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婕
摘 要:現在語文的學習離不開閱讀,提高閱讀能力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途徑,為了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章鑒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握好閱讀訓練的質量,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群文閱讀的模式更能促進閱讀的學習,所以本文將針對中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進行簡單的分析,以此來為教學提高方向。
關鍵詞:中學語文;主題學習;群文閱讀;教學
一、什么是“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是一種以議題學習為任務驅動,通過多文本的比、對、讀、議,實現問題解決和意義建構的過程和方式。其中,議題就是一組多文本中所蘊含的、可資展開議論的充滿吸引力、內涵豐富的話題。議題是多文本比對閱讀的聯結點和出發點。群文閱讀教學語境下議題的要求:議題可以是文本內容主旨,也可以是文本體式、語言風格、藝術手法等。它必須指向文本內容或形式的核心問題,具有可議論性和學科教學價值。議題的提出務必集中、明確,適切課堂教學需要,符合學段語文學習目標要求。
二、群文閱讀的教學特點
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選取的一組文章,一般都是以一個或者多個議題為中心,并在閱讀教學中緊緊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思考,最終形成一致的意見。群文閱讀教學法打破了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文章進行分析,在教學中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同學之間積極的交流,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引,群文閱讀教學法既拓展了學生的閱讀思維,又使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群文閱讀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選文具有多向性。從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出,群文閱讀的選文具有多向性。即教師在選文的過程中,是以一個或者多個議題為中心,選擇一組文章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而教師在選文確定主題的過程中,一般都比較重視文章內容以及中心思想、文化內涵以及表達方式等各方面的因素,并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文章之間的關聯性,整合文章的中心思想。
2、選題具有開放性。群文閱讀之所以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所選議題的開放性和可討論性。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圍繞議題進行討論,在開放性的討論過程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閱讀思維能力的發展。
3、重視最終共識的達成。從群文閱讀選題的開放性就可以推斷出,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所選的議題并沒有最終的標準答案。群文閱讀最終的結果在于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溝通和交流,達成最終的共識。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和見解的機會,而最終的共識,則是將所有人的思想觀點總結出來,形成一個共同的結論。
三、重視群文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
培養學生利用相關、相似和相反聯想,在多個文本間建立文本內涵和言語形式聯結的習慣;培養緊扣議題、多方感受、顯隱發微、分類梳理的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發現多文本間的顯性甚至隱性信息或感受,才能根據議題學習需要進行定向歸納、概括,獲取多個文本所包含的豐富多元的文體特點、文學形象、藝術手法、事物特征、人物特點、景物特點、作者觀點、主旨要點、情感基調、語言特色、事物規律等方面的信息和感受。
這樣的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它帶來的不會再是單一的、扁平化的、碎片化的低階思維活動和感受,而是多元的、立體的、結構化的高級思維行為和結果;在思維內容及層次上也能實現由文本內涵向言語形式、由顯性向隱性信息或感受的歸納概括的質的跨越,是閱讀素養提升的基礎條件。
目前,初中語文課堂大都還是處于“單篇內容分析式”教學,幾堂課下來就圍繞一篇文章研究,從字詞到句段,再到謀篇直至中心思想。而“群文閱讀”則打破了單篇分析式教學,從而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發生改變。在群文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沒有過高要求,沒有太多復雜問題,學生只是靜靜閱讀,對自己的閱讀感受和疑惑做批注,而教師則是巡視、指導、輔助、傾聽,并和學生一起閱讀,而后師生圍繞“議題”集體構建,達成共識。一堂課下來,學生大部分時間沉浸在閱讀當中,沒有“外因”的干擾,如此輕松的閱讀課堂,學生怎能沒有興趣?學生怎能不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讓學生成為群文學習的主體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起著引導者的作用,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實際組織者,能夠促進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同時也是和學生彼此進行溝通的對話者之一。雖然教師的作用是不可以替代的,但是群文閱讀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這是不能夠忽視的事實。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主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適當的啟發與引導,但是不應該越俎代庖,大包大攬的將一切文章中所出現的問題都講解、解決,這樣不利于學生自主思考思想的培養。只有適當的引導學生,讓學生本身掌握了閱讀方法以及技巧,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真正的培養出學生閱讀的愛好與興趣。
參考文獻:
[1]何立新.群文閱讀的教學化思考.
[2]李浩.群文閱讀對于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推動作用[J].語文教育,2013(04).
[3]張鳳梅.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