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賞識教育指的是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特別注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小學階段是孩子們自我意識發展最迅速的時間段,這期間孩子十分希望得到他人的贊賞和肯定,特別是來自家長、教師的表揚。現在,素質教育在不斷推進,作為教師,一定要將賞識教育的催化作用發揮到極致,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毫不吝嗇的表揚、鼓勵、肯定學生,幫助學生切實提升他們的整體素質,深層激發學生的潛能。
【關鍵詞】賞識教育;小學語文;重要性;
引言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應用賞識教學模式,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素養,為學生人格的健全夯實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心理、生理才剛剛開始發展,他們對賞識的含義盡管有一些模糊,但是,他們都非常喜歡家長和老師表揚他們,同時,很快將這一積極情緒轉化為日常學習的動力,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融入常識教育的積極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1賞識教育的教學價值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賞識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感知學習樂趣,同時,這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方法之一,素質教育和賞識教育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輔助、相互成就的,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常識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必要條件。足夠的賞識可以更加深入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積極融入賞識教育,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科學的教學策略,可讓學生的身心得以陶冶,可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敏感且脆弱,作為教師,一定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肯定和賞識,以讓學生的自信心得以強化,在語文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用賞識教育,可幫助學生切實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
以往教學模式,只關注怎樣把知識教授給學生,而并不關心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于學生長期學習動力的養成是不利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某個事物的注意力,最多可以維持5分鐘左右,將賞識教育應用于語文課堂教育中,可有效延長學生的注意力時間,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以往教學模式,只關注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習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十分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進而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體會學習的樂趣,強化學生的信心。
2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應用賞識教育
2.1借助賞識教育,切實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賞識教育可以迅速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怎樣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應用常識教育也是教師要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語文課中師生交流非常“便捷”,同時,小學階段也是學生口語能力提升的關鍵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積極的上課情緒,是賞識教育落實的基礎,作為語文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一定要過硬,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情緒是其自身整體素質的直接體現,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合格的教師,要時時關心著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積極的情緒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學校注意力,賞識教育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同時,還可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目前使用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與口語有關的內容,之所以讓學生練習口語,目的就是強化學生的口語溝通能力。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多多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對于學生的發言,教師也要積極肯定,以更好地強化學生的自信心。長期的口語練習,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自身的口語能力得到很大地提升。語文口語教學可以使用分組教學法,為口語交流創造條件,例如:組織答題比賽,及時鼓勵勇于發言、表現優秀的學生,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熱情,指引學生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還要認真聽取、積極肯定學生的想法,采取適當激勵措施,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幫助學生養成不懼發言的好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
2.2借助賞識教育,鼓勵學生敢于創新
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時,一定要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主導,指引學生勇于創新、敢于探索,結合語文學科的具體特征,創建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所有教學活動,都以學生為中心,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多使用討論、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更好地強化學生的求異思維,指引學生在探索中創新。
(1)指引學生在賞識過程中實現自我的完善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指引學生積極探索,讓學生在賞識中將問題解決掉,比如說,在學習《奇怪的大石頭》一課時,教師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大石頭照片”借助多媒體展示給學生,然后指引學生提出問題,展開質疑,例如:石頭的體積有多大?它有多重呢?這么大的大石頭是從哪里來的呢?等等,學生在回答教師的問題時,教師一定要“抓住時機”表揚勇于發言的學生,通過表揚,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同時更好地自主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結合學生的答案進行內容拓展,同時鼓勵學生自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升華
現在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不能再用簡單的問題解答亦或是死板閱讀等方法開展教學,要學會用賞識教育激活課堂氣氛,指引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問題思維。在教學實踐中應用賞識教育,可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促使學生積極的思考,不斷地思考和創新可讓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以提升。
(3)指引學生積極探索和研究
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指引學生勇于探索,在合作中交流、在賞識中發現、探究、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肯定學生的各種問題,組織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通過閱讀找到答案,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相互討論。當學生受到教師的表揚或是肯定時,學習積極性是非常高的,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也能深刻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3結束語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非常強,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內在情感,要積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借助賞識教育提升學習興趣、強化學生自信心,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推動學生實現更好、更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邱懷英.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2017,(41):87-87.?
[2]姜建輝.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賞識教育[J].新課程·下旬,2018,(1):93-93.
作者簡介:郭虹霞(1980.7--),女,漢族,內蒙古正鑲白旗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