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自強 鐘馨佩 吳少康 陳瀟 麻緝熙
摘 要:近幾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光電子產業發展迅速,令人矚目。可以說,未來光電子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正是基于此種良好的發展勢頭,電子信息科學技術與光學技術這兩個學科之間的聯系正在不斷的加深。有關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研究范圍不斷擴大,研究層次也獲得了較大的提升,相關研究理論也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得到了實踐與認可。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時期,科學技術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使得其應用范圍逐漸擴展到各行各業中。作為新時期我國新興產業之一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在很多領域都有所涉及。所以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發展研究,是必然要求。本文就根據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現狀分析,研究起發展前景和發展規劃。
關鍵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發展前景;規劃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劇,國家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作為一國綜合國力的主要象征的人才與科學技術應用范圍不斷廣泛。自此,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便應運而生,成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所以,探究該領域的發展實況,研究其發展前景,有著較高的現實價值與實踐意義。
一、現階段我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發展現狀分析
現階段,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相關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相比較國外,我國這一技術發展相對較晚,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國外,像美國、日本、西歐等,所以在技術上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影響了光電信息行業的發展。首先沒有精湛的技術,在進行技術研究上就會存在諸多的失誤,而且所涉及的知識面有限。另外就是思想上的落后,導致技術思想與國外先進的思想存在這一定的差距,讓我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發展緩慢,技術上無法進行有效的創新,在研究方面存在局限性。
二、我國廣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未來發展趨勢與規劃路徑選擇
我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發展潛力不可限量,應用范圍涉及軍事、醫療、工業生產等多個領域。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的應用,能夠快速的完成通訊,而且還可以保密通信的內容,更加安全可靠。在工業生產方面的應用,上述有簡單的分析,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應用在工業成產上,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讓工業機械有著更高的靈敏度,減少了工業生產中材料的房費,而且光電材料代替了原來的材料,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讓其工業的生產指引了新方向。
三、我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發展前景
(一)不斷激勵相關行業的學科建設逐步細化,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和優化
加強對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的細化,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作為一個比較復雜的學科,涉及到的技術范圍比較廣泛,細化學科后更容易明確科研人員的研究方向;國家應當加強對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科研方面的資金投入,保證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發展具有一定的模式;科研人員不應滿足現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緊跟國際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發展水平進行科研工作,力求在國際水平上創造出更高的發展方向。
(二)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信息傳遞的質量與效率
我國多個領域的創新與發展,都是基于對有關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理論研究以及技術實踐,所以它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具體來說,首先表現在軍事領域,就是深刻影響著一方作戰質量與通信效率的要素——軍事信息。在傳統的信息傳送模式之下,往往需要依托于電力的相關設施以及技術,不僅極易受到雨雪、雷電、地震等特殊自然狀況的影響,同時也容易受到敵方的監聽與盜取,不利于信息的保密性與完整性。但是如果可以有效應用光電原理來進行通信設計工作,那么將會大大提升信息傳遞的質量與效率,為我方戰斗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在社會生產生活領域中的應用將更為廣泛,進一步便捷著我們的社會生活
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設備的實際使用年限往往很難達到其理論上的使用年限,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靈敏度的影響。但是應用光電技術制造出來的機械設備,往往具備較高的靈敏性,實現了其實際應用價值的最大化,也為相關的維護、修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四、結語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作為新時期我國新興產業之一,應當受到相關技術以及科研人員的重視與思考,我們不應該只滿足于學習和借鑒國際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相關的知識和發明,應該在國際水平的基礎之上創造出適應我國發展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相關技術,以謀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世祿,趙伊健,李文勝.淺談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發展前景和規劃[J].南方農機,2017,48(7):99.
[2]傅院霞,王莉,徐麗,等.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18):240-242.
[3]胡章芳,潘武,羅元,等.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9):126-127.
[4]胡新民,周啟陽.試論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對軍事方面的影響,現代軍事信息技術應用[M].黑龍江:黑龍江信息科技出版社,2000.
[5]鄒明明.對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發展的思考和探究,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發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