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 趙曉翀
摘要:通過分析核心素養的概念與內涵,厘清創新創業教育與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結合高職院校自身優勢與特色,開展實施基于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創新創業教育,以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為例,分析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具有核心素養創新創業的人才,探索和實踐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關鍵詞:核心素養 融合 創新創業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9)03(a)-248-02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主要來源之一,擔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自2014年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和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視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的大學生。國家相關政策多次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教職成[2015]9號指出:“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養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養成相融合。”從高等院校來說,積極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依托創業孵化基地或創業學院的模式。但大部分都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也存在部分問題:如創新創業課程單一、教學方法陳1日,教學內容缺少與時俱進等。針對以上問題,將深入剖析創新創業素養的核心內涵和培養模式,在此基礎上闡述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二級學院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1 創新創業核心素養的概念與內涵
隨著職業教育的研究加快發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創新也與時俱進,但也存在著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未能同步跟上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節奏。與普通高?;疽恢碌牡掠齼热菖c方法使得高職院校的德育缺乏特色,吸引力與時效性處于較低的水平?!墩憬〗逃聵I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要科學規劃不同成長階段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和方式。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總書記強調,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相關文獻上關于素質與素養的關系與發展、核心素養的概念界定與研究、學科素養等研究與爭論較多,但如何讓“核心素養”在高職院校中探索與實踐卻相對較少。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成果的發布,在這期間,學術界而對于核心素養的定義沒有統一的定論。從主流來說,大部分支持林崇德教授團隊的觀點,核心素養包括三大特征論,六大素養說,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核心素養。林崇德教授團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具有普適性意義,為高職院校構建創新創業核心素養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對培育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核心素養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2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還未完善,仍存在著缺少個性化培養、模式缺乏創新、依賴校內資源,大學生創業仍存在著創業率低、成功率低和技術含量低的“三低”現象。
2.1 缺少個性化培養
課程內容缺少個性化,高職院校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大部分以創業就業課程的形式呈現,或以創業選修課加以輔助,課程的內容缺乏專業性,比如大一各班都開設同一門創業就業課程,較少結合專業開展創業課程,每個專業都有自己不同的創業方向,所需要儲備的技能都各不相同?!蛾P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從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對全體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高職院校不同專業的差異性較大,以概論性或者導論性的內容已不能滿足不同專業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
2.2 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創新
人才培養模式沿襲舊的培養方式,創新創業培養目標和規格定位不清晰,大部分高職院校依靠少量創新創業方面的講座,講座所教授的內容十分有限,而創新創業注重的是在實際過程中的創業過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或依托創業計劃或職業規劃大賽,或是開設數量較為有限的創業類必修課和公選課,沒有系統構架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在培養模式過程中,教師較為注重課堂的知識點的傳授,大都采用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被動接納知識,無法消化為內在知識,同時大部分創新創業教師沒有豐富的創業實踐心得,在課程的傳授過程中,知識點無法與時俱進,無法激發學生潛在的興趣。高職院校大都借助創業學院開展創新創業比賽,但大部分學生是為了比賽而比賽,并未真正付諸于實際;而有意愿參與創業或正在創業的同學,對參加創新創業比賽興趣較低。
2.3 依賴院內資源
原先的培養模式過于依賴課堂、依賴院內的教育資源,在課程教學、創新創業比賽中,過多的依賴于校內資源,雖然現在很多高職院校都組織“走出去”,但是形式更多的是去參觀創新創業基地或學習比較創新創業的理念,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
3 基于創新創業核心素養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機制
3.1 人才培養理念
