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琪
摘? ?要:PowerDesigner是一個建模工具,運行系統為Windows系統,軟件開發人員可以利用該建模工具建立軟件模型,為軟件開發創造有利的條件。首先,對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進行闡述;其次,對建模功能進行說明;最后,以PowerDesigner的數據庫系統構建為著手點,對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進行研究。
關鍵詞: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系統模型
初學者在學習軟件編程時,首先會學習一種較為簡單的編程語言,然后基于編程語言,逐步形成編程技術,利用技術對編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解決。這些編程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陷,只能解決較為簡單的問題,無法解決復雜且高難度的問題。故如何提高學習者對軟件工程技術的認知,對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言十分關鍵。
1? ? 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概述
1.1? 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的含義
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是一種軟件分析、設計工具,由于具備良好的應用效果,故被廣泛應用于軟件工程領域。這項軟件工程技術集多種技術于一體,是眾多技術融合的成果,其融合的技術包括面向對象技術、軟件工程技術、數據庫應用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集成了業務流程建模(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BPM)、統一建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和實體-關系(Entity-Relationship,ER)模型,是設計人員在開發軟件產品時必備的工具。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可以作為軟件工程開發人員的參考資料。
PowerDesigner是美國一家軟件公司開發的數據集,有利于降低分析、設計管理信息系統的難度,是數據庫設計過程的體現。PowerDesigner能夠完成概念數據模型、物理數據模型和數據流程圖的制作,同時,還能針對數據庫設計合適的機構模型,此外,還能控制團隊的模型設計。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具有兼容并包的特點,可以與其他軟件開發工具共同使用,大大提升了軟件開發的效率[1]。
1.2? 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的軟件設計途徑
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的軟件分析、設計共包括3個途徑。首先,分析面向對象,利用例圖、類圖、組件圖、活動圖、協作圖、對象圖、狀態圖和部署圖進行構建,然后將這些圖進行轉化,通常情況下會轉化為物理數據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PDM)和概念數據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CDM)。其次,以分析結構化為基點,BPM、CDM和PDM依次產生,并將其重新轉化為類圖,然后對其他UML圖進行完善。最后,是集上述兩種方法于一體的途徑。
2? ? 概念數據模型
2.1? 概念數據模型的概念
在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中,概念數據模型十分重要。概念數據模型是一種概念化結構,其作用為描述世界,設計人員可以利用概念數據模型解決計算機系統和數據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所產生的技術性問題,故能夠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數據分析和數據關系理清工作之中。概念數據模型較為抽象,數據庫管理系統則相對具體,想要在這個系統中實現概念數據模型,需要將其轉化為邏輯數據模型。
2.2? 概念數據模型的內容
概念數據模型的內容由兩點組成:實體、實體間的關系。實體屬性不會在概念數據模型中體現,基于此,同樣不需要對實體主鍵進行定義,這是區分概念數據模型與邏輯數據模型的重要標準。
統一業務概念是概念數據模型的重要目標,故可以成為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溝通和交流的渠道,使實體間的最高層次關系得到明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概念數據模型需要與邏輯數據模型相結合,實現對數據模型的設計。
利用ER圖可以很好地表示概念數據模型。R圖的構成要素分別為實體、屬性和關系,在ER圖中常用的圖形符號大致包括以下幾種:矩形多用來代表實體、橢圓形多用來代表屬性、菱形主要表示關系。
3? ? 邏輯數據模型
3.1? 邏輯數據模型的概念
邏輯數據模型(Logic Data Model,LDM)主要指用戶可以在數據中看到的模型,實現基礎為DBMS,比如網狀數據模型、層次數據模型等,這個模型的面向對象不僅包括系統,還包括用戶在數據庫管理系統實現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軟件系統開發人員對數據存儲的看法就是邏輯數據模型,簡言之,概念數據模型細化分解后的產物就是邏輯數據模型。設計人員需要將業務規則作為依據,對邏輯數據模型進行確定,可以將其視為一幅藍圖,且這幅藍圖對業務對象、業務對象數據項和業務對象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說明[2]。
3.2? 邏輯數據模型內容
邏輯數據模型內容主要包括實體及其關系,能夠對每個實體的屬性進行確定,同時定義實體主鍵,實體外鍵也可以利用邏輯數據模型來制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邏輯數據模型時,對其進行規范化的處理尤為重要。
詳細描述數據是建立邏輯數據模型的主要目的,但無需對數據在物理上的實現進行考慮。
邏輯數據模型的建立會對數據庫設計方向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還會對數據庫的使用性能和管理效果造成影響。要求設計人員在建立邏輯數據模型時投入大量精力,這樣在設計物理數據模型時,可供選擇的方法會相應地增加。
4? ? 物理數據模型
4.1? 物理數據模型的概念
物理數據模型是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系統初始設計提供基礎元素和各種相關元素的關系。簡言之,物理數據模型能夠對存儲結構和訪問機制進行高級別的描述,具體描述內容包括計算機存儲數據的方法、記錄結構的表達方法和路徑訪問等。目前,這種模型的體系尚未完善,其中框架存儲模型和統一模型較為常見,在軟件開發中的應用較為頻繁。
