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杰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對藝術要求越來越高,藝術創作過程是藝術家從眼到心再到手的過程,也就是從感受到理解、想象再到實際的過程。藝術創作過程分為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藝術家的活動是不同的,如何從藝術體驗到藝術表現是一個重要過程,是設計師思路的發展走向,也是衡量設計師的一個重要標準。
關鍵詞:藝術設計;藝術體驗;藝術構思;藝術表現
所謂藝術創作過程,是藝術家在創作欲望的推動下,圍繞意圖,通過思考,在腦中形成較為完整的意象,然后用藝術語言和手法表現成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的過程。關于藝術創作過程,鄭板橋曾在《板橋題畫蘭竹》中提出了畫竹三段論,將畫竹分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三個階段,分別對應藝術創作中的藝術體驗、藝術構思、藝術表現三個過程。由于藝術門類不同,藝術表現形式和內容不同,藝術家創作個性不同,因而創作過程中的具體情況也不同。設計作為藝術的一個分支,在設計作品時也需要這三個階段。在本文中結合海報設計,理解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三個過程。
一、藝術體驗——眼中之竹
生活體驗是鄭板橋所說的眼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準備階段,也是藝術創作的前提和基礎。在此階段中,藝術家需要在物質和思想上進行準備,前者利于藝術家發掘生活作為創作材料,后者則利于激發藝術家的創作欲望和創作靈感。藝術家只有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才能認識生活,發現獨特之處,如此才能利于創作藝術。
在海報設計創作中,這一階段必不可少,都是說“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在這一階段中設計師要親自深入生活和自然中,了解所需要設計海報的主題和宣傳目的,了解宣傳手段以及傳播媒介,了解海報的目標受眾人群,其次了解海報的設計用途,海報要采用何種表現手法才能引起消費群體的興趣,使他們了解和接受信息,起到宣傳產品的效果。搜集相關的資料、素材,對設計做進一步了解。在分析素材的過程中,總結特點,留意圖形、語言和文字,選取能夠表達海報所傳達初主題的元素。同時搜集同主題海報,從中獲取相關信息,以助所要設計海報的要求。結合素材,助于我們拓寬思路,激發靈感。設計不是靠憑空想象的,而是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調查研究總結出來的。只有做好這一階段的準備工作,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階段。
二、藝術構思——胸中之竹
藝術構思是鄭板橋所說的胸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中心環節。藝術構思是一個長久與認真的過程,并且這一過程在整個設計的創作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地把生活體驗、情感與想象和實踐想結合,不斷提煉、升華,最終才能真正形成主客觀統一的審美意象,才能設計出優秀的作品。
在具體的海報設計的構思過程中,在生活體驗中所積累的各種素材,會集中在腦海中出現,這個階段設計師的想法,需要尋找運用恰當的設計語言來進行表現,像圖形的選取,字體的構思,版式運用以及色彩選取在這一階段中都要考慮進來。然后確定設計方法,根據前期調研的素材積累,總結去主要特點,找出海報設計的主題,若在頭腦中的概念很模糊的話,可以運用思維推導的方法,推出需要設計海報的主題,最后的就是在前期調研的結果中找到一個設計切入點,以此來更好地表達主題,但當海報的概念逐漸清楚之后,對設計的要求也變高,這時需要把心中的想法具體化、明確化,確定心中想要選用元素與所要表達的主題是否有關聯。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進入到藝術創造的下一個階段。
三、藝術表現——手中之竹
藝術表現是鄭板橋所說的手中之竹,是藝術創作過程的最后完成階段,是藝術作品在最后呈現給觀眾之前的的最后一個過程,標志著藝術創作過程的結束。
在具體的海報設計中,在考慮整個畫面效果后,版式、字體、圖形、色彩這幾方面的運用非常重要。首先,在版式方面,它是現代設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報內容的展現方法,但選用什么樣的效果要與海報想要表達的主題相一致,切勿亂用、多用。在版式中要充分利用用點線面來表現海報中的主次信息。其次,在文字方面,選對字體可以更好地表達和突出主題,給人以視覺沖擊感,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但是要注意文字字號的選用,一定要讓接受者了解到什么是主要信息,什么是次要信息,切勿本末倒置、喧賓奪主。再次,在圖形選用方面,要以信息與傳播為核心,文字與圖形要符合作品的主題和特點。這樣將兩者結合可以強化原有的效果,從而打動人心,充分接受海報中的信息。最后,在色彩方面,人們自古以來就明白“遠看色,近看花”的道理,色彩本身就具有先聲奪人的作用。不同的色彩代表的情感作用是不同的,每種色彩都有很強的識別性,但色彩不能隨意使用,要注重海報的整體風格,在此基礎之上選用顏色,這樣才能構建出優秀的視覺空間。
好的設計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反復進行調整完善,直到能完成。不僅僅局限于海報設計,所有的藝術設計作品都是如此。在視覺藝術的創作過程中,藝術表現雖然來自生活體驗,需要經過設計師的細心觀察,獲得對現實生活的理解、感悟之后的創作,其中滲注了設計師的主觀個性因素。只有從生活中獲得真摯的體驗,只有在不斷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表現技能,才能設計出為人們所欣賞的設計作品。
四、小結
對于每位藝術家來說,內心都要有豐富的涵養,好的藝術作品是需要經過提煉的,每位藝術家在成為一個藝術。家之前都會有人生的閱歷。藝術設計范疇內的一切,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們都是設計師長期積累素材,并對其想象加工、進行創新的結果。
上文所提到的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只是對藝術創作過程的大體劃分,在具體實踐中可能需要更多的階段,更為復雜。任何一種藝術設計工作的展開,都需要時刻以設計的對象及其相關的各種因素為前提,應從體驗生活開始,從作品所處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出發,才會產生靈感和創作激情,才會在大腦中進行構思,才會在最后將其表現出來,而在最后也需要反復調整,最終呈現出最好的效果給欣賞者。因此這三個階段往往是相互聯系,相互穿插、相互滲透進行的,只是相對的劃分,并沒有絕對的界限。藝術體驗是創作過程的基礎,是藝術構思的前提;藝術構思是藝術表現的前提,藝術表現是藝術構思的發展升華,但沒有藝術體驗的階段就不可能藝術表現的階段,三個階段是相互,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2]彭吉象.中國藝術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徐福源,孟光偉.學校之識-視覺文化特色建設[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