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六生 殷芳
摘要: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教育部門明確提出,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受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小學數學是一門具有啟發性和科學性的學科,通過數學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因此,教師應注重數學教學,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入手,重點介紹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生活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現狀;解決策略
數學是邏輯思維比較強的一個學科,但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在小學階段并不是很強。因此,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困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會越來越低。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將復雜的數學問題轉化為日常生活問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現狀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要求下,小學教育已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社會關注的焦點不再是學生在做數學問題時能得到多少分,或者如何解決困難問題,而是學生喜歡什么,不想學就不學,而是在發掘學生潛力的同時引導其將興趣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通過教學方法的轉變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1]。然而,雖然理想很美,但目前的教學情況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教育方法跟不上教育觀念,數學與生活的分離,教師教學方法與單‘教科書和傳統教育模式緊密相連。因此,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改變教學模式,將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內容相結合,提高學生接受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解決策略
(一)準確理解數學生活化
學校相當于一個小社會,在學校里,學生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然而,在我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學生的教育始終是對書本的認識。教學方法很簡單,老師也在課堂上只會一味的的為學生講解知識點。在課堂上與學生沒有良好的互動。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方法的實際生活完全分開。學生很難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的整體發展是非常不利的[2]。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理解數學教學生活的意義,將數學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例如,在講解正數負數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以一種讓他們更好理解的方式買賣東西。教師可以為課堂上的學生創建一個買賣場景。讓學生通過親自購買去了解正負數的相關知識。這樣合理地將復雜的數學問題轉化為生活中常見的,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點。
(二)豐富數學生活化素材
數學來自生活,生活豐富多彩,數學學習方法也應多樣化。因此,教學實例不應完全延伸傳統教材。例如,對于數學的除法學習不能僅限于60個蘋果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人能分到幾個的形式[3]。如今小學生在生活中接觸的事物要比過去豐富得多。因此,我們將除法的學習改編為假如從家到學校有一段距離,學生通過步行、騎自行車、坐公交等方式去上學,到達學校有快有慢,原因是因為路程相同的情況下,用路程除以速度,速度快所用時間就短,反之時間就長。
(三)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良好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教育部明確指出,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心該在個性化的環境中進行教學,學生應該主動學習。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學生能夠親自參與學習過程。通過創造生活情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投入學習過程[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更多的數學問題。學生可以分為學習小組,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小組中充分交流和學習,并分享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通過互動的情境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在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學習關系。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對教育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美好生活。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提出有效的生活問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講解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小蘭.探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應的有效策略[J].中華少年,2018(30):103.
[2]蔣義斌.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分析與研究[J].中華少年,2018(29):249.
[3]夏玉才.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數學教學途徑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91.
[4]魏曉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8(0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