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云
摘要:本文將對現階段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現狀進行剖析,提出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新認識和思考。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地理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從而認識地理在人類從事生產活動、改造地球中起到的作用。學習和掌握地理知識,掌握世界各地的風土人隋、經濟、政治、文化和法律,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有巨大的幫助。地理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因此需要將地理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用。
一、目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初中地理教學還是以傳統課堂為主,只進行與地理相關的教學,將地理這一應用型學科完全當成研究型學科進行教授,會使學生對地理的認識局限于當地的文化、經濟、政治、法律等方面,甚至有的地理知識完全與現在的實際情況不符,嚴重與現實脫節。有的教師在嘗試進行地理生活化教學,但是地理教學和生活化的結合并不密切。教師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理解不夠深刻,在備課過程中沒有認真地規劃,導致這一教學方法流于表面,只是簡單地進行了聯系,沒有進行有效的深入結合,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達不到教師想要的效果。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對課堂的積極作用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就是利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一切對地理學習有用的生活知識,幫助學生去理解晦澀難懂的地理問題,使學生對地理問題能夠輕松地掌握和學習。同時由于學生對不可能觀看整個地球,對氣候、地貌、社會的認識非常局限,在教學中運用生活常識,能夠促進學生更好、更快地學習地理知識,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應用
(一)使用實例吸引學生注意力,提起學習興趣
生活中有許多關于地理的應用,如地圖的使用,基于衛星定位系統的高精度定位應用等,在初中地理中,有教授學生識別和使用地圖的課程,現代人打開電子產品就可以直接使用地圖,學習的成本并不高。如果教師在課堂開始時,給學生提出以下疑問:朋友找你去玩,恰巧你的手機沒電了,而你手中有一張地圖,你知道怎么使用地圖確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告訴你的朋友,讓他快速地找到你嗎?此時學生肯定有很多想法,但是不會使用地圖是最大的問題,教師就可以帶著這個問題去講解如何使用地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被課堂開始時的問題吸引,然后思考,進而帶著疑問去聽課學習。
(二)使用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鞏固
生活中很多東西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和鞏固地理知識。如在學習認識我國各個省份的地圖時,只讓學生看地圖無法記住每個省的大致輪廓,如果能夠讓學生帶上自己在以前玩耍時用的地圖拼圖,讓學生把拼圖上的省份名稱遮擋住,然后完成拼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記住每個省份的大致輪廓圖,還可以知道每個省份在中國的什么位置,省份與省份的位置關系等。
(三)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認識地理對生活的意義
學習地理知識就是為了以后學生走出自己所熟悉的區域時,能夠使用自己在地理課堂上學習的技能和方法快速地了解一個地區的人文、法律等各個方面。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學校附近或者一個較為陌生的區域,讓學生用地理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對當地的人文地理等進行調查。如學生可以根據地理課堂上所講授的人文、法律、風俗、地質等不同方面進行地區考察,從而鍛煉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對地理學習保持足夠的熱情。
四、結語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方式是對普通地理教學的有益嘗試,在這個過程中,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地理,感受地理,熱愛地理。
(責編: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