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玉
【摘要】在經濟日益增長的現代化社會,患者對醫療的期望和要求不斷提高。護理在現代醫學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而心理干預是護理的重要方式之一,耳鼻喉科護理尤其特殊性,心理干預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根據目前我國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數據分析,病人的心理活動以及相應的一些行動,探討心理干預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具體應用,提出有效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關鍵詞】心理干預,耳鼻喉科;護理
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國內大部分人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經濟水平提升,但耳鼻喉疾病反之越發増多,除了醫學科技進步之外,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而心理干預是探究耳鼻喉科護理的重要方式,為更好地發揮心理干預的效果,本文就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心理護理的意義及重要性。
1心理干預的涵義
心理干預(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是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有計劃、按步驟地對一定對象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征或心理問題施加影響,使之發生朝向預期目標變化的過程。雖然心理干預不能直接作用某件事物,但是作為間接影響,卻有很大作用。目前的心理干預已經可以融入于各個行業之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干預的作用,尤其在護理工作中,病人本身因為疾病已經造成一定的情緒波動,并且大部分為負面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影響疾病的治療,這時就需要護理進行心理干預工作,通過一定的方法使得病人恢復正常的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治療恢復。
2收集資料,判斷耳鼻喉科病人心理狀態
根據相應數據顯示,某醫院對當天的耳鼻喉科病人進行200例的抽查收集資料,進行心理狀態分析,對其中的100人在護理時進行心理干預,其余100人則沒有進行心理干預。按照這一狀況,進行了10天的統計分析。通過數據顯示兩者相比較之下,耳鼻喉科病人在護理時通過心理干預,情緒明顯穩定,由之前的負面情緒98%的轉換為正常情緒或是積極的心態, 面對治療,更加相信醫生,治療的效果也更加明顯。反正,沒有經過任何心理干預的另一半耳鼻喉科病人則出現了煩悶,壓抑,暴躁的各種負面情緒,其中還有3起與醫護人員發生了沖突,治療失敗,其余的大部分病人治療效果也不如進行過心理干預的病人。由于耳鼻喉科涉及病人的五官,對病人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大,造成的影響程度也較大。因此大部分人在耳鼻喉科出現病癥的時候,都難免會產生慌張,急躁的情緒,尤其在醫生確診之后,擔心影響自己的工作生活,就更加擔心治療效果,負面情緒及其容易產生。在治療護理的過程中需要相應的心理干預進行情緒調節,安撫治療。如果醫院對于病人護理缺乏心理十預,只關注身體的康復,病人的心理狀態一旦產生大量的負面情緒,再遇上醫院的一些突發情況就及其容易產生糾紛。
3分析耳鼻喉科病人出現緊張,抑郁,頻躁的負面心理狀態原因,發現問題
通過具體分析耳鼻喉科急滲患者的心理,可以有效的得出心理干預在耳鼻喉科護理中是否確實有用。所有的患者在患病的時候,除了一些不太嚴重的感冒,腹瀉之類的疾病,能夠保持鎮定,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其余的大部分疾病,在患病的初期,都會出現焦急,煩躁的情緒,把自己的病癥朝著最嚴重的方向幻想,越幻想越絕望,造成出現更多負面情緒的狀況。在病人排隊看病的過程中,又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每個病人都焦急,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爆發糾紛矛盾,耳鼻喉科病人大部分時侯都非常多,尤其是處于病患高峰期的早上9點到11點,下午3點到5點左右,病患眾多,病人突發危急情況又會出現。這些情況造成了大部分耳鼻喉科病人出現焦急,煩躁,緊張,抑郁,痛苦,恐懼等的負面心理狀態。
耳鼻喉科病人出現緊張,抑郁,煩躁的負面心理狀態,將會導致病人治療護理的管理因難,每一個病人都想及時的確診治療,尤其是一些家屬過度關心病患容易造成醫院糾紛,同時也容易產生療矛盾,造成病患的治療護理管理出現問題。
4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護理措施
耳鼻喉科在大部分醫院的實際情況是病患多,病人突發情況較多,因此在護理的過程中,也意味著每天每一時段都會增加一部分患者,因此耳鼻喉科護理人員需要定期的定時的觀察病人的情況,除了身體護理之外,還要關注心理的變化,及時的進行心理干預。一些突發情況造成的耳鼻喉科病人,或是病癥較為嚴重的病人患者,應該每一個在護理時都進行心理干預。
具體表現為:
首先是傾聽,了解病人的內心看法,根據其擔憂恐懼的情況,及時解答。其次是交談,有的病患不愿意主動交流,在進行護理病人身體情況時,可以進行相應的溝通交談,對其心理狀態有大概的了解,在病人有大量負面情緒出現的情況之下,進行及時疏導。有的病人拒絕交流,則可以通過其家人進行心理干預。總之,在耳鼻喉科的病人護理中,心里干預是為了有效的促進恢復患者的健康為基礎,起到的是輔助作用。全國各個地區,各個醫院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護理人員,心理干預方法也各不相同,沒有具體的準確錯誤之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根據自己所屬醫院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護理中同樣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根據每個思者的情況,及時的在護理過程中調整心理干預的方法措施
無論是病人在等待治療時期的焦急的心理疏導,還是在治療前期的恐懼的心理疏導,或是在確診之后的抑郁煩悶的心理疏導。只要秉承著有效恢復護理病人的健康,維護醫院的治療手續,減少醫院的糾紛矛盾的理念,而展開的護理就是有效的心理干預手段。
【1】周建萍,提升耳鼻喉科護理管理質量之策略探究[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5).
【2】賀利,湯婷.“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護理管理模式轉變臨床硏究[J.當代護士(綜合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