4.2? 物理數據模型的優勢
物理數據模型具有多種優勢,主要包括數據結構可視化提取,同時還可以幫助使用者將數據庫架構從模型中自動導出,實現多種功能。比如在數據庫物理設計完成后,可以將設計結果應用于其他數據庫;利用反向工程,在物理結構基礎上,對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進行設計;利用物理數據模型生成標準模型報告;將物理數據模型轉化為面向對象模型(Object Oriented Model,OOM),在完成物理數據模型設計后,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腳本也會隨之生成。
4.3? 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的應用實例
某研究人員應用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設計了一種銷售管理系統,在系統設計過程中,軟件設計人員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對銷售在企業數據中的作用進行著重考慮,然后將其體現在軟件設計之中。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4.3.1? 建立概念數據模型
軟件設計人員在分析消費需求之后,首先應用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完成一個概念數據模型的建立。基于CDM對一組嚴格模型元素集合進行定義,這些元素能夠對系統靜態特性、系統動態特性和系統完整性約束條件進行準確描述,在數據庫設計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顯著,其實現流程如下所述[3]:
(1)定義實體。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通過對Infourmation Engineering表示法的使用,完成了ER模型的建立。本研究以銷售管理系統為例,對其在CDM中的定義實體進行闡述,比如收貨地點、送貨地點、產品、銷售人員和客戶等都屬于定義實體。
(2)定義屬性。定義屬性是指每一個定義實體的屬性,主要包括屬性類別、主標志符號、標準檢查約束等。
(3)定義實體間的聯系。主要指子聯系實體間的方法,比如表達、定義、聯系現實、聯系建立、聯系特點等。
在經過上述步驟后,銷售管理系統的概念數據模型初次建立。
4.3.2? 建立物理數據模型
概念數據模型建立后,需要以物理數據模型的建立作為著手點,將CDM生成特定數據管理系統下的SQL腳本是物理數據模型建立的主要目的。PDM作為該腳本的表示,主要指圖形化表示,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數據庫。數據庫的建立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方法有CDM轉化、直接繪制圖形等。
本研究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CDM轉化生成而實現物理數據模型的建立,建立過程如下所述:首先進行目標數據庫類型的選擇,然后進行相關參數的準確配置,在配置完成后,即可實現PDM的生成。
5? ? 面向對象模型
5.1? 面向對象模型的概念
面向對象模型是一種全新的數據模型,其在進行數據庫設計時,采用的設計方法為面向對象方法。對象是面向對象數據庫存儲對象的單位,每個對象之中,都含有對象屬性和對象方法,繼承和類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的重要特點。面向對象模型的數據庫系統就是CAJ系統。
5.2? 面向對象模型的發展歷史
為了進一步降低軟件系統的開發成本和維護難度,提高系統的開放性,研發人員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以關系型數據庫為基礎,應用了面向對象技術,自此之后,關系型數據庫就逐漸發展為面向對象的關系型數據庫。在目前的程序設計方法之中,面向對象設計方法是最主要的方法,具有簡單、自然、直觀的特點,與人類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相接近,同時還能對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
將數據庫技術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相結合,能夠為現代數據庫的應用創造有利條件。在眾多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數量眾多的研究成果,具體表現為面向對象數據管理系統較為成熟且數量較多,其中還包含了一部分的實驗產品和系統。
面向數據庫管理系統作為數據庫管理的先進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工程和設計領域。近年來,在金融和通信領域也大受歡迎,能夠對數據庫中的復雜關系進行有效處理。
5.3? 對象模型的分析
面向對象數據庫的基本特征就是支持對象模型。對象數據模型具有容易發生變化的數據結構,與傳統數據庫存在較大的差異,具體表現為這個模型的數據結構并不固定,編程人員可以出于系統設計的需要對其結構進行定義,如數組、集合等。
二維表亦可表示對象模型,研究人員一般將二維表稱為對象表,而對象表的定義通常為類,存儲這個類的某一組對象可以用一個對象表進行說明。簡言之,就是對象表的行會對該類的一個對象進行存儲,而對象表的列與對象各個屬性存在著相互對應的關系。故在面向對象數據庫之中,表具有兩個種類,分別是對象表和關系表,雖然這兩個表都屬于表的結構,但其基礎卻是兩個不同的數據模型[4]。
6? ? 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對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進行分析,分別闡述了概念數據模型、邏輯數據模型、物理數據模型和面向對象模型的概念,同時分析了這些模型的內容和作用,并應用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設計了一個銷售管理系統,由此得知,在軟件系統開發過程中應用PowerDesigner軟件工程技術有利于降低軟件系統的開發難度,同時能夠提高軟件開發的效率和軟件開發的經濟效益,有助于促進相關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鄒青平.基于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數據庫編程技術分析[J].科技風,2019(23):110.
[2]王祥順.試析大數據時代下軟件工程技術的應用[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9(8):35-37.
[3]劉玉鎖.基于數據庫計算機軟件工程的編程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6):172-173.
[4]張? 果.計算機軟件工程現代化技術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