整體利用效率。在工業生產中發揮出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應用價值,降低各類污染嚴重的不可再生能源應用。在現代工業化生產中節能減排技術應用重要表現就是對工業化生產中固體廢棄物、廢氣、廢水排放進行控制,建立穩定的生態環境系統。在我國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各類生態問題日益突出,農村地區各類自然資源儲存量不足,有部分經濟發展較快的農村地區,對自然生態環境產生的破壞性較為嚴重,當地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在農業生產中節能減排合理應用就是降低化肥應用,對環境產生的破壞行為進行控制,調控水土流失問題。對農村地區水資源進行保護,通過農村沼氣、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應用。
結語
綜合上述,在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全面融合過程中,要確定國家各項環保與節能要求,發揮各項技術設備應用價值,對當前環境保護基本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推動能源優化與環境保護全面發展。對能源資源浪費等問題進行控制,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優化生態環境建設,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洪耀.基于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融合的路徑的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6):47,146.
[2]黎少華.基于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融合的路徑[J].低碳世界,2019,9(4):16-17.
[3]李盛穩.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融合的路徑[J].農技服務,2017,34(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