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類大學藝術設計專業關于插畫設計課程的開設,其目的為培養藝術設計類學生創新思維及拓展創作手法。為適應時代發展,在考慮具創造性拓展培養的同時,也應協助學生能力素質及社會參與適應能力的輸出。本文以插畫設計“五維立體”考核與評價機制為課程改革切入點,通過為期四周的課程及考核方式設計與優化,五個角度綜合性的對學生考核判斷,從而培養學生在插畫設計中,關于創新與實踐為目的的能力提升。
【關鍵詞】:插畫設計 五維立體 考核方式 學業評價
1.引言
以往課程或常規課程中,理論性過強,實踐與理論配合有一定差距,學生學習普遍被動,知識傳達率較低,學業考核水平不能成為客觀的專業能力衡量標準。插畫設計屬創新拓展型課程,強化繪畫基礎的練習與拓展 可也看作一個過渡課程,為后續課程建立良好的軟件基礎。課程目的以創造性為引導,同時促進學生專業實踐適應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如課程內容設計過于創新與學生的接受度存在一定偏差,五維學業考核體系表現出較為明顯的間隙和不穩定性 而教學設置中實踐性強,合理調整授課時間節奏并適度增加練習強度的方式,可緩解評價體系的不穩定關系,因此,平衡教學中創新與實踐的關系在考核評價中得以體現,反思作為前瞻性課程的考核方式和評價體系尤為重要。
2.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習總書記于2018年11月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圍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提出了“四個新觀點”。其中指出了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的具體路徑。全面的復合型人才被社會需求,其中強調了多方面的應用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關于高等教育改革需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與人才培養素質,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國內外研究者針對插畫設計課程考核改革與學業評價將創意思維與應用價值作為主要評核對象。評價體系的完善對于插畫設計課程和學生對課程的理解都應深入研究,知識的合理應用和思維的靈活度在考核中被看重【1】。插畫設計課程主要培養創意思維人才,具有設計的引導性及應用性價值【2】。另一方面,創新培養機制下的新型插畫設計工作室制研究中,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具可操作性和針對性,解析在該制度下學生目的性學習的同時發揮自己所長,知識落于實處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和施展【3】針對考核和評價方式根據工作室的工作能力和參與度等方面進行測評并持續觀察研究。
基于以上現狀及問題,國內外研究者針對插畫設計課程創新構成有實例舉證,但課程考核及學業研究還有空間及深度待以探索。全面且客觀的對課程考核與學業評價是對學生由學到做的知識傳播價值體現,從多維度構建學業考核評價標準有利于教學更深入更立體的展開與拓展。
3.“五維立體”的課程考核與學業評價辦法的實踐與觀察
通過上課的過程觀察學習為主要研究手段,教學中強化重點難點、形象記憶等作為理論學習的基礎。提高學習效果的普遍方式包括標重點、劃線、重讀、總結和視覺形象記憶法等。將動態圖像和視頻融入課堂學習內容,作為學生模仿的范例或重點強調的媒介皆可達成較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體現在學生的考核與學業成績上。把控教學時間節率,設計不同程度的難度隨堂問答、小游戲、練習,游戲設計傾向的間歇強化效應,驗證了一個程序越不規律越間隙,生物體就更難以判斷何時已經處于消退階段,從而達到行為性難以消退的積極互動的效果,行為變得更強、更持久,其中產生饒有趣味的娛樂性【4】。集中注意力是學生接受信息程度的重要因素,通過改變動畫、動效節律,并加入交互性如問答、練習、小游戲等方式,引發不同程度的獲得感,較高效率的學習時間可得以延長。另,強調綜合性知識和素養的灌輸與培養。以實踐為主線,鼓勵學生參與廣告藝術比賽以及故事繪本設計,通過著手練習和比賽機制的激勵,促使學生在四周時間內,在手繪技巧、電腦繪畫、故事創作等方面有一定提升,符合當前社會環境需要的設計人才。同時,增強對美的感知和追求,保有對生活的尊重和熱愛,以知識普及為線索,潛移默化的提升對美的認知和多元化欣賞美的角度。
4.建立“五維立體”的課程考核與學業評價體系
通過插畫設計課程實踐與總結,課程考核中五維各體現為:一,課程內容兼具創造性與專業實踐性,將創新與實作結合,在學生接受范圍內設定作業量 二,為后續課程搭建良好的軟件基礎,兼顧繪畫基礎練習,考核方式也將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納為考核的一部分,但所占比例控制在50%以下 三,考慮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按個人能力提升縱向質作為考察最大化知識輸入的程度,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創作能力 四,考核辦法除出勤率,上課互動情況和作業完成度作為評判標準,同時考慮實踐參與的積極性,與他人的溝通能力等作為綜合性素養考核辦法 五,與比賽或活動結合教學,學業與實用價值緊密聯系,學生可施展應用性能力。
學業評價中五維體現為:一,理論知識與實踐成效匹配度在學生作品中能體現學生學習被動或主動,知識傳達率高或低,從而客觀的針對作品進行評價 二,從作品體現出的創新技法能力及手段多樣化等思維培養程度,從而形成知識拓展及靈活應用的評價標準 三,本課程教學設置中實踐性強,學生作業以四個遞進的教學模塊進行實踐,從而促使學生跟著教學進度學習達到更多更廣的探索可能 四,課程中針對個人化創作技法的表現同時符合當代審美觀念等綜合能力,列為關于綜合素質的評價維度.
【參考文獻】:
【1】 KC Stanton, TH Bradley, From course assessment to redesign: a hybrid-vehicle course as a case illustr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3 , 38 (6) :687-699
【2】朱麗穎,創意思維在商業插畫設計中的引導性研究,哈爾濱理工大學 , 2017
【3】楊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插畫設計課程創新與實踐人才培養機制探究,藝術科技 , 2015
作者簡介:魏萊(1990.7)女,漢,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動態圖像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