理念更新是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的先導工程。創新創業素養是核心素養中的其中一方面,隨著雙創教育逐步推進,我們明確了雙創教育核心是有創造性的“人’’的全面教育,而非僅僅依靠知識點的傳授,創新創業素養關鍵在于教授學生企業創建所具備的知識,培養其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不確定環境下把握機會的能力。我們認為,雙創核心素養包含三個方面,創新創業思維培養、創業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創業知識培養維度。
3.2 培養內容創新
注重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方式,在授課內容上,要求課程教學內容與時俱進、聯系實際。首先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從培養創業者向培養企業家精神的本源回歸。其次,開辦創新創業精英班,招募有強烈創業意愿的同學搭建平臺,開設創新創業精英班,最大限度地挖掘同學們的創業潛質,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鼓勵大學生參加學生社團活動、志愿者服務、學科技能比賽、寒暑假的社會實踐,通過課外活動的補充,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
3.3 培養管理創新
把創新創業素養納入到我們專業課程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而不僅僅是通過創業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通過創新創業素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幫助學生完成創新知識的構建和創業技能的獲得,把創新教育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相關知識。在課程的改革過程中,優化評價模式,原先主要是對課程成績的過程性評價,克服唯分數論的評價模式,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多方面考核學生的能力。
4 創新創業核心素養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和實踐
4.1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創新創業課程建設
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帶來一種新的課程觀。成希、張放平(2017)認為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并不是要重新設計出全新的課程,而是要明確現有知識體系中哪些能夠提升創新創業方面素養。因此,改革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味的建立新的創新創業課程,而是通過改革創新通過課程體系建立滲透到學生的知識結構、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價值建立中,使之能夠在未來的創業好就業和社會生活中有效的適應各種情境。
4.2 依托體驗式德育教育平臺,把創新創業競賽作為重要教育載體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二級學院以核心素養的視角,全新構建高職院校教育的體驗式德育教育模式。根據對于庫伯的體驗學習的基本形態以及道德知、情、意、行的職業核心素養以及創新創業素養,從6大核心素養方面記錄學生3年的成長軌跡。創新創業素養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依托“‘藝’路領先”創新創業賽事,擴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范圍,融入眾創新時代。
4.3 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依托專業平臺。只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專業背景,才可能帶出一批富有專業特色的雙創人才。只有學科專業的支撐,也會有一支穩定的雙創師資隊伍來支撐我們把雙創教育持續做下去。我們把優秀的專業教師作為學生的創業導師,發揮創業導師作用,提升創新創業水平。在校內選拔具有系統專業理論知識的專業教師,也從行業中選聘優秀企業人才擔任創業導師,通過考核鼓勵的方式,激發創業導師積極性。
同時,結合專業特色,開創“黨建+創新創業”,中共教育部黨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教黨[2017]8號)旗幟鮮明地強調:“探索學生黨建工作向最活躍、最具創新能力的組織拓展?!泵鎸Υ髮W生創新創業過程中資訊獲取渠道相對單一狹窄、專業理論指導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等現實困難,將黨建的組織優勢轉化為“雙創”人才培養的制度優勢,以立德樹人為基本目標,整合教育資源,搭建服務平臺,健全完善“雙創”教育培養體系,注重引導培訓,鼓勵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創新創業比賽。
4.4 創新創業評價的創新
建立二級學院大學生知行合“藝”成長檔案,依托六維共育知行合“藝”工作品牌平臺。給每位學生一本知行合“藝”學生成長手冊,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幫助學生回顧、總結成長足跡,積極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成就感,同時樹立階段性目標,列出實施計劃,開展生涯規劃。成長手冊以積分認定的形式,體現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對學生檔案填寫情況進行實時監督評價,對反映出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和正確引導。分層分類記錄大學生從大一新生入學到畢業期間所有活動軌跡,從而提升大學生德育工作的科學化水平。為了進一步做好系部思政教育工作的頂層設計,理清思政教育工作思路,經過為期近4個月的調研和論證,開展六維共育知行合“藝”工作品牌,將“新六藝”和“知行合一”融合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社會人文素養、身心健康素養、自主發展素養、職業核心素養以及創新創業素養。將中國古代儒家“六藝”技能與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結合作指導,以“藝”字為切入點,根據新時代六藝素養要求進行道德踐行,搭建“新六藝”實踐平臺,做到修身與創作共進、人品與藝品齊升,不斷提高學生六維素養,讓學生在六維共育模式下,春風化雨般提高各類素養,成為新時代“德藝雙馨”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夢龍.基于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J].中國培訓,2017(11).
[2]肖潤花,李珊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核心素養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8,914(10).
[3]萬俊毅.核心素養融合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