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高麗
摘 要:新課標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好理論知識,還要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操作能力。探究性學習模式主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及提高其實踐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將探究性學習運用到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去能夠激發學生對生物這一門學科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能力,開拓思維,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物教學;探究性教學
實驗教學對學生的鍛煉能力往往因為應試教育而被忽視,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注重實驗教學,應用探究性學習,能夠引發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意識,鍛煉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問題置疑、發現問題、調查分析問題、研究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等一系列探究學習活動的行為能夠推動生物學科的發展。
一、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現狀
受應試的影響,大多數學校進行生物學科教學的時候都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教師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知識輸送,學生僅需通過死記硬背和簡單理解就完成了生物知識的學習,這種方法嚴重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讓教師和學生的身份互換了,教師成為了主導地位。而今,素質教育的改革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其中探究性學習作為素質教育改革中的重點,著重強調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但是目前生物學科的教學中仍存在很多限制和弊端。
(一)在實際應用中難以具體實施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大多數生物教師仍然是將其作為輔助教學的方法。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生物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生物知識的引導學習,過于簡單,難以轉變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難以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為了應試,為了提高講課的速度,大多數生物教師仍然實施講解為主探究為輔的教學方式,這就使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的探究性學習在實際應用中難以做到真正的落實。
(二)傳統的教學觀念難以轉變
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大多數高中生物教師大多對探究性學習認識不足,習慣性地將生物理論以“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傳授給學生,簡單完成生物教學的任務此外,由于高中課堂教學的時間只有限,為了學生能快速理解記憶,很多生物教師往往會將大半時間用在對生物教材知識點的講解上,沒有準確認識探究性學習對學生掌握生物理論知識的幫助。
二、探究性學習的主要特性
自主探究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學生自己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去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從而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活動叫做探究性教學。
(一)探究性
學習不應該是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應該以以學生自身已掌握的知識與經驗為基礎通過學生的思考來建立對相關生物知識的自我的理解。探究學習要求學生自身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探究意識,能夠根據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應當探究過程中中適當為學生提供幫助,不能干預或者為學生直接呈現整個探究過程,讓學生學生被動接受知識。
(二)實踐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讓學生直接獲得知識最好的最直觀的方式。通過實踐,探究者不僅掌握理論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實踐精神。沒有學生親自參與實踐,實驗教學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只有通過實踐,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踐當中來,他們才會真正得到收獲。
(三)主體性
探究活動的首要條件是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的思維不局限在固定課本的知識上,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綜合自己的認知,無論是課題選擇和探究方式的選擇,還是設計探究過程,都要讓學生作為主體的地位,親自參與并解決問題,在提出疑問確定題目階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就能完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四)合作性
探究學習活動是一個積累相關知識并且能夠鍛煉學生能力的學習交流過程。學生應具備合作探究的精神。而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每節課程的內容,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來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精神,并且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而且通過合作探究,能夠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與他人進行對照,及時的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進行改正。通過這種有效地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們不但能夠借鑒到他人的學習方法,還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三、探究學習在高中生物實驗中的應用
(一)教學的步驟優化
探究性學習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應當由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過程、得出結論并進行交流。教師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后,由學生獨立思考自已提出想探究的問題,然后小組合作商定合適的題目,然后再進一步進行假設,根據所得結果驗證假設是否正確,最后總結交流。
(二)教學的策略改變
創設相關的題目環境要從學生常見的日常生活或自然現象出發,聯系學生的生活,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共鳴,讓學生認識并解決困惑,設計解決過程。其次鼓勵學生自己提問,這有利于開闊思維。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勇敢提問,不能打擊探究積極性,任課老師要有一定耐心。
(三)引入多媒體技術優化探究實驗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引用,為教學活動提供了許多教學資源。為了規范學生的操作,在實驗實施條件有限時,借助圖片展示材料用具,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一些無法直接給同學觀看的教學內容,這樣能夠讓實驗更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更多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對生物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養成自主思考、主動探究的習慣,從而獲得更多生物方面的專業知識,提高其專業技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高中生物教學活動取得優秀教學成果,打好學生在未來生物學領域的學習基礎。
四、總結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的實際運用當中,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對生物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養成自主思考和主動探究的能力,從中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基本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董堯.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1(5):11.
[2]白一寧.談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2):105-106.
[3]韋敏賢.高中生物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4).229.
[4]徐建華.淺述生物實驗與探究性學習的關系[C].//教育探索與實踐學術,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