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集 王文欣
摘 要:近年來各國動畫作品受到了廣泛關注,定格動畫作品被大眾熟知,泥偶動畫作品憑借特殊制作手法和材質,逐漸成為定格動畫制作的關注對象。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泥偶和定格動畫,其次對定格動畫中泥偶的創新表現形式進行系統地研究。通過研究泥偶創新表現形式,通過泥偶的創新應用,推動泥偶定格動畫作品的創作,有助于推進動畫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泥偶;定格動畫;表現形式
引言
信息時代下,動畫制作技術快速發展,讓動畫產業具備了全新的發展動力,定格動畫也作為一種特殊動畫形式,被人們接受。定格動畫制作期間,要實現創建一個泥偶形象,泥偶形象不限定于人、動物或者物體。通過擬人化、形象化的展示,讓泥偶通過造型和動作表現角色形象,形成定格動畫作品。因此,本文對泥偶的創新表現形式展開研究,通過分析泥偶創新形式,為定格動畫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一、泥偶的內涵
泥偶屬于民間藝術,是大眾工藝品的一種,不僅作為兒童玩具,市場以旅游紀念品形式在市場上流傳。和民間捏泥人等游戲不同,泥偶是使用木棍和鋼筋等材料作為骨架,方便長時間保存,延長泥偶使用壽命。泥偶作為民間藝術,工藝品中融合了創作者情感和思想,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二、定格動畫的背景
定格動畫在我國的發展已經有近九十年之久,將想象中的角色形象,使用真實生動的造型呈現出來,滿足動畫作品的本質。我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在1935年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在1941年第一部長動畫作品《鐵扇公主》,一經上映受到觀眾的廣泛喜愛。不同主題和形式的定格動畫紛紛出現,推動了我國動畫事業的發展。
定格動畫是指對角色對象進行逐格拍攝,在動畫領域占據重要地位,通過使用材料制作泥偶造型,扮演動畫角色,形成動畫作品。定格動畫同手繪動畫有著同樣長的歷史文化,至今也是現代動畫分類中的重要門類[1]。定格動畫以設計角色形象,不限定于人、動物還是物體,使用軟陶、粘土以及橡膠等材料進行制作。泥偶動畫屬于定格動畫中的一種,前期需要手工制作,賦予泥偶造型一定角色特點,進而表現作品故事情節。泥偶動畫結合了傳統工藝以及文化藝術,將泥土當做主要制作材料,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可以制作出種類多樣的角色形象。
三、傳統泥偶在當今定格動畫中的表現形式的創新應用
(一)創新骨骼形式
制作定格動畫使用傳統泥偶,選擇骨架要注意耐用性和靈活性。拍攝期間泥偶需要靈活運動,滿足不同動作需要,耐用性具體是指骨架強度。耐用性和靈活性互相影響,耐用性得以保證,才能實現骨骼的靈活性,在做動作過程中不會出現變形或者斷裂的情況,容易給拍攝進度帶來影響。
目前泥偶制作常使用關節骨架、金屬絲、塑料骨架和混合骨架四種材料。一般的動畫影視公司和定格動畫制作偶形選擇簡易骨架,有整體和分段兩種制作形式。整體制作獲得的骨架具有更強大的柔軟性,可以適應多種動作,但是一旦被損壞,骨形就無法恢復,造成嚴重的材料浪費。使用分段式制作方法獲得骨架要求制作人員充分了解泥偶的形象,深入了解泥偶的運動規律以及角色特征。眾多材料中,鉛絲具有柔軟優勢,但是由于缺少彈性,容易出現彎折。銅絲和鐵絲相對比較堅韌,不會輕易變形。骨骼形式的選擇還需要根據人物形象特點以及動作要求,進行區別性選擇。
制作泥偶骨骼時要對骨架制作方式進行創新,骨架是支撐泥偶造型的基礎,動畫角色肢體語言要通過骨架韌性得以實現。制作骨架要求使用海綿或者棉花制作成球狀固定在關節位置,骨架外層利用膠帶進行纏繞完成塑型。保證不會對骨架運動造成影響的同時,通過提高關節韌性,支撐角色造型完成指定動作,避免拍攝期間出現折斷或者彎曲的情況。
(二)創新泥偶造型
泥偶動畫效果取決于泥偶造型,尤其是定格動畫中,材料選擇會影響角色造型,進而影響觀眾的審美情緒,體現出作品的內涵[2]。泥偶動畫發展過程中,逐漸涌現大量優秀動畫作品。如《小雞快跑》動畫中,使用夸張擬人制作方法對真實的小雞造型進行制作,讓小雞形象更加鮮明,在造型細節上突出泥偶制作痕跡。動畫作品中,小雞形象無法完成流暢動作,只能做出笨拙的動作表現。從觀眾角度,感受到小雞動作的夸張,讓小雞形象更加真實,激發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通過夸張化、色彩化形象造型,讓形象特點可以吸引觀眾的眼球,成為動畫作品的亮點。
泥偶骨架是支撐造型的基礎,骨架作用在于塑型,只有簡化角色造型,才能讓角色性格更加突出。泥偶造型選擇的泥不能過度軟,也不能過硬,需要根據角色特點進行選擇。對于一部泥偶作品而言,造型夸張更容易被觀眾記住,夸張動作和造型也將成為泥偶作品的亮點,吸引更多觀眾觀看。如《小羊肖恩》作為一部成功的動畫作品,不僅在于其深刻的主題、劇本,更在于泥偶的表達形式。其擬人化、夸張化和適型化的特征,泥偶造型特點輔助劇情的展開,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創新場景形式
場景作為動畫作品的重要構成,使用泥偶制作動畫場景,可以提高畫面整體協調性。泥偶創作動畫場景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保證色彩豐富且互相協調十分關鍵。如《饅頭》在場景制作上,根據角色比例搭配場景,顏色選擇上以畫面協調性為準。如果需要后期扣屏,還需要搭配藍屏背景。道具和服裝也是畫面的重要構成,需要根據角色比例、性格特征以及顏色進行搭配,才能實現整體協調性,形成一個良好的動畫作品。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在定格動畫中泥偶的創新表現形式,通過改變骨骼形式和泥偶造型,創作出豐富鮮活的角色形象,輔助定格動畫表達豐富的劇情。如今定格動畫不斷引進現代化技術,和其他動畫作品相融合,表現出泥偶動畫優勢。我國動畫產業正處于發展階段,只有走創新發展道路,才能開辟更廣闊的空間。我國需要從傳統文化著手,充分發揮傳統手工泥偶優勢,推動泥偶表現形式的創新,創作出創新性的定格動畫作品,讓作品帶動動畫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叢珂.定格動畫中角色造型的藝術魅力[D].湖北美術學院,2018.
[2]崔艷麗.布偶定格動畫中角色造型設計及應用研究[D].河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