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霧
摘要:高效的課堂應當是師生互相討論、共同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而并非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真正參與知識的構建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與吸收。因此,數學教師在對中年級學生進行教學時,有必要研究如何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本文立足實際,從問題情境的創設原則、時機等角度出發,就如何基于問題情境創設優化教學效益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數學;問題情境
在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情境創設教學法,能夠打破傳統教學中學生主聽、教師主講的局面,師生之間有“橋梁”互通,可以實現有效互動。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可以進一步鞏固知識,而且思維能力也能得到鍛煉,教師通過學生的問題反饋可以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問題情境創設的價值,遵循科學的創設原則,并且找準提問的切入點,確保問題情境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本文對此進行論述。
一、在課前導入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聽課動機
小學中年級學生自控能力較差,“課前亂”的現象在數學課堂上普遍存在。很多學生在上課鈴響之后依然在說著未說完的話,還有的學生思緒仍然在課間活動上。這種情況下,數學教師若是直接講解數學概念,學生的注意力大多數不能很好地集中起來,整體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激發學生聽課動機,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環節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通過有趣的問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求知欲。這樣既可以避免教師不斷強調紀律導致教學成本增加,又能有效解決“課前亂”的問題。
例如,在講解《認識分數》這個主題時,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西游記》中孫悟空化緣的情境。然后根據這個電視劇畫面給學生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話說這天孫悟空運氣不太好,尋了多家才化到一張餅。他將餅拿回去給師傅,師傅讓沙僧將餅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一份。一旁饑腸轆轆的豬八戒聽到每人只分得一塊餅,立馬不高興了,在一旁嘟囔著一塊餅吃不飽。孫悟空提議,讓沙僧將餅平均分成8塊,每個人吃2塊。豬八戒立即喜笑顏開,夸贊大師兄這個提議好,這樣每人就可以多吃一塊了。”教師讓學生根據這個問題情境思考第二種分餅的方式是否真的讓豬八戒多吃了餅,并說一說原因。這個有趣的問題情境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求知欲也因為這個趣味性問題情境被喚醒,從而激發學生聽課動機。
二、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分層性問題情境,增強學生自信心
在傳統課堂上,教師一味地灌輸,學生被動地接受,“教”與“學”之間相互脫節。真正有效的教學應當是師生雙向互動,而并非教師單向傳輸。所以,數學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應當適當地向學生提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構建過程之中。然而,學生的數學素養參差不齊。所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時候,教師不要一味地求難、求深,而應當基于生本理念突出問題的層次性,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問題。這樣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動力,另一方面這樣的分層提問,學生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基本上都能正確回答問題,從而達到學習目標,學習自信心也會因此得到增強。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分層性原則創設問題情境,以此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長方形周長》這一主題時,對于學困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著重于概念、公式的提問,比如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長方形周長的概念是什么,應該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而對數學基礎一般、學習能力一般的中等生,教師則要求學生用不同的計算方式去計算長方形周長,并得到最為簡便的算法。而對數學基礎扎實、學習能力較強的尖子生,教師可以讓學生闡述長方形周長計算的算理,并向學生提出一些具有靈活性的問題,讓學生解答。這樣的分層提問能夠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三、在課后鞏固環節創設生活性問題情境,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在新的知識講解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重新梳理、鞏固一遍。在這個環節,教師可以用問題情境進行引導。在我看來,在這個環節創設問題情境,教師盡量創設具有綜合性、生活性的問題。一方面,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查缺補漏、鞏固新知。另一方面,這樣的問題情境能夠鍛煉學生數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例如,在給學生分析完《千克、克、噸》這節內容中的知識點后,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并在每個物體的下面寫上對應的重量,只標出數字,而空出單位,如“雞蛋 50( )”“一袋米25( )”“一個成人55( )”“一本書450( )”“一個裝滿貨物的貨車 9( )”等。然后讓學生填上單位。又如,在講完《小數的加減法》這節知識點時候,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超市水果區域的圖片,圖片中,蘋果9.99元/斤,香蕉3.50元/斤,橘子4.89元/斤等。然后教師隨意選擇兩到三種水果,以各稱一斤的方式讓學生計算總價。這樣的生活化問題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鞏固學生的小數加減能力,還能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結語
問題情境創設法的運用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有顯著效果,數學教師要客觀、清晰地認識到問題情境創設的意義和價值,并在課前導入、課堂教學和課后鞏固這幾個環節就如何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進行深入研究,確保創設的問題情境能夠發揮實效性,并且保證問題介入的時機,從而構建高效的課堂。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陳思施.為了學生的“數學思考”——小學數學“引思”課堂教學模式探微[J].名師在線,2019(19).
[2]吳武淳.讓學生在快樂中走進數學——探究小學中年級數學快樂式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
[3]王燕.小學數學中年級課堂中問題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6(8).
[4]劉釔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設計問題[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