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弘睿
摘 要:高職藝術教育的學徒制度是通過高職院校、大型企業的合作和研究,以及院校中教師的傳授工作,培養學生某種專業技能的一種人才教育制度。在高職藝術教育院校中,這種學徒制度的授課方式和教育形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政策,課堂上的教學質量急需要得到提高,因此高職藝術教育中學徒制度必須要進行改革。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教育;學徒制度
如今,在高職院校中仍然存在的學徒制度是經過傳統的學徒制演變而來的,相比于傳統的學徒制度,它無疑是新型的且高效的一種職業教育模式。學徒制起源于德國,是德國的一種教育制度演變而來的,這一制度對于二戰后的德國是至關重要的,很大程度上地促進了方式德國的教育行業發展和進步。
一、概述
目前,學徒制度并不是在每個國家中都被廣泛的認可和應用,它僅僅在少數的發達國家中有著比較成熟和高效的教育模式,最典型的當屬英國的“三明治”、澳大利亞的“新學徒制度”、美國的“學徒合作教育”等等。在我國,學徒制度起步相比于其他國家是非常晚的,因此在該領域我國制度還不夠成熟,無法達到與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教育水平。在我國出現的最早的學術文章是2001年何小瑜發表的《英國現代學徒制》,該文中指出了英國在學徒制度上的優勢和先進程度,并且詳細地介紹了英國學徒制度的詳細情況和發展趨勢,從而為我國學徒制度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先進經驗。從此以后,我國正式開始了對學徒制度的深入研究。
在政府工作層面上,我國為了發展學徒制度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時間精力,并且出臺了多項促進其發展的政策,為學徒制度在我國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為學徒制度在中國逐漸趨于成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一次全國職業教育改革推進會上,教育部副部長曾經明確指出學徒制的重要性,并且強調學徒制度在我國產業升級階段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一種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是一種能夠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人才培養模式。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幾種相對較為成熟的學徒制模式,為我國的企業和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現代學徒制度下教學目標的轉變
高職教育是一種融合了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新型教育方式,它主要以培養高素質的、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為目的,但是由于我國教育環境的限制,目前的高職藝術教育中更加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專業技能的傳授,既沒有高等教育傳授專業知識的專業性,也沒有職業教育傳授專業技能的專業性。現代學徒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師傅傳授給徒弟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知識等,大多的學習時間都是在工廠或者其他的一些場所,因此學歷式的教學目標已經完全與學徒制度脫節,現代學徒制度教育出來的人才不僅要擁有最后高的學歷,同時還要學到足夠的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在就業崗位和專業領域中發揮出專業的才能,這樣才符合學歷與技能雙目標的要求。學徒制度的成熟化離不開一個明確的培養目標。而一個培養目標需要聯合高職院校和大型企業制定,讓學生在學校的學徒制教育中獲取技能和知識,在就業時能夠得到各大企業的招錄,最終實現入校即入職的目標。
三、現代學徒制度下教學內容的轉變
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需要學徒制度的發展和完善,這一制度能夠將學校和企業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解決了學生就業問題的同時,也讓企業得到了人才的錄取,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讓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和進步,也讓企業能夠解決人才資源稀缺這一難題。所以說,在學徒制度下的教學內容必須要得到轉變,在教學內容上要注重對于技術技能的培養和傳授,讓學生都能夠有著熟練的操作技能,這一內容的調整不能隨便進行,需要經過教育專家以及企業相關人員和學校教師共同決定和編寫。教學內容要與企業崗位需求和專業人才的分布情況相匹配,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實現自己的專業技能工作理想,同時也要讓企業的空缺崗位得到滿足,因此教學內容的轉變不僅僅與學生有關,同時也關乎著企業未來的發展,甚至能夠影響整個高職藝術教育的發展趨勢和進步程度。在高職藝術教育中,除了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專業技能之外,還要加入與學生未來可能參與崗位相關的內容,進而實現教育與工作的銜接,讓學生能夠在未來崗位上如魚得水,同時也促進我國高職藝術教育中學徒模式的發展。
四、現代學徒制度下教學方式的轉變
高職院校藝術教育中的學徒制度很大程度上地拓展了學生對于學徒模式的認識,課堂不再只是學校里的一間教室,也不是普通的一間實驗室,而是將部分課堂遷移到了工廠中去,企業中的相關專家、高工成為了學生們的師傅,這一教學方式的轉變必然能夠客服教師講學生聽這一模式的弊端,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讓學徒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專業知識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對于學生未來的工作和就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高職院校無法實現建立全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因此只能夠通過學徒制教育模式來實現這一目標,進而推動校企合作的進程,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專業技能人才,同時也拓寬學校培養人才的途徑和方法。
教學方式的轉變無疑為學徒制教育模式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只轉變教學方式是遠遠不夠的,同時還要對考核方式進行創新,只有不斷地創新發展學徒制教育模式,這一制度在高職藝術教育中才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為我國的教育行業和各大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五、結語
高職藝術教育中的學徒制度是符合我國社會發展需求的一種教育模式,有利于促進教育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實現了專業與產業雙需求的對接,職業教育與就業的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綜上所述,現代學徒制是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教育制度,但是要想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學徒制度還需要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創新,新的教學要求對學徒制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各方面仍然需要進行創新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唐淳杰,吳書勤.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保障機制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48):259-260.
[2]李蘇.廣東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的實踐及其主要經驗——以清遠職院和番禺職院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7(Z3):86-92.
[3]李健.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6(2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