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霞
摘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在小學階段,教室布置也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都是在教室。良好的教室布置,不僅能給學生創造干凈、美觀的學習環境,還能將環境育人的理念滲透到每一個角落,讓教室成為培育學生綜合素養的搖籃。
關鍵詞:小學階段;教室布置;環境育人;學生品格
教室布置,創造的其實是一種有育人功能的文化氛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們能創造環境,但是環境也能影響人,它也是一種文化,具有無形的知識力量。對于學生來說,教室是他們學習、交流的主要載體,一個干凈、充滿文化底蘊的教室,會正面影響學生的性格養成,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就像是“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潤學生的心田,帶領他們感受文學的美好,激發學習欲望。教室布置是班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它需要班主任在重視其育人作用的同時,突破固有的、傳統的、單調的布置理念,尋求更加貼合學生需求、展示班級文化風采、有生命力的布置方案來打造我們的文化家園。那么,這樣的教室布置,班主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教室布置在整體中體現個性
傳統的教室布置,通常都是學校為每個班級規定類似圖書角、黑板報、衛生角等班級布置內容,班主任只需要按照學校規定將這幾個區域布置好就可以了。事實上,這樣整體性的布置風格,容易掩蓋班級自身的文化特色,每個教室都是如出一轍,便顯得沒有特色,學生也就不會特別注重教室布置。
為了彰顯自身的班級特色,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兩點來著重凸顯。
1.針對班級學生特點,選擇一兩個區域重點布置
例如,班主任發現班上學生喜歡閱讀,就可以延伸布置教室里的圖書角,號召學生將自己的課外圖書帶到班級和同學一起分享。隨后將這些圖書進行有序編號,成立一個小型的班級圖書館,讓學生輪流擔任圖書管理員,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整個圖書角在真正發揮其作用后顯得生機勃勃。
2.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布置相應的區域
例如,有的學生非常擅長體育,班主任便可以專門設立一個體育角,既介紹有關奧運會的知識、體育史上的趣聞軼事,又可以講解有關比賽項目的競賽規則,這樣既豐富了班級環境的文化布置,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二、教室布置在榜樣中體現自主性
在很多教室中,我們不難發現整體的布置大多以名人名言、故事典故為主,以此來給學生樹立一個優秀的榜樣。這樣的想法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如果過度渲染,就會導致學生逐漸缺乏自主思想。雖然有名人榜樣,但是卻跟不上名人的思想深度,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室布置應該在適當引用名人名言的基礎上,更多關注學生的創新思想。
例如,班主任可以將學生作為整個教室布置的主角,教室內的條幅可以是學生自主創作的“學生智語”;才藝展示角展示的是學生自己的書法、繪畫、文學等作品;在“班級名言”里,每一句話都有原創者的名字。在教室里,學生就是主人。生命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成功的教育要追求“生命在場”的境界,新課程理念下的德育,也要強調“喚醒”,而不是“灌輸”。教室布置要遵循這樣的規律,只有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的德育,才能引導學生樹立德識,從而培養良好的德行和德性,這才是環境布置的真正效用。
三、教室布置在動態中體現競爭性
學生的好奇心通常都比較強烈,只有新鮮、有趣的東西才能影響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因此,教室布置更要注重動態性。除了日常的名言警句之外,其他的布置內容,如黑板報、宣傳欄等都需要定期更換,并且設立評價小組對每期的內容進行評價。新鮮的內容,更能給予學生不一樣的感受,也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樣的更換有時并不需要大幅度,只需要針對性更換即可。例如,班級獲得榮譽、重大節日、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時,都可以增加一些新鮮的元素。
尤其是當學生取得一定進步的時候,教室中的進步欄就需要及時添加、更換。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學困生,只要是取得進步的學生,班主任就可以將他們的成績展示在進步欄中,這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和鼓舞。通過這樣的展示,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競爭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營造有競爭性、鼓勵性的學習氛圍,這種競爭是良性的,它讓學生在鼓舞中、鞭策中相互學習、不斷進步。在動態中展現競爭性,讓教室布置發揮它應有的育人實效性。
四、結束語
教室是一個建筑,但是它也是一個有情感的建筑。學生在這里學習,班主任在這里育人,這是師生共同經營的一方天地。教室中的每一面墻和角落,都能讓學生燃起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通往文化的殿堂。創造一個生動、溫馨、自由的靈魂家園,是教室布置最終的目的。一個好的教室布置必定是能在無聲處陶冶學生情操、熏染學生品格,真正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沉默卻有著豐富內涵的精神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