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媚
摘 要:全文以標志設計為主要研究對象,致力于讓觀者更加清晰深入的了解標志設計這一形式的發展演變歷程,解釋了標志不僅是一個簡單的符號,而是要經過非常繁雜嚴密的工作不斷提煉出的視覺語言,也促使大眾更加深入的體會標志設計之美。
關鍵詞:標志設計;演變歷程;視覺語言
標志就是通常所說的Logo,是一種圖形傳播符號,它以精煉的形象像人們表達一定的含義,通過創造典型的符號特征,傳達特定的信息。標志簡而言之是一種代表或象征事物的簡化符號,符號是世界性的語言,使用符號作為視覺形象往往能起到言簡意賅的作用,方便不同國家與民族的人知曉其中的含義,以達到相互交流、傳遞信息的目的。
一、標志的來源
上古時期,人類有語言而無文字,短時記憶也達不到長久保留信息的作用,這個時候,具有標志性的圖案記號應運而生,簡單單純的符號可以維持簡單的信息記錄。
標志與文字同出一源,是由原始的符號、圖騰發展而來,在當時所處的環境下,社會落后,信息閉塞,人們崇尚神靈,把各種想像和神話的創造神秘化與神靈化,用圖形符號記錄下來,刻畫在生產生活工具和巖壁上,并發展成為氏族的標記,這就是我們所熟知并了解的“圖騰”或“族徽”的一種原始符號。當人類慢慢有了更深層的思維能力后,圖騰則轉化為一種具有識別性的圖案,也就是如今所說的標志符號。
二、標志設計的發展歷程及特點
中國早期的標志是只是單純作為商鋪識別的標記,并沒有賦予太多的附加價值;近代,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標志除了其本身的識別作用,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商業文化的現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人們對于知識產權的注重也直接導致了標志設計思路的改變。在19世紀,現代意義上的商標制度在歐洲各國相繼建立,法國1804年頒布法典,第一次肯定了商標權受保護,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起商標注冊制度的國家,如今很多標志設計的風格也多源于近現代的設計思路。現代主義時期,人們對于功能性極差的純裝飾風格產生排斥心理,高度簡潔和主題單純的形態成為了新的主題,而且對于手繪的熱愛是大勢所趨,使人們能夠更好的接受和理解,適應了現代人的審美標準,設計也開始更多的關注人本身,充滿人性化。
三、標志的設計制作
標志的設計過程繁雜而精細,要求設計者兼具耐心和創造力,每一個看似簡單的線條都有其獨特的理念與思想,而看似簡單的標志圖形,都要經過反復的修改、調整才可最終成型。一套完整的標志設計方案大致包括:1、與客戶的前期溝通2、詳盡的市場調研3、提取元素進行創意構思4、繪制初步線稿草圖5、建立標準化網格補充細節6、提交完整設計方案等幾個部分,一般來說,標志的正稿包含色彩稿、黑白稿、標準制作稿、標準色等,標志的反白效果指將標志的黑白效果顛倒,將黑的部分變白,白的部分變黑,在反白中也同樣不能忽視漸變色的部分,為了更加清晰有效地傳播品牌標志,品牌標志周邊必須保持一個最小尺寸的空白空間,該空間簡稱為限制區域,該區域內不得出現任何文字、符號和其他元素。每一個成熟的標志設計方案都是經過反復推敲,制圖時要有準確詳細的尺寸和數據說明,不斷調整細節才得以完成,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圖形或者線條就可以稱之為標志,起初設計行業并不屬于藝術設計門類,而是屬于理工類學科的分支,因為當時的標志比起審美而言,更注重其數據的準確性。一般同一種類型的標志,都有其內在的共同特征,譬如醫學類的標志,往往會涉及紅十字的圖形或者是“懸壺濟世”的象征圖形葫蘆,而教育類的標志則多應用書本,鉛筆,以及博士帽的圖案元素作為設計基礎,這說明一些符號的應用需要引起受眾者的共鳴,所使用的符號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用法,只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變形,但要免于過度遠離其核心意義,避免做不相關的聯想,這樣會失去標志的識別性和代表性。標志設計包括多種形態,一般分為物象、文字、幾何圖形三個部分,漢字的象形標志又可分為單字形式、雙字圖文結合、多字形式、印刷字體、變體字等,一些企業為了提高知名度,加深消費者的記憶,常常會直接使用企業名稱或是首字母等直接作為其商業標志,這也是以字為形的一種方式,拉丁字母、機構英文簡稱在造型上都提高了圖形的可視性,為了追求高度的視覺沖擊力,增強人們的注意力,在符合企業形象的前提下,通常標志設計中的色彩都會選擇鮮艷、亮麗、和諧的色彩,有時,據實際,也會進行適度的調整變化,提高關注度。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標志設計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斷的做出改變,高度的濃縮精華是其特色,在當代社會可以更好的平衡藝術和商業之間的關系,在世界范圍內的,容易被人們理解與接收,并成為國際化的視覺語言,所以在國際社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與發展,逐漸成為視覺消息傳送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李滋新.試論中國工藝美術的起源及其發展簡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83
[2]王受之.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3]馮越峰.標志設計形式與風格的發展演變[J].天津工業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