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要】中國傳統視覺元素與現代設計手法的結合的方式,使作品根據時代特征,并且體現出更加深厚的文化內涵。在設計的過程中,將更多的中國元素融入到西方優秀的設計手法當中,體現出更加鮮明的特色。本文將從藝術學的視角解讀中國傳統視覺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將呈現出的獨特藝術風格,并依此分析此類設計手法的深層次文化意義。西方的平面設計在 20 世紀蓬勃發展起來,著名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國際主義以至于 20 世紀末的數碼革命都推進了平面設計的發展。平面設計是一種直觀的藝術表現形式,它將信息直接傳遞給受眾,通過視覺溝通傳達深層次的含義。如果繪畫追求的是個人情感的抒發,平面設計則是將目標受眾的訴求具體體現的信息集中展示。平面設計如果涉及商業性,則其目標是為便利人們的生活,非商業性的平面設計目的則在于便于人們解讀,便于信息的順暢溝通。
1 文化傳統與深邃的思想根基是一切設計之源
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將迸發出閃光的靈感,產生獨特的設計思想傳統的視覺元素是設計師進行每一次創作的文化承載,將這些視覺符號融入到作品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才能更深刻地了解這些創作元素的文化內涵。中國傳統文化是千百年來民族智慧的結晶,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有其不同的價值觀念、文化形態,流傳至今,這些文明成果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認知,同時,也影響了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中國元素的藝術表現形式與構圖方式,追求意境,追求含蓄,中國的藝術設計,在含蓄中體現主題,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雖不一定“主題鮮明”,但更能表現深邃的情感,給人以無盡的回味。平面設計的藝術表現形式,并不僅僅停留在如此膚淺的層面,對經典、永恒的追求才是其真正目的,對于道家思想的深層次解讀,可以幫助設計師們更加深刻地理解藝術的真正價值,在平面設計中才能更好地運用不同的中國元素的符號,體現更深層次的文化含義。
2 傳統視覺元素運用方式的總結
西方的藝術設計大多追求色彩的鮮明與艷麗,中國傳統視覺元素的設計則強調融合與平衡,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庸”與“含蓄”的思想,延伸到藝術領域,則追求的是“和諧”與“恬淡”,這更進一步說明,中國傳統美學精神要在對中國傳統文化更進一步理解的基礎上體現。中國傳統視覺元素包括多種藝術樣式,在設計風格國際化的大環境下,將可視的本土符號作為基礎,設計出完全屬于中國的藝術形式。有型且可視的中國傳統視覺元素包括的內容多樣。鳳凰、麒麟、盤龍等等,尤其是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圖案,如國畫、中國結、京劇臉譜、織繡、刺繡圖案,各民族的圖騰等等,這些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的積淀是我們的祖先在對自然的認知中一輩輩傳承下來的,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文化意義,應用到藝術設計中,則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財富。
2. 1 傳統視覺元素的簡化
簡化原有的傳統的視覺元素符號,是現代設計中的常用手法。因此,如果能通過傳統圖形,簡單明了地體現民族精神,使現代理念中融入恰當的中國傳統元素符號,并且在對這些圖形的運用中能夠經過精簡、改良、變形,達到創新且出色的目的,設計必將讓人耳目一新。如某烏龍茶飲料的外包裝設計圖中,作者陳幼堅用了簡化的龍形圖案。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具有悠久的使用歷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形設計被反復運用,擁有各具特色的造型。在設計作品中,將這一典型元素運用其中,達到了作品與商品本身的完美結合。龍的形象無論是威嚴、凌厲還是靈逸,都表現出不同的生命張力,可以更好地為設計服務。由于設計的理念是在簡介中表現視覺沖擊力,陳幼堅將簡的龍紋設計運用的恰到好處,抓住了龍形圖案的關鍵特征,運用色彩的反差對比,圖案位置的巧妙結合,體現了設計中的變化之沒美,同時兼顧了比例、均衡等諸多設計要素。此外,另外一幅名為“蘇州印象”作品也是對傳統的視覺元素運用簡化處理的創作手法。畫面正中,將蘇中園林中最具特色的窗格作為主體,居于畫面正中,窗格經過簡化處理,展現出不同的韻味,體現出設計感。
現代平面設計要求符合時代性,具有現代審美要求的美感,傳統視覺元素進行分解與重組,符合現代平面設計的要求。以中國元素系列招貼畫為例,將中國視覺元素中較為常見的祥云圖案與人體大腦的平面圖形重組,舍棄簡單的拼接,而是將兩種不同的團進行重組,設計出具有新意及特色的創意圖形。同時,在招貼畫中,對于中國元素中慣用的色彩進行了改進。采用顏色的漸變賦予設計新的解讀方式與生命力。另外,也有設計師在自己的設計中運用了漢字的形變,同樣可以達到上述的藝術效果。
2. 2 傳統視覺元素與其他設計元素的部分置換
在現代的平面設計中,我們也會見到對表現事物的意象的元素進行替換的手法,形成超乎定式思維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具有視覺沖擊力。從而激發意料之外的心理效應。這就是平面設計中的置換手法。如設計作品,漢字的形變,“永”字可以變形為舞者優美的舞姿,舞者身體的曲線與漢字的結構完美結合,視覺上具有關聯性,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2. 3 傳統視覺元素與其它設計元素的異性同構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可以通過分析傳統視覺元素與其他設計要素之間的關聯,找出其相似之處,再以此為聯系重新構造,這就是異性同構的方法。它將不同事物所展現出來的物象通過視覺心理連接起來,從而解讀完整的概念。在視覺效果里,不合理的物象通過同構的方法使其合乎邏輯性,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這種手法的運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前文提到的陳幼堅的設計。另外,設計師將視覺元素與奧運五環盡心異性同構的設計。設計師的切入點為中國傳統的發式圖形,將此與奧運五環的形狀相結合進行設計,體現了設計者的匠心。
新技術的發展對設計手段與方法帶來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以人文社會思想為基礎的歷史文化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所體現出的重要性會不斷增強。由此,中國傳統視覺元素構成的平面設計,不應該是西方藝術形式的復制,也不應該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加改動地照搬。不斷更新設計理念,促使中國的現代藝術設計逐步走向強大,我們要做的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使我們的設計具有獨創性。已有的經典設計不是不可超越的頂峰。在不斷的創作中,中國傳統視覺元素將為設計者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同時,精美的歷史積淀的元素也是設計者不斷創新的動力,這正是未來中國平面設計的不可取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