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
【摘 要】對幼師生來講,幼兒詩歌的創作是學習的重中之重。而對幼兒文學教師來說,此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難點。本文通過闡述幼兒詩歌創作理論,輔以教學實踐例子,為幼兒文學教師指導幼師生進行詩歌創作提出幾點建議,旨在提高幼兒文學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幼兒文學水平。
【關鍵詞】幼兒師范生;幼兒詩歌;創作能力;培養和提升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36-0246-02
幼兒詩歌的讀者是幼兒,因此幼兒詩歌對幼兒的影響巨大,對幼兒心智發展和培養認知能力都意義非凡。而幼師生正是幼兒詩歌的主要創作來源,因此,要想創造出優秀的、受人喜愛的幼兒詩歌,教師創造詩歌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這是幼兒文學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以下從多個方面入手探討培養與提升幼師生幼兒詩歌創作能力的幾點重要措施。
一、情景教學激發幼師生對創造詩歌的興趣
童年是人生中短暫而快樂的一段時光,在詩歌這個世界中,童年回憶正是其中最盛放的花朵。因為幼兒階段尚有對世界的美好幻想、對周圍事物的新鮮好奇感、對美的事物的敏銳嗅覺,所以描繪童年的詩歌往往最能打動人[1]。因此,教師要做好幼師生詩歌創造中的引路人,幫助學生恰當地選擇合適的創作主題,如常見的有夢想、節日、母愛、節氣、自然等,盡量讓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獨特童年回憶,回歸童年時擁有的初心,在找回童真的基礎上進行創作,讓學生真正夢回童年才能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有了創作興趣做基礎,學生創作的主動性就會大大提高,自然作品的質量也會隨之提升。
二、范文仿寫與寫作手法借鑒,激發學生頭腦
風暴
對幼兒詩歌創作來說,及時做好寫作手法總結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寫作通常都是從模仿范文開始,逐漸過渡到自己的自由創作,這樣的過程會讓詩歌創作的難度降低。打個比方,在創作過程中,恰當的比喻會使讀者進入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中,語言也會更加形象優美,對詩歌整體的格調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此外,排比也是一個很好的手法,主要作用就是對詩歌結構進行清晰的構造,加強詩歌節奏感,表達的情感也會更強烈。而擬人的手法在幼兒詩歌中就更加常見了,詩歌中出現的意象都可以擬人化,使詩歌生動、有趣,給讀者展示幼兒內心深處對事物的認知。不僅如此,夸張、擬聲、假設等寫作手法都可以為詩歌創造添磚加瓦,這些手法對豐富詩歌語言、加強詩歌情感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好的詩歌都是在適合的寫作手法中潤色出來的。
三、精心打磨語言,用準確的語句展現幼兒的
認知
好的作品離不開優美語言的包裝,詩歌更是對作者語言的運用有著更高要求。正如古人創造詩歌時有“練字”的說法,幼兒詩歌的創作也是如此,每一個字詞都要仔細推敲,以求升華詩歌主題、展現最充沛的情感。因為幼兒詩歌的受眾是幼兒,因此詩歌要迎合幼兒成長規律,內容和主題要與幼兒對世界的認知和心智發展程度相匹配。所以,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師生的思維,以幼兒的思維方式行文,用幼兒的語言表達,滿足幼兒的童真心理,確保創造出的詩歌能受到幼兒的喜歡。
四、仔細修改,創造符合格式規范的幼兒詩歌
優秀的作品都是經過反復的打磨,很少有一次性創作的好作品,幼兒詩歌也是如此,因為幼師生對語言和寫作手法的運用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其作品更是要經過不停地修改和優化。切記出現生僻字、蹩腳詞語和過長過復雜的語句,因為對幼兒來說,這些表達都十分陌生,很容易讓他們失去興趣[2]。另外,行文過程中對行和段的合理運用、標點符號的準確表達、節奏精準把握都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建議和輔導。幼師生要虛心聽取意見,使自己的詩歌進一步完善。
五、銳意創新,讓寫作建立在新穎的視角之上
前文所提到的各種寫作手法是創作的基礎,人人都掌握了這些基本方法后,作品頻頻出現雷同的現象。因此,面對這種形勢,創新的作品往往會脫穎而出,這就需要創作者避開大眾的寫作視角,開辟一條全新的創作道路,反其道而行,寫出別具一格的幼兒詩歌。如在選材的過程中,盡量避免泛濫的普通素材,另辟蹊徑,多個角度看問題,激發幼兒思考,甚至可以運用諷刺的寫作手法,讓讀者看到不一樣的內容。因為寫作是在仿寫的基礎上進行,就需要創作者本身有創新的意識,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3]。
六、定期進行展評,加強作品分享交流
在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同伴反饋也就是學生之間的交流探究起到的教學效果會比教師的講授好一些。因為針對同一素材、同一題目,不同的創作者會有不同的靈感和表達方式,寫作視角不同、風格也不同,因此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有更大的收獲[4]。另外,在展評交流過程中,學生會因為自己優秀作品的展出獲得創作成就感,對今后的創作十分有益。在此過程中,收獲了來自同伴的不同想法取長補短。總之學生會在展評活動中有非常大的提升。與此同時,教師要在展評活動中做好總結和反思,總結好這一階段自身教學的顯著成果和不足之處,爭取在下一階段創作中,引導好學生進行更深刻的寫作。充分利用好互聯網,將學生作品拍照,上傳到班級群,在線上也可以定期開展展評和交流活動。
七、結束語
綜合上文所述,幼師生對幼兒詩歌的創造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幼兒文學教師的專業指導和耐心修改。因此,幼兒文學教師應該夯實自身文學創作水平,提升自身教學理論知識,在實現積累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提出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問題并指導其進行修改。從模仿開始,到自由創造,再到反復打磨,最后在展評階段進行總結和反思。以這樣的方式提升自己以及學生的創作能力,在穩步求進中創新,提升幼兒文學水平。
【參考文獻】
[1]伊志.幼兒文學的文本層次:音、象、意——以幼兒詩歌為例[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8(4).
[2]李霞美.幼兒詩歌教學情感培養五部曲——以大班詩歌教學活動“我被親了好幾下”為例[J].幼兒教育研究,2017(6).
[3]郭詠梅.幼兒文學類圖畫書的特征與閱讀指導[J].學前教育研究,2015(8).
[4]荀雅丹.關于幼兒師范生聲樂創作能力的培養的思考[J].明日風尚,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