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莎 曾令丹 尹雪 曾婷婷

摘要:目的 探討標準化護理干預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靜脈溶栓治療的腦卒中患者80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靜脈溶栓治療后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標準化護理模式進行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預后情況。結果 觀察組腦卒中康復知識掌握較好,滿意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靜脈溶栓治療時實施標準化護理模式能夠有助于加深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理解,促進良好的醫(yī)患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改善患者預后,值得在臨床推廣。
急性缺血性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又稱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血液供應障礙,使局部腦組織發(fā)生不可逆性損傷[1],約有50%~70%的患者會留有失語、癱瘓等嚴重殘疾,不僅危害了人類健康,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
近年來,靜脈溶栓治療作為被國內外各大指南推薦并且被循證醫(yī)學證實唯一可以減少殘疾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療方法而廣泛運用臨床[3]。通過分組研究常規(guī)護理和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對靜脈溶栓治療的患者療效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靜脈溶栓治療的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年)的診斷標準 [4]。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55~85歲,平均年齡(72.1±6.2)歲。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7~82歲,平均年齡(72.9±6.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即配合醫(yī)師進行溶栓治療,完成穿刺、監(jiān)護等常規(guī)護理[5]。
觀察組采用標準化護理模式,具體方法:
(1)首先由科主任牽頭,護士長配合,組織科室技術過硬的醫(yī)生和經驗豐富的護士組成FAST團隊,制定標準化的靜脈溶栓護理流程,為患者開通溶栓通道,縮短各種檢查時間,做好護理評估,爭取最快時間內溶栓治療。
(2)溶栓過程中:護士接到溶栓醫(yī)囑后,立即遵醫(yī)囑配藥,兩人進行三查八對無誤后采取微量注射泵進行泵入,采取單獨靜脈通道。在藥物泵入過程中專人守護,準確記錄泵入和泵完時間,確保1 h內藥物泵入完畢。為保證用藥安全在泵藥過程中適當約束輸液肢體,防止藥物外滲。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包括:①神志、瞳孔、肌力等神經系統(tǒng)體征。②患者的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情況。③出血征象:主要是皮膚、粘膜有無出血,痰液、嘔吐物、大小便顏色。④用藥反應、輸注速度、輸液部位是否有藥物外滲等。做好護理記錄,溶栓過程中每15 min記錄1次.
(3)溶栓后觀察與護理:①溶栓結束后立即送往監(jiān)護室病房,進行1 h內每15 min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6 h內每30 min觀察患者生命體征,24 h內每1 h觀察1次。如有病情變化立即通知醫(yī)生及時處理,做好詳細記錄。②溶栓后第一日護士與醫(yī)生一起護送患者外出行CT檢查,保證檢查過程快速平穩(wěn)。③保持病房環(huán)境整潔、舒適、安靜,按要求落實基礎護理,嚴格臥床休息24 h,做好大小便護理。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到達病房至使用rt-PA靜脈溶栓平均時間比較
觀察組到達病房至使用rt-PA靜脈溶栓平均時間為132 min,低于對照組的195 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2.2 兩組醫(yī)護人員滿意度比較
參與調查的醫(yī)護人員為同一批人員,觀察組醫(yī)生及護士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標準化護理模式能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為患者的救治爭取了寶貴的救治時間,并縮短平均住院日,使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救治。為患者的救治爭取了寶貴的救治時間,平均住院天數由15.35天下降到9.23天。
3.2 標準化護理模式有利于規(guī)范護士行業(y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它可以規(guī)范護士的工作行為,使護士按標準、按流程完成每一項操作。標準化的護理流程的實施,使醫(yī)護人員更加明確患者的溶栓流程,護士能夠主動積極為患者服務,明白下一步該做什么、怎么做,能夠認真落實護士職責,有助于規(guī)范個人行為,避免不必要問題的出現,并能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質量能夠得到保證。
3.3 標準化護理模式有助于提升醫(yī)護人員及患者滿意度? FAST團隊每月組織召開小組會議,針對溶栓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特別是醫(yī)護合作方面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避免不必要問題的出現。溶栓過程中護理干預的實施使得醫(yī)護人員更加強了醫(yī)護的團隊配合。醫(yī)生及護士的平均滿意度由實施前的56.6%上升至93.3%。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中實行標準化護理模式,不僅能規(guī)范護理人員行為,主動為患者提供報務,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患者靜脈溶栓的時間及平均住院日,同時也能提高患者滿意度,使醫(yī)護間的合作更緊密,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 蓉,馮 靈.神經內科護理手冊[M].科學出版社,2015:135.
[2] 沈傳業(yè),陶如華,劉玉清.急性腦梗死超早期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護理[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7,07:781-782
[3] 徐 立,王 群.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院內時間延誤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02):257-260
[4]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46-152.
[5] 蔡 怡.優(yōu)化護理流程對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3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