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大行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無論是什么行業,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是保證企業穩定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本文以物流企業為例,分析物流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改善的措施和對策,并提出一些新的管理理念,結合物流企業的特點展開落地實施,進而促進物流企業穩定而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物流企業;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我國的物流行業發展迅速,目前整個物流行業的經營收入都在以成倍的速度增長,不管是在物流企業的數量、規模以及業績上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企業內部的一些投資融資、財務會計等問題成為約束企業發展的關鍵點,基于此,本文著重分析了當前我國物流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現狀,然后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以供參考。
一、目前物流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現狀
我國的市場經濟成型時間比較短,相關的法律和制度還不夠完善,這導致國內物流企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下文分析物流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現狀。
(一)物流企業會計核算現狀分析
企業的會計核算對企業的現金流分配、財務管理以及風險控制有著直接性的影響,所以說保證企業會計核算的正常進行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會計核算的成本歸類不是很明確,物流企業的成本歸類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分為多種類型,一般來說物流企業的成本包括運輸、倉儲、管理等方面,僅僅有一小部分直接在物流成本體現出,其他間接的成本都混合在管理費用之中,無法對其進行合理的核算,導致會計核算出現各種問題。其次,企業的收入核算存在問題,物流企業在正常運營的過程中有很多的環節,每個環節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成本核算問題,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管理,導致企業管理成本提高。除此之外,物流企業相關稅收的核算存在問題,在物流的每個環節都是非常專業和細致的,在承接一個物流項目之后會把其分為多個小項目,并承包給其他企業,這樣對企業各種稅的核算造成很大的難度,可能導致重復納稅等問題的頻繁出現。
(二)當前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在目前的物流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企業外部籌資融資難度大,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物流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很多企業都躍躍欲試,但是在整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獲得更多的資金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而且目前融資的門檻都非常高,小中型企業無法獲得足夠的融資資金。第二,企業資金管理存在問題,無法重復利用現有資金。目前國內的大部分物流企業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都相對落后,無法在短時問適應市場及時代變化帶來的改變,所以導致企業資金在利用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造成資金的閑置等問題。第三,企業采取監管不嚴謹,財務風險性大。很多物流企業都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監管制度,面對企業的財務風險無法采取有效的對策,不僅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而且對企業后期的發展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加強物流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改進會計核算方式,完善收支賬戶
物流企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其管理水平落后,導致企業會計核算存在諸多問題。所以說為了促進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改進當前物流企業的會汁核算方式很有必要。首先,要加強企業核算的憑證管理,確保物流項目各個環節的憑證管理,為后期的核算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其次,企業還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現狀選擇相對應的核算方法,在完善收支賬戶的基礎上提高核算的準確性,實現會汁核算的精細化管理。
(二)加強物流企業財務的精細化管理
要實現物流企業財務的精細化管理首先要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確保企業內部資金的合理利用及充分利用;其次,要對投資資金進行使用率的核算,處理好相應的專權分權關系,將企業的效益最大化;最后,要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質水平的人才隊伍。
(三)擴展融資渠道,促進企業發展
在整個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物流企業要想快速發展,擴展融資渠道,獲取更多的資金是很有必要的。相關政府部門可以積極鼓勵國內物流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進行項目合作,從而有效地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也可以引入外資投資,這樣能有效地推進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除此之外,物流企業還可以建立相應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財務信息的會計記錄、處理和管理,提高財會信息的高效管理和應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著重以物流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和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有效的對策,希望能提升物流企業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的優勢,為物流企業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敏.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 02):233.
[2]梅玉民.新經濟形勢下旅游企業財務會計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2):195-196.
[3]岳志強.關于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金融經濟,2019( 02):175-176.