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生德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數學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科學的教育方式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隨著學科知識的不斷加深,很多學生會出現厭倦情況,這就要求數學教學工作者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通過信息技術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學現狀。因此,教師要立足高中數學教學內容,不斷探索、創新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當下的高中數學課堂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課堂內容缺少創新,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對于教師提問的互動積極性較差。這是現階段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也是傳統教學方法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弊端。課堂內容的豐富性較差,經常導致提問隨意,同時相應的問題梳理和問題設計沒有進行精心的思考,導致課堂氣氛僵化。當課堂內容作為一種特殊的數學教學形式而存在時,就需要進行科學的思考。但是,目前我國個別高中教師在課堂設計和內容補充上顯得相當隨意,甚至對于知識更新的進度都有待提高。
一、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教材編寫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積累程度,以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明確高中數學每一單元、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依據教學工作方向對課前設計進行優化。同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變革自身的教學思想,融合現代信息科技手段,落實素質教育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每個章節都有相應的重、難點知識,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重點學習來鞏固章節的重點知識。教師按照教學內容與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點,以趣味性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觀察并總結,通過想象的方式表達數學知識,并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另外,通過畫知識結構圖的方式學習數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學生可以將抽象的想法以圖畫的方式直觀表達出來,將所學知識變成一幅知識網絡圖表,進而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優化課堂教學方法
通過不同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可以使課堂變得生動、形象,讓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而具體,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數學知識中,增加體驗感。由此可見,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開展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使其更加生動化、具體化。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牢固,以生動、有趣的方式理解數學重點知識,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構成有初步的了解,理清頭腦中的學習思路,而且以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特征作為教學方法的著手點,能夠使課堂發揮出最大的效用。教學方式屬于知識點的轉化過程,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學生在相互配合中進行學習。因為數學的應用性較強,所以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可以將學習內容和實際生活相聯系,以此來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目前,高中數學教材中的內容十分豐富,通過結合日常生活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創建學習小組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數學總體成績。通過小組學習,學生能夠相互監督、相互交流,一起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和諧、上進的班級氛圍。當然,在創建學習小組的教學形式中,教師應當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通過適當的監管和評價,促進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關系,讓學生在競爭中不斷汲取高中數學知識。
三、創新課堂教學內容
對于學生而言,如果想要改變枯燥的學習內容,教師就需要不斷創新。現階段,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設施對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同時創設具有代表性的數學問題。當提出積極、有效的數學問題后,教師需要創設情境對話模式。這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完善的準備工作,同時還要注意為學生創設具有思考性的環境,這是實現有效教學思考和提問環節的重要途徑。
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的網絡資源豐富,可以提供給學生不同的思考情境,提高學生的思考熱情,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對于新鮮元素,學生總是充滿好奇,因此這些信息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還可以突出教學的主要內容,同時把握有效提問的主題。對此,教師需要抓住學生在一些特定章節感興趣的板塊進行設計,提升板塊內容的凝聚力,實現對有效提問的補充說明,也是實現數學邏輯思維建模的重要指標。在學生閱讀板塊時,會發現在新元素的指引下,一切都會變得易于理解和接受,這是新媒體技術的優勢,也是對于高中數學課堂進行有效提問的補充,需要教師積極的創新與應用。
綜上所述,數學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正確認識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對數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與探索;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彌補傳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通過正確認識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從而對數學教學工作進行規劃,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學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