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萍
摘要:妊娠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主要表現為糖類代謝異常。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婦在妊娠期間過多的補充營養以及缺乏運動等導致妊娠糖尿病患者已經逐步遞增,約占妊娠孕婦的50%~60%。目前已經證實妊娠糖尿病患者會大大增加危險妊娠的概率。妊娠糖尿病治療目的是在保證孕婦的血糖在妊娠以及生產過程中能夠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本文主要從心理、飲食、運動、用藥及胎兒監測方面給產前糖尿病患者進行指導護理。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指導;
引言
妊娠合并糖尿病指的是產婦在妊娠前患有糖尿病或者在妊娠期發生糖尿,如果產婦在妊娠期發生糖耐量異常應引起重視,可能引起高危妊娠。病的發生機理在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異常和妊娠期分泌的特有激素較多有密切關聯,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母嬰合并癥狀[1]。因此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使其保持愉快樂觀的心態,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在提升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中有顯著效果。
1、心理指導
一旦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由于擔心病情和胎兒的健康,大多數孕婦會產生抑郁和焦慮的情緒,研究發現GDM孕婦焦慮和抑郁發生率分別為47.4%和33.4%,高于一般妊娠期婦女的水平,因此護理人員要密切留意孕婦心理變化,鼓勵正確對待疾病。此外由于孕婦處于特殊生理期,體內的激素水平會發生明顯的變化,情緒會變得過于敏感,加之胎兒的生長發育給孕婦組織器官帶來的額外負擔,都會加重孕婦的心理負擔,影響母兒的健康。因此,對于GDM的孕婦,護士應著重對其進行健康指導,積極配合各種治療措施,對于GDM孕婦的各種疑問和擔憂,耐心解答,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交流以便及早發現GDM孕婦的不良情緒及早干預。
2、飲食指導
眾所周知,飲食療法是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基礎治療,GDM病人大多數能夠通過膳食指導、適當運動、心理護理,使血糖達到理想的范圍,因而不易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產婦也會出現高血糖及酮癥。在制定飲食指導時應根據母親身高和體重來制定個體化的營養治療方案。該方案包括足夠的熱量和營養,以滿足妊娠需要及不發生酮癥為原則,并且應與母體的血糖控制目標一致。
2.1知識宣教:護理人員首先應向產婦宣傳與教育控制飲食的知識,提高產婦及其家屬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認知,把控制飲食建立在病人自覺的基礎之上,從而配合醫護人員調整飲食。
2.2制定食譜:根據每位孕婦的不同情況制定一個個性化的食譜在GDM孕婦的治療中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孕婦總熱量的計算、餐次分配、每餐比例確定、飲食結構等。①餐次分配:主張少食多餐,將每日餐次定為6次,包括正餐3次。②總熱量:妊娠早期為標準體質量×熱量指數妊娠中期為標準體質量×(熱量指數+630kJ),妊娠晚期總為標準體質量×(熱量指數+1470kJ)。③飲食結構:碳水化合物占50% -60%,主要來自米、面等主食;蛋白質占20%,其中優質蛋白占1/2以上。蔬菜每日攝人不少于500g,綠色蔬菜不小于60%,每日攝人鹽5-6g。
2.3個體化指導:在制定食譜時應注意孕婦飲食習慣和營養特殊需要(如增加奶類的攝入)及民間習俗(如核桃等),告知孕婦食物交換份法來進行食物品種的選擇。在食物交換份的基礎上,將食物按其GI排序為高、中、低3等,高GI食物每周可選擇1次,中GI食物每周ld或2d選擇1次,低GI食物可每餐選擇1次。
2.4其他營養素的供給:妊娠早期(1-3個月)的關鍵是補充葉酸,目的是為了防止胎兒神經管畸形和孕婦因葉酸缺乏產生的貧血。每天服用400微克葉酸,一直到妊娠3個月。孕中期(懷孕4-6個月)關鍵是補鈣,胎兒生長發育需一定量的鈣,而且孕婦補充足夠的鈣質,對于預防抽筋及骨質疏松都有幫助,懷孕后建議每日補充1000至1200毫克。孕晚期(懷孕7個月到生產階段)關鍵是少糖少鹽,控制體重切勿亂補。
3、運動指導
運動是糖尿病治療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實踐證明,運動可以增強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肌肉及其他組織對糖的利用,減輕體質量,降低血脂、血糖及血壓,防治心血管并發癥H3。糖尿病孕婦可自由選擇運動項目,但根據妊娠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運動方式。運動頻率一般認為每周運動3次-5次,每次20min- 30min。此外,運動時應隨身攜帶含糖的食物,比如葡糖糖片和硬糖,一旦有低血糖感覺立即進食。在沒有使用胰島素的情況下運動可以使孕婦空腹血糖、餐后th、餐后2h血糖顯著降低,達到控制范圍,總有效率為80%。
4、用藥指導
藥物治療應及時,如不及時治療,可以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列。考慮到妊娠期孕婦器官負擔明顯加重,以及藥物對胎兒的不良影響,妊娠期用藥的選擇慎重,目前口服降糖藥物治療GDM尚存爭議。GDM需要治療時應首選胰島素,因胰島素是大分子蛋白,不通過胎盤,妊娠期應用不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口3。經醫學營養治療和適量運動3~5天后,孕婦空腹血糖≥5.8mmol/L或者餐后兩小時血糖>6.7mmol/I。者,都應使用胰島素治療。胰島素的使用防止低血糖應該放在重要位置,低血糖可以帶來嚴重的器官繼發損害。
5、孕婦及胎兒的監測
GDM患者的孕期監護較一般孕婦更為重要。GDM使孕婦不良妊娠結局增加:先兆子癇、剖官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胎兒及產兒的危害: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低血糖、圍產兒死亡等不良結局。遠期危害則包括增加孕婦及其子女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等‘鉑。告知孕婦加強孕期檢查,一般早、中孕期要求孕婦每2周檢查1次,孕28周后,每周1次。
正常12h胎動應大于30次,若12h胎動小于10次,或胎動數小于原本人胎動數的50%而不能恢復,均表示胎兒宮內缺氧,應及時人院。胎兒則應做好常規超聲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和胎盤功能的監測,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結論:近幾年妊娠期糖尿病在臨床上發生率較高,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孕婦及胎兒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為了降低胎兒發生意外的幾率,保障母嬰健康,加強臨床護理質量[4]。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指導,有利于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滿足患者的需求。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有利于培養和諧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心,從而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一系列健康指導,詳細記錄患者血糖變化情況,有效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降低分娩過程中的風險,保障母嬰健康。本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指導干預,有效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在實際應用中有較高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梁紅,鄭慧敏.健康教育對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8(27):184-185.
[2]張娜,任淑琴,連麗麗.優質護理服務對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影響[J].現代護理,2015,11(04):333.
[3]張慶喜,李雅岑.關愛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4,10(04):284-285.
[4]李秀珍.運動結合心理療法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15,21(13):4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