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翔
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推進深入下,小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各一線小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平衡發展,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開始重視體育教學對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課標要求下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改革,需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體育與保健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學習活力,讓學生能從“樂中學、學中樂”。
一、游戲式教學法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特點
游戲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在重視體育教學意義的基礎上增強了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合理開展小學體育游戲教學,需要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游戲教學,需要具備以下特點:首先,要保證游戲的公開、公平、公正,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主意識與綜合條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體育活動,保持參與者放松、自由的心態,促進其主動性、積極性的全面發揮。其次,要以游戲的精神品格為本質,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和競爭意識。競爭是人類適應社會發展的一種價值觀念,是個人所必需的心理品質。通過競技類的體育游戲,以比賽為載體,鼓勵學生奮力拼搏,盡力克服各種困難,達到比賽目標。
二、游戲式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
(一) 體育游戲的應用原則
1.教育性與娛樂性的統一。
體育游戲的本質是教學與游戲的統一,在開展體育游戲教學時,應該重視教過學過程中的教育性與娛樂性,如果只得其一,就無法達成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體育游戲的教育性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方法的科學性、思想性上,其教學形式有著明顯的社會性,受到外在社會歷史條件的嚴格制約。
2.實效性與目的性的統一。
體育游戲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性別特征、身體素質與成長狀態,準確把控開展游戲的場地、人數、器材、實踐等因素,增強游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強化游戲教學的實效性。此外,體育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集體意識,應該多采用集體性的游戲活動,寓教于樂,強化學生的思想品質與道德規范,為學生創建一個集合作和競爭于一體的教育環境,以實現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
3.安全性與保健性的統一。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階段,他們喜歡跑跑跳跳等室外活動,有較強的好勝心和表現欲,但缺乏一定的耐心??紤]到小學生的身體條件與身體素質,不宜開展活動量過大、對身體造成太大壓力的運動項目;也不能讓運動時間過長,對其神經系統、肌肉和心血管造成損害。因此教師需要重視游戲的時間長短和運動強度,在保證達到教學效果的同時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穩定。其次,教師還要重視教學環境的安全性,包括運動器材的材質、運動場地、天氣、運動設備的牢固程度及障礙物的排除清理等。
(二) 體育游戲的應用方式
1.課前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是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有效學習的內在動機,對于學生來說,游戲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好勝心理,符合其思想行為的基本特征。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在課前導入中開展游戲教學,以靈活有趣的形式轉變枯燥、單一的熱身訓練,有利于建設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上課前進行的熱身活動永遠都是壓壓腿、伸伸手、扭扭脖子之類,單調重復,小學生不免產生厭煩敷衍的抗拒情緒。對此,教師可以將跳繩、蛙跳、單腳彈力跳等游戲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通過簡短的小游戲達到熱身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同一種訓練內容開展不同的游戲活動,以多變、靈活、簡單、有趣的小游戲來保持學生的新鮮感,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
2.教學設計專業科學。
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既強大也脆弱,他們的強大在于其發展潛力與可塑性,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對于環境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通過運動游戲增強其身體素質與身體記憶,從而發揮身體潛能。但是,他們身體發育還不成熟,無法承受壓力強度較大的訓練活動,神經系統與骨骼肌肉很容易受到損傷,需要循序漸進、合理地安排體育運動?;趯W生成長型的身體條件,體育教師應該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運動學、體育學、營養學等各方面的內容充實自己,在教學中能根據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科學合理地設計游戲內容。
比如有的學生基礎較好,需要著重加強其肌肉的強度,需要每天完成跳躍、抬手、急速跑等基本動作,那么教師可以將此與籃球或足球運動相結合,將分成幾個小組,成員之間用手傳球,不能落地,可以截走他人的球,投入球門算一分,最后分數高的小組獲勝等。改編運動方式,開展合理的體育游戲,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運動技術,另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主體意識。
3.全民運動積極參與。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體育游戲亦是如此,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是統一訓練的方式,所有學生要么一起做廣播體操,要么一起跑步,要么一起自由活動??此迫珕T參與的教學活動,其實并沒有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整體提升。此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還有一些因身體原因或其他因素請假不能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教師一般會讓他們在一旁站著看大家運動,浪費了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大好時機。開展游戲教學法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人特點開設不同的游戲活動,給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角色崗位,不僅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還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次,教師針對一些無法適應大強度運動或者請假的學生安排一些運動量小的益智游戲、反應游戲等等,讓他們也能獲得鍛煉,體驗收獲與成長的快樂。
三、結語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有著較強的目的性、功利性、單一性的缺點,教學課堂的氛圍沉悶,學生普遍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不高,甚至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上體育課。在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能豐富教學內容,讓體育教學更加合理化、科學化、趣味化、全面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持續發展。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