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宇 馬曉燕 耿潔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護理快速通道對急性腦卒中救治時間與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在我院急診科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中抽取9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接受的護理流程不同,將采用傳統護理流程的46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采用急診護理快速通道的46例患者作為研究組。比較兩組患者的接診至確診時間、確診至治療時間、致殘率、致死率。結果研究組接診至確診時間、確診至治療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致殘率8.70%、致死率2.17%,分別低于對照組的23.91%,13.04%(P<0.05)。結論:急診護理快速通道能夠有效縮短急性腦卒中患者的救治時間,提升搶救效率,減少致殘率與致死率,效果顯著。
關鍵詞:急性腦卒中;急診護理快速通道;救治時間
引言
急性腦卒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急危重癥,主要是由腦部血管損傷或血液循環障礙所引發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若搶救不及時,將會造成腦部組織不可逆性的損傷,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據統計,在我國每年新增的腦卒中患病人數高達200萬,差不多每10萬老年人中就有109-217人患有此病,是導致我國老年人死亡的第一大疾病。急性腦卒中由于病情復雜,變化較快,檢查程序較多較雜,搶救時涉及多個環節,需要多學科聯合制定搶救方案,為此對臨床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銜接好患者各個環節的急救工作,協調好各科室的相關工作,完善急診護理流程,縮短患者救治時間,提高治療效果,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急診護理快速通道主要是以急診救護為基礎,優化急診綠色通道,為患者實施持續性、系統化的急救護理工作,避免護理操作的重復性與遺漏性,保證各個環節的銜接性,進而提高救治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討急診護理快速通道對急性腦卒中救治時間與救治效果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急診搶救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急診科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92例,按照不同的接診護理流程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6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47歲-76歲,平均年齡(63.16±7.33)歲;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平均為(6.28±1.24)分。研究組中男28例、女18例,年齡45歲-76歲,平均年齡(62.65±7.17)歲;GCS評分平均為(6.19±1.22)分。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納入研究的患者均滿足急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并經影像學檢查后確診,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損傷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接診護理流程,即接診、掛號、分診、病情的初步評估、實施救治、繳費、檢查確診后轉入專科治療等。研究組患者則按照急診護理快速通道流程實施接診護理,具體如下:(1)在接到120指揮中心的通知后,先對患者的基本病情進行了解,并保持與救護車的溝通,以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作出初步判斷。根據病情立即準備搶救可能需要的器械與相關的監護措施,安排好在綠色通道入口處等待救護車到來的接診人員,并與相關科室做好溝通工作,預留參與搶救的人員。(2)在接近回院前10min,對患者的呼吸、意識和肢體活動等情況進行觀察,再次確認其病情,以便醫院做好調整工作。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做好相關的供氧、吸痰和建立靜脈通道等工作,根據醫師要求和患者的病情,與檢查科室做好溝通,為其預留出相關檢查儀器以便能夠快速地在綠色通道進行檢查。(3)在接診后15min內,對患者行CT影像檢查、心電圖檢查以及血生化指標檢測,相關科室醫生組織會診,根據綜合檢查結果制定救治方案。(4)對于符合手術指征與溶栓條件的患者,需要在30min內完成備皮、皮試、抽血或留置管道等相關準備工作,并立即通知醫護人員與手術室將其轉送至手術治療;而在患者入院后實施一系列急救措施時,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引導與協助患者家屬辦理相關的手續。
1.3觀察指標
觀察與詳細記錄兩組患者從入院接診到確診的時間,以及確診后轉入專科治療的時間;同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致殘率與致死率進行觀察。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救治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入院接診至確診時間從確診到轉至專科治療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后致殘與致死情況比較
研究組46例患者中治療后有4例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疾,致殘率為8.70%;對照組46例患者中治療后有11例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疾,致殘率為23.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0,P=0.048)。研究組有1例患者死亡,致死率為2.17%;對照組有6例患者死亡,致死率為13.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7,P=0.049)。
3討論
急性腦卒中作為中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具有突發性,是臨床上病情最為險惡的危重癥之一,發病后容易致殘與死亡。由于該病發病快、起病急,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患者腦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急診搶救的速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臨床治療效果。而構建急診護理快速通道是一種能夠在縮短急性腦卒中患者救治時間的同時,提升急診治療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組患者采用急診護理快速通道流程后,患者從入院接診
至確診以及從確診至專科治療的時間明顯要比采用傳統接診護理流程的對照組短(P<0.05)。該結果說明,對于急性腦卒中患者,建立急診護理快速通道能夠有效縮短搶救時間。這主要是由于傳統的急診護理流程所包含的登記、掛號、觀察評估、通知以及繳費等項目,都需要依次進行,從而嚴重耽誤了最佳搶救時間;并且護理操作缺乏一定的關聯性,在緊急狀態下容易出現盲目操作、重復操作或遺漏必要操作的情況,給搶救工作的有序進行造成了阻礙。而急診護理快速通道則是將單純、獨立的各項護理措施整合成一套科學、有序的流程,通過對每項操作項目展開討論后,將不必要、與搶救無緊密關系的項目剔除,精簡護理流程,并合理安排操作項目的順序,以避免重復操作或遺漏等。在該流程中,醫生對患者實施觀察、病情評估、診斷的同時,護理人員必須操作的項目并不會受影響;而通過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引導、協助患者家屬辦理相關手續,也不會影響醫護操作。通過各個環節的無縫鏈接與精簡化,減少了掛號、檢查、轉送等環節的等待時間,最大限度縮短了急診搶救時間,提升搶救效率。研究組患者致殘率8.70%、致死率2.17%,分別低于對照組的23.91%和13.04%(P<0.05)。該結果提示,急診護理快速通道能夠有效減少急性腦卒中患者治療后的致殘率與致死率,而這主要與患者發病至獲得救治時間的長短有關,時間越短,患者預后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綜上所述,建立急診護理快速通道能夠有效縮短急性腦卒中患者急診搶救時間,在提升搶救效率的基礎上降低患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
參考文獻:
[1]趙玉華.急診護理快速通道對急性腦卒中救治時間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5):74-76.
[2]陳巖.急救護理快速通道對急性腦卒中救治時間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5(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