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奎
道德與法治是我國基礎教育教學體系的一部分,也是實施德育的主要陣地,有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增強學生法治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情境教學是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將其運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能夠喚醒教學的生命和活力,引發學生的情感態度體驗,進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的本質與內在規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一、立足角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行為的源泉,是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有效支撐。角色情境的創設能夠為學生提供參與和親身體驗的機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的基本內容來設計情景劇并設置不同的角色,組織學生分別扮演劇中的人物,創設角色情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從而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體會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更加主動深入地感悟事件發生的情景,產生深刻體驗,加深對道德與法治基礎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授《生活需要法律》這部分知識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我為學生們創設了角色情境。首先,我挑選了一些法律相關的案例讓學生們進行閱讀,待學生們熟悉了案例的內容后,再讓學生們挑選案例中的角色,然后對照材料將情境展現出來。
二、立足直觀情境,加深學生知識理解
直觀情境的創設能夠促進知識呈現方式的轉化,幫助學生構建起形象思維與抽象知識的聯系,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巧妙地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課堂輔助教學,將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以圖像、動畫或者視頻等形式呈現出來,營造直觀化的課堂教學情境,帶給學生多樣化的外部感官刺激,優化學生的感性認識,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授《網絡改變世界》這部分知識時,為了加深學生知識的理解,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創設了直觀的教學情境。首先,我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了一段視頻,在視頻中介紹了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使用,如最常見的手機支付,人們通過手機掃碼便捷支付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支付方式,給人們帶來了便捷。
三、立足懸念情境,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學生的學習過程本質上是一個思維不斷活躍和發展的過程,只有時刻保持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才能讓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懸念情境的創設能夠充分引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產生疑問和思考,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思維特點來精心設計問題,向學生進行提問,從而創設特定的懸念情境,有效調動學生的思考動機,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觸發學生求知和探究。
四、立足生活情境,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知識源于生活,最終也將為生活而服務,所以讓道德與法治教學回歸生活、創設生活情境,是使初中道德與法治煥發生機與活力并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從現實出發,注意收集生活元素并融入教學過程中,從而還原和創設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認識、理解與感知道德與法治知識,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體會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有效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我與集體共成長》這部分知識時,我結合生活中的實例為學生們展開了教學,通過為學生們列舉班級生活中的集體事件,如班級文明或者衛生評比、運動會等學生們身邊發生的事情為學生們展開分析,進而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總之,情境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是新課程改革推進中教師變革教學方法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是更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動力與保障。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樹立全新的觀念,立足角色情境、直觀情境、懸念情境和生活情境,最終切實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教學的效益